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chapter.145(2 / 2)

盛唐不夜天 雲長歌 3016 字 2022-11-11

這些人本來就是不喜歡輕易站隊,現在有人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他們就自然跟著走了。一時之間相王李*出風頭,而李輪最近不知道是為了什么也不像以前那么粘李顯了,他每次見了李顯都跟做錯了事情的小孩子一樣低著頭,卻又倔強的不肯說話。

李顯也沒心情去開導他,一來二去兩兄弟之間似乎倒真的有幾分為了儲位交惡的意思。

大家都在等著上面兩位巨頭發話,只不過上面兩大巨頭仿佛忘了這件事兒一樣,只是處理廢太子的影響,首先是廢太子原本的東宮僚屬,都不用說了,一個一個貶職的貶職,流放的流放,一時之間頗有些人人自危的意思。

沒辦法,李治就跟天底下的熊家長一樣,兒子做錯了事情,他懲罰了兒子之後,就要開始收拾兒子身邊的人,他的兒子本質是好的,現在做錯了事情就是這些人給帶的。

當然表面上看起來李治是這個意思,實際上李治是在清理武後對於東宮的影響,他要借著這個機會將東宮的人都換一遍,其實當年李賢的時候他就這么做過了,一開始武後的確沒辦法影響到東宮,那個時候李賢對於東宮的掌控力度還是不錯的。

然而時間久了,漏洞也就有了,武後作為後宮之主,哪怕東宮在名義上是個特殊的存在卻也不妨礙她將手伸進去,所以李賢開始做戲,只可惜就算這樣也沒能讓武後放松警惕,李賢到底是被廢了。

只不過現在跟之前是不一樣的,當年李賢被立為太子的時候,李治的身體雖然不好卻還能支持的住,然而如今……李治自己都感覺到了體能在下降,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就……那么,只要在這個期間之內不讓武後把持住東宮就可以了,一旦太子登基那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縱然武後是皇太後,想要壓制卻也有限了。

而李治唯一能夠做到的也只是給新太子留下一個干凈的東宮和相對干凈的帝位,至於之後,就只能讓新太子自己去想辦法了。

李治做的事情武後知道卻當成不知道,李治的想法她知道,但是卻不能太過分,真的把李治逼急了弄個魚死網破,對誰都沒有好處。

武後聰明的沒有對新太子的人選發出任何意見,就由著李治裝聾作啞,她心里多少清楚,大概李治是想要等他快要歸天的時候立太子,而後過不久就讓太子正式繼位,這些事情武後沒辦法阻止,她現在的重點也不在新太子的人選,她更關注軍隊。

李治能夠坐穩這個皇位歸根究底就是因為他手中有著兵權,對軍隊的絕對統治權讓他不用懼怕任何兄弟,而那些有競爭力的兄弟也都被他給弄死了。

武後渴望大權在握的感覺,只是一點點的政治話語權不能讓她滿足,她現在更想要兵權。

可是李治卻一直沒有給她這個機會,武後能夠下手的時候也只能是新舊帝王交替之時,趁著新皇對朝野控制力度不夠,武後在朝中又經營多年,到時候就容易得多。

所以武後蟄伏了,她那一系的官員也跟著蟄伏,武後黨和英王黨都相繼隱退,一時之間朝堂之上相王風頭無量,所有人都覺得這次的太子必然是相王了。

李顯和鄭玘也是這么想的,事到如今李顯已經認命了,開始轉為思考掐死李隆基的可能性==!

至於想辦法教導好李隆基這種事情他想都沒想過,畢竟人家有親生的父親,哪里用得著你教導?而且鄭玘告訴過他,李隆基是李輪的第三個兒子是個庶子,所以嚴格來說現在李隆基還沒出生,李顯也只不過就是yy一下,然後轉頭就將注意力放到了鄭瑾身上。

今年已經四歲的鄭瑾從長相上來看依稀能夠看出跟鄭玘有些相似的地方,卻並不如鄭玘那般好看,一開始李顯還覺得是因為他年紀小的緣故,後來楊氏也說鄭瑾不如鄭玘小時候好看,李顯才知道自己的感覺並沒有錯。

不過鄭瑾是個很周正的孩子,虎頭虎腦的有點小淘氣,卻又不煩人,不得不說世家教導出來的孩子到底跟平民百姓是不一樣的,從小就被教導禮儀風范,哪怕才四歲也能形成一定的習慣了。

李顯跟鄭玘商量了一下就將他府上的一位幕僚推薦過去給鄭瑾做啟蒙老師,這位幕僚年紀有點大了,一輩子也沒混出什么樣來,家世不好,讀書也不算很厲害,不過給一個孩子啟蒙卻也夠了的。

就在這個時候,李治突然接連單獨約談宰相,既然是密談就肯定不會將談話的內容給說出去,然而每個宰相身後都是有一大票人跟著混的,他們自然是要給自己人透露一點消息。

於是,到了最後天皇想要立太子,卻在人選上有些猶豫不定成了整個洛陽城心照不宣的秘密。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做好了兩位皇子繼續掐架的准備,說實話,大家都不太看好李顯,沒有繼承人怎么能當太子?而且當初他親口說的不娶妻妾不留子嗣的,這相當於斷了他自己的路啊。

很多人都替李顯可惜,如果他有妻有子的話,這太子之位對於他而言基本上就是唾手可得了,並且哪怕是這樣天皇都還在猶豫,可見天皇是更看好英王的。

大家期盼的英王相王大作戰並沒有上演,英王一系神隱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相王居然也約束著手下不要輕舉妄動,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聽話的,也有人試圖想要扳倒英王好來個從龍之功。

他們的想法是哪怕這次相王成為了太子,英王也是他登基路上的大障礙,畢竟英王雖然沒有兵權但是他在軍中的影響力太大了,這樣一個皇子,還比相王年長,只能剝奪了他的繼承權才能夠讓人放心。

只是……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那些想要背後下黑手的人想盡了辦法都找不到攻擊點,好不容易找到了,還沒等他們下手,他們自己就被撂倒了。

好幾次之後,誰都知道背後有人在保著英王,可他們就是找不出來是誰。涉及到自己,李顯肯定不能繼續糊塗下去了,對於有人背地想要對他下黑手他也若有所覺,不過他也沒有在意,反正太子不是他,他也不想當,那些人想黑就黑吧,反正就算黑了他也死不了,跟何況他還不能反擊嗎?

而那些人被處理掉之後,李顯就知道是鄭玘出手了,只不過兩三次之後鄭玘就有些納悶了:還有人在背後保著李顯。

李顯知道之後想了想說道:「大概是阿爹吧,他想要讓我保住李賢呢,自然不能任由那些人坑我。」

以鄭玘的本事也沒有找出是誰在背後保著李顯,那么李治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一點。

雖然有人鬧騰,但是真正的高層卻都安穩如山,那幾個宰相以及他們的屬僚都特別的穩當,一開始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立太子多大的事情啊,但是後來大家心里也都清楚了——只怕天皇心里已經有人選了,只不過不知道是顧忌著什么,一時沒有下決定。

一瞬間大家都在猜測:難道天皇屬意的人選是英王?否則也不至於這么難以下決定,畢竟武後屬意的人選是相王,這夫妻倆如果打擂台的話,太子的人選確定不下來的確是有可能的。

未來老板的位置遲遲不確定,一個月行,兩個月還能忍,三個月大家就忍不了了,直接就有人上書要求早日定下太子之位以安民心。

咳咳,安撫民心什么的,實際上是安撫大家的心才對,未來老板一直確定不下來大家想要投資都不知道怎么投資好嗎?

這個時候就有人上書請求立相王為太子,這封上書一出現仿佛就揭開了儲位爭奪戰的序幕,李顯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些大臣們你來我往的各種掐架,他都不知道什么時候他也成了香餑餑,居然有那么多人想要讓他當太子。

有趣的是支持李顯的人里明顯武將居多,而李輪那邊則是文臣居多,雖然大唐文武的界限並不明顯,無形之中卻也有一道壁壘,武將們是覺得李顯好歹是知道兵事的,而且對待軍士都很寬厚,這樣一位上台對軍隊有好處。

當然啦,如果沒有利益誰會支持你呢?工部和戶部也有不少人支持李顯,工部那些……都是一些發明狂,戶部那些則都盼著李顯上位之後將私產變成公產,恩,香皂的配方可以有的啊。

這些人你來我往的掐架,李顯一方戰斗力比較強,因為李顯給力啊,文治武功兩方面的功績都能碾壓李輪,李輪那邊的人就以李顯比李輪年紀大為由表示你們太欺負小孩子了。

然後李顯這邊就拿出國賴長君的論調,雖然李顯也沒多大,但是比起李輪他在年紀上就比較合適了。

李輪那邊沒辦法就只能劍走偏鋒的攻擊李顯沒有子嗣,這一點是李顯最大的缺點,本來看著對方說出這些,李顯覺得那些人應該消停了吧?

之前他放出話說無意太子之位都不能讓這些人老實下來!現在他總算是懂了被逼無奈是什么感覺了,他真的沒想當太子啊。結果那些人還不肯罷休,吵架到這個地步,雙方基本上就是車軲轆來回說,一方說我家英王勞苦功高,一方表示我家相王後繼有人,到後來吵架的水平比菜市場大媽也好不了哪里去了。

李治和武後都看不下去了,這兩位大頭站出來了,英王系本來以為李治是他們的靠山,相王系則覺得有武後他們不會落敗,結果事情發展讓所有人都懵了。

李治沒有公開表示更希望誰當太子,他只是直接任命鄭玘為衛尉卿,在這樣重要的節骨眼,鄭玘英王黨的帽子讓所有人都覺得李治果然是屬意英王做太子的。相王一方想要反對卻拿不出反對的理由——鄭玘的資歷也勉強能夠任職九卿了。

他們能夠依仗的也只有武後了,結果在這個時候武後則站出來表示她也希望讓李顯做太子。

滿朝文武:一臉懵逼.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