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chapter.143(2 / 2)

盛唐不夜天 雲長歌 2954 字 2022-11-11

李顯最聽不得的就是別人把鄭玘比做男寵之流,尼瑪,一個個的眼睛長來都是出氣用的?鄭玘辣么有氣場的一個人哪里像男寵了?

於是李顯直接臉一沉說道:「少拿你那些不干不凈的玩意跟清澄比,下次再這樣小心我翻臉啊。」

李賢抬眼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說道:「你倒是維護他。既然不讓我比,你倒是說說他和戶奴有何不同?」

李顯看著他冷笑:「我都說了不要拿他和你那些玩意們比你聽不懂啊?」

說個屁!真要說了不還是拿鄭玘跟那些男寵比較嗎?這是侮辱!

李賢臉色一變直接就將身前的案桌給掀了,站起來指著李顯鼻子就罵道:「你居然敢如此跟我說話,你眼里可還有我這個太子?」

李顯……李顯沒掀案桌只不過是臉色不好看的站起來說道:「想要別人尊重你,太子也要先尊重朝廷大臣才是。」

李賢的回答很簡單:「滾!」

於是李顯就圓潤的滾出了東宮。而他和李賢不歡而散的事情不知道怎么的很快就流傳了出來,就連鄭玘下班回家的時候都來問了一聲。

不過別人都是在猜測是不是因為英王軍共太重遭了太子嫉恨,鄭玘卻直接問道:「你們這又是玩的哪一出?」

李顯正抱著白虎各種揉搓聽了之後抬頭問道:「你怎么知道我沒有真跟他鬧翻?」

鄭玘坐下捏了捏白胖子的耳朵說道:「當年你與孝敬皇帝尚未如此,今天怎么可能真的跟太子鬧翻?」

如果真的出什么問題李顯估計已經開始跟他商量怎么廢太子了。

李顯搖了搖頭說道:「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意思,就是順著他演了下來。」

鄭玘瞬間就懂了:「看來太子對東宮的控制力已經不行了。」

李顯多少也想到了,要不是因為這樣李賢何必跟他演這么一出?必然是因為在東宮不敢說太多。

不過他也有些納悶:「一年之前我就提醒過他,當時他也做的挺好啊,怎么突然又這樣了?」

鄭玘一臉的莫測高深:「東宮畢竟還是在皇城之內,天後連你們的王府都能掌控,更何況是東宮?」

李顯一想也是,如今他的英王府之內尚不敢說沒有武後的人,這還是他和鄭玘努力了十年的結果,李賢那里只怕要更加艱難一點。

只是他怎么都要跟李賢見個面提醒他一下東宮別被藏了東西。

鄭玘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想做什么,他沉吟半晌說道:「既然他在護著你,這事就交給我吧。」

鄭玘總比他自由的多最主要的是鄭玘手下的人也比他多啊。只是他以為鄭玘怎么也要過幾天才能跟李賢搭上話,結果鄭玘說完這話的第二天回來就告訴他辦妥了。

李顯:=口=!

本來李顯以為這事就差不多了,李賢縱然過的艱難他也只能做這么多了。

結果還沒過兩天李賢的戶奴趙道生就出來指認是李賢指使他們殺了明崇儼!

李顯被這出開年大戲給驚呆了,不只是他所有人都驚訝了,明崇儼死的時候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的,當時沒有任何人推他,這又是怎么謀殺的?

趙道生自然是被丟到了京兆尹那里審問,趙道生的供詞是李賢讓他給明崇儼下了葯導致明崇儼神志不清這才跌斷了脖子。

李顯聽了之後差點笑死:「他當太子是弱智還是明崇儼是弱智?既然都能下葯了太子干嘛不直接下毒?還讓他神志不清的跑到東宮去摔死?還有明崇儼,我可不相信他會對太子沒有任何防備太子給他什么他吃什么。」

要知道明崇儼那所謂的相詞已經把李賢得罪死了,他能不防著李賢對他下殺手?更何況明崇儼本身就是巫醫,對各種□□都有研究,小小的致幻葯能讓他著道才怪。

不過趙道生顯然真正的目的不是這個,接下來他就說太子為了殺明崇儼布下了天羅地網,下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准備好了殺手和武器,如果下葯不行就派人冒充盜匪殺掉明崇儼。

李顯聽到這番供詞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史上不就是因為趙道生指控李賢然後武後就派人去翻了東宮,結果就找到了上百副鎧甲兵器之類的,這才定了李賢謀逆之罪。

萬萬沒想到啊,明崇儼死的方式都不一樣了事情的發展缺依舊差不多。那么是不是史上李賢殺明崇儼這件事就是武後栽贓?

當然依照武後對明崇儼的喜愛,她必然不會派人殺了明崇儼就為了栽贓李賢,最大的可能就是武後利用了明崇儼的死而已。

果然趙道生的供詞出來之後就有人諫言搜查東宮。

李顯當時就冷笑著說道:「好大的威風啊,就憑著一個戶奴的所謂供詞就要搜查東宮,按唐律疏議就算搜查普通民居也要有確切證據才行,輪到東宮張嘴就要搜查,你眼里可還有天皇!」

新上任的左諫司議郎立刻說道:「趙道生的供詞還不算證據嗎?」

李顯斜眼看他:「就憑他一人之詞如何就能算證據了?」說要這句李顯轉頭就對李治說道:「天皇,左諫司議郎藐視太子,臣請治其大不敬之罪。」

左諫司議郎還想爭辯卻被身邊的同僚拽了一下,左諫司議郎一看對方搖頭頓時清醒了,尼瑪,跟英王扛上這不是找死嗎?

左諫司議郎頓時也跪了:「天皇明鑒,臣不過是唯恐忠臣死而含冤,明大夫之案還請天皇早日徹查,使其沉冤得雪,以慰其在天之靈啊!」

左諫司議郎此話一出許多大臣都陸陸續續的附和。

剛才拽了左諫司議郎的人一邊伏地一邊撇嘴,早這么說不就行了?能下令搜查東宮的只能是天皇或天後,其中天後也要得了天皇的准許才行,你一個臣子跳出來說要搜查東宮不是找死嗎?

李治目光冰冷的看了左諫司議郎一眼說道:「左諫司議郎雖直言進諫然罪責難逃,罷官!」

左諫司議郎臉色蒼白的摘下頭冠伏地而言:「臣謝天皇不殺之恩!」

這位被處理之後朝堂上瞬間鴉雀無聲,大家都在猜測英王的立場究竟是哪邊?

就在這個時候武後突然開口說道:「天皇,朝廷重士大夫,縱使大義滅親,明崇儼一案也必須徹查。」

李治點了點頭:「天後以為該當如何?」

武後卻說道:「英王說呢?」

既然你攔著不讓搜查東宮,那你就說個辦法吧。

李顯嘴角一抽他哪里知道該怎么辦?不過對李賢的維護不能太過,剛剛他還能說自己是維護皇室威嚴,現在就算了吧。

感覺到滿朝文武大部分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李顯淡定的表示:「術業有專攻,臣不通斷案,不過臣曾聽說狄御史斷案犀利不若請狄御史試一試?」

斷案讓侍御史來……很多人的目光頓時轉移到了大理寺卿身上,大理寺卿……果斷裝死。

自從狄仁傑調走之後大理寺卿就過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效率直線下降,日前這宗案子因為涉及到東宮從京兆尹手里轉移到他手里之後,他就更想死了,如果真的能交給狄仁傑,他還真要好好謝謝英王殿下了。

不過李顯舉薦狄仁傑卻真的是因為他是個人才,正直卻又懂得變通,能夠在高宗朝受到重用到了武周朝依舊被武後設為宰相的人必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李治對這個提議顯然是很滿意的,轉頭看向狄仁傑問道:「狄卿有何方法盡可說來。」

狄仁傑倒是早就有了腹稿站出來說道:「趙道生一人供詞固然不夠嚴謹,不知他能否指認那所謂殺手都是何人?若能指認便將這些人鎖來一一審問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