第十五章 收獲和鄭家(2 / 2)

驕嬌無雙 林家成 1947 字 2022-11-10

牛車里,姬姒微笑著回道:「哦,是那樣的,庄家說是想買,我就給他們了。」

外面的管事冷哼一聲,教訓她道:「阿姒,你年紀還是小了,不懂事啊。買了米鋪,你那一百五十畝田地,能有什么用?養得活一家子嗎?」

姬姒垂眸抿唇,暗暗想道:我就是要賣了那兩個鋪子,省得你們動不動拿它來拿捏我!

過了一會,管事的聲音再次傳來,「阿姒啊,你知道這一次,夫人為了你的婚事,費了多大的力氣嗎?不說別的,如周玉郎君那樣天人一樣的人物,就不是隨隨便便出現的,他是大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刻意引來的。這樣天大的富貴,這樣天人一樣的夫婿,夫人和大人沒有給自己的女兒,而是介紹給了你,這是多大的恩情你知道不?」

姬姒聽到這里,生怕自己失笑出聲,連忙以袖掩嘴,她在心里想道:真是人至賤則無敵。這種謊言,他們也敢信口扯來?周玉那些人,看待鄭氏眾人時,明明如看泥土糞堆般不屑。

要知道,那一天里,她的直覺便告訴她,她要是太給鄭氏面子,只怕連她自己,也會被周玉低看五分!

同一時刻,鄭氏庄園。

鄭夫人自那天姬姒拂袖而去後,便一直有些惱怒,連帶的,庄子里的婢仆奴隸也人人自危。

特別是她連派了兩波人都沒有請來姬姒後,鄭夫人的火氣就更大了。

這一天,她派出管事去了姬府後,便一直半閉著眼,站在她身後的婢女,那是捶肩都捶得小心翼翼,唯恐驚擾了夫人。

這個時代,不但王朝更替迅速,上至王公下到庶民,也是命如螻蟻。荒亂之世,自有荒暴之人,一種競相奢侈的攀比之氣流行上下時,還有一種殘暴之氣無處不在。便如,前朝那個與王愷比富的石崇,他用美女勸酒,客如果不飲便殺美女。而那個臉不改色看著石崇連殺了三個美女的王敦,因為那一句「他殺他的人,與你何干」的話,甚至被許多人贊許。有所謂上有所行下有效焉,許多突然暴富的豪強,他們或許沒有底氣與士族比試富貴,可比試殘暴,他們是絕對有能力的。

安靜得沒有人敢喘氣的廂房內,也不知過了多久,一個清亮的聲音從外面傳來,「母親。」

卻是身材瘦長,面目清秀笑容可掬的鄭況來了。

看到這個最疼愛的兒子,鄭夫人的唇角不由浮起了一抹笑,而她這一笑,眾婢同時松了一口氣。

鄭夫人微微欠身,朝鄭況笑道:「我兒來了?快坐。」

鄭況在鄭夫人的對面坐下,他端過婢女遞上來的茶盅抿了兩口後,說道:「母親,孩兒派去打探的人回來了,他們說,周玉等人,確實是建康人,而且在建康名聲很不小。那個周巒,聽說還是什么將軍,周玉則以才高著稱,聽說當今公主都有意招其為婿。」

聽到這里,鄭夫人驚了,她騰地坐直,奇道:「這樣的兒郎,為什么相中姬姒一個孤女?」

鄭況搖了搖頭,說道:「這個兒也不知……兒只知道,這周氏四兄弟,在建康頗有才名也以美儀容著稱。」

說到這里,鄭況突然命令道:「都退下去。」

等到所有婢仆都離開後,鄭況湊近鄭夫人,低聲說道:「母親,這幾日里,周玉三番四次向兒打聽姬姒的情況,態度極為端肅。兒以為,他只怕是真的想娶此婦為妻。」頓了頓,鄭況壓低聲音又道:「兒這兩日再三尋思,心里總不安妥。母親,姬姒這個小姑,年紀雖然小小,那城府可深得很呢。不說別的,就說咱兩家這些年來,何曾斷過來往?可是在這個月之前,誰聽說過姬姒是個多才多慧之人?還有,這次她在幾位周郎面前對我等如此無禮,只怕也是有些用意。」

不等他說完,鄭夫人便咬牙冷笑道:「兒說得不錯,母親也真是走了眼了,這么多年了,眼底下藏著個大才女,竟絲毫不知情。」想到那一天姬姒在貴客面前的張橫,她更是恨得額頭青筋橫露!

鄭況打斷了鄭夫人的臆想,輕聲又道:「兒思來想去,覺得姬姒那個小姑,只怕她前腳進了建康,得了周家的大富貴,後腳就把咱們這穿針引線之人拋到腦後。所以兒今日與那周巒聊起姬府時,便跟他說了,那姬姒,還有一個雙生兄長,只是當時恰逢姬氏仇人追殺,姬姒的父祖,便把她那雙生兄長寄放在一府人家,我還對周巒說,這些年來,姬氏的那個仇人一直在盯著姬府,所以姬父一直不敢把親兒接回來,便是姬父姬祖,他們的死也都不是意外,而是被仇家所殺。」

鄭況強壓著興奮的說道:「母親,也不知那周巒調查到了什么,兒這話一出,他居然馬上就信了,還說了一句「原來如此」的話。而且,兒子曾經以為,兒子這么一說後,他們娶姬姒之心就會淡去,哪知那周巒的語氣里,卻沒有半點松動。」

鄭母聽著聽著,先是不解,轉眼她明白過來,「我兒,你杜撰了這么一個人物,難道是想找什么人冒充不成?」鄭母越想越興奮,竟騰地站起來,說道:「這樣好,這樣安排好……姬姒那賤貨既然不可靠,咱們就安排個自己人進去。我想想,如果我的兒孫成了姬姒的親兄,成了建康周氏的大舅子,那豈不是說,他可以借助周家的勢力在仕途上有所作為了?我兒我兒,這事如此處理巧妙的話,那我鄭家,可謂是一步登天了!」

轉眼,鄭母問道:「這事,跟你父親說過沒有?」

提到鄭父,鄭況有點喪氣,他低聲說道:「父親有點猶豫,可我話都放出去了,他便說了一句「也罷。」」

鄭夫人一揮手,道:「別理你父親,母親便覺得這個主意甚好。」

兵荒成亂了數百年的時代,百姓們的識字率,還不到百分之一,甚至這百分之一中,還有一部份是工匠之類。鄭夫人雖然能干,卻也只粗識文字,而鄭父雖說讀了幾年書,卻也只是略有見識,至於鄭識,論真實水平,也就是個粗通文墨的程度。

知識的淺薄,加上沒有幾本藏書,沒有智者點拔,對這一家人來說,能想起目前這個計策,那已是絞盡腦汁動用了全部智慧的結果。真說起來,不管是鄭父還是鄭母,都不知道眼下這個主意,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