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chapter.150(2 / 2)

盛唐不夜天 雲長歌 3029 字 2022-11-11

後來曹懷舜一路收集散落的士兵,實在是無力抵抗阿史那伏念,於是便以金帛賄賂阿史那伏念,同他議和,殺牛訂盟,阿史那伏念北撤,曹懷舜才順利返回大營,而此時學延陀部落已經撤了,大營也遭受了重大的損失。

這才是李顯生氣的原因,卧槽,我讓你去揍叛軍的,結果你被叛軍跟遛狗一樣耍,最後還賄賂他們,還議和,去你大爺的!

饒是李顯脾氣再好也忍不住爆粗口了,裴行儉和劉仁軌顯然比他涵養功夫好很多,卻也氣的不行,裴行儉直接下跪伏地申請帶隊去揍阿史那伏念。

李顯當時就同意了,他算是看出來了,很多人在副將的職位上能夠干的不錯,但是在主將的位置上就等於坑爹。講真,就算是鄭玘帶隊估計都比曹懷舜靠譜。

只不過李顯能做的只能是上書給李顯申請讓裴行儉去,只不過他的上書還沒寫完,那邊李治的詔書已經來了:天皇陛下已經提前進入了太上皇模式,一切事情都讓李顯自己去做主了。

如果是以前李顯還會擔心自己做的太過分會不會引起李治的忌憚,沒看到古往今來那么多太子就是因為勢力太大了,引起了皇帝的忌憚,然後被弄死了嗎?

但是現在他不想去思考那么多了,或者說是在這件事兒上他不想去思考那么多了,二話不說直接就讓曹懷舜以及他的那些副手都回來,扔給了三省去判罪,然後他又讓裴行儉當回了定襄道行軍大總管,帶兵去收拾突厥以及薛延陀部。

布置完了之後李顯看著之前消耗的軍需就心頭滴血,他算是明白了後世為什么輕易不肯動兵了,一個是核/彈之類的攻擊范圍太大,另外一個就是軍隊一動就意味著開始燒錢了。

因為這件事兒,後來曹懷舜流放嶺南李顯都沒替他說話,他現在更加深刻的明白了什么叫一將無能累死千軍,曹懷舜自己傻就算了,但是這一次不僅僅是燒了錢,還導致大批的軍士死於敵手,嚴格來說這是死罪,只不過看在他之前也曾經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份兒上,直接把他流放了而已。

不得不說,老將不愧是老將,幾乎是一決定裴行儉是定襄道行軍大總管之後,整個長安城內的氣氛就跟之前不一樣了,之前曹懷舜兵敗消息過來之後,長安城之內惶恐激憤各種情緒滿眼,現在裴行儉出馬了,大家就都冷靜下來了。

這是幾十年的軍功保證,裴行儉已經打敗了阿史那德溫傅,那么阿史那伏念也絕對不是裴行儉的對手,這就是招牌。

而李顯心里也是松了口氣的,作為太子,事情真是太多了,他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戰爭上面,畢竟那邊在打仗別的和平地區也要過日子啊,接手政務之後,李顯才知道,想要當個明君真的是不容易,要么知人善任,要么把自己累死。

李顯雖然希望大唐越來越好卻也沒有非要為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他現在想要做的事情就是提拔有能力的官員,廢柴們你們就該干嘛干嘛去吧!

能人上庸者下這是李顯想法中最簡單的選官方式了,而當初鄭玘設了長名榜其實也是這個思想。

只可惜他的想法是好的,然而並沒有人支持他,對於李顯的困惑劉仁軌和郝處俊幾乎是掰開了揉碎了跟他講的。

「殿下的想法固然好,然而卻還是太單純了,世家是不會同意的。」劉仁軌慢悠悠的說道。

李顯聽了之後微微一笑:「我知道太傅的意思,您是不是想說動搖世家根基他們不願意?可是我不是針對世家啊,世家有人有本事的話就讓他們上,沒本事還想占著位置不……不干活,哪兒有那么好的事情?」

郝處俊忍不住說道:「殿下,不是這么說的,世家,世卿世祿,如果沒有寒門子弟,那么這些官位就都是他們把持著,這才是他們的目的啊。」

簡而言之就是想要讓他們把吃到嘴里的好處吐出去,哪有那么簡單的事情?

李顯自然不覺得自己思慮不周:「可是前朝煬帝起就開始采用科舉,如今大唐也在采用科舉,我只不過是想將科舉的形式變一下而已,他們又能說什么呢?有本事他們也去考啊。」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面已經有先輩打下基礎了,李顯在這個基礎上想要改變的話已經不是那么困難了,然而這樣劉仁軌還是提醒道:「殿下,如今內外戰事不斷,大唐剛剛平穩,還請殿下三思而後行。」

其實只要是有點眼光的政治家就知道世家是必須受到抑制的,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世家壟斷了那么多的資源,那么就勢必造成分配不均,那也就別怪下面有人造反了。作為國家統治者層面的人們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在動盪。

從自身利益出發,一個經濟軍事實力超強的大國才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好處,如果這個國家一直在戰爭一直非常貧瘠,他們也得不到好。

李顯認真的看著劉仁軌說道:「我不是想快刀斬亂麻,這種事情太麻煩了,我只是覺得可以以國家的名義建書院,多建一些,從小就培養合格的官員,世家如果不願意的話,也可以設定更高級的書院,恩,就是私立書院那一種,只不過這種書院就是個人建造,師資力量朝廷不管,但是也可以參加同樣的考試。」

劉仁軌和郝處俊對視一眼總覺得有哪里不對,李顯這樣做的話跟他說的不太一樣啊,這不是在維護世家的利益了嗎?

要知道同樣建書院,世家聯合起來出的錢肯定比朝廷給的多啊,他們以數家之力建一座書院,但是朝廷卻要負擔很多座學院,就老師來看的話,也是世家比較有優勢,這年頭當老師的人都是喜歡教聰明孩子的,世家的孩子智商平均線就高,因為他生下來看到的東西,學習到的東西就不是寒門子弟能比的,有的時候眼界也限制著智商啊。

李顯這樣前後矛盾的話讓劉仁軌和郝處俊都不明白,到最後就開始討論這件事情的意義,說實話國家建書院這種事情最難的就是在老師的選拔上,李顯提出來的那個系統跟他們認知的系統差太遠了。

這年頭的師徒規矩是非常嚴格的,師父收下了徒弟就要盡責教育,甚至有的連徒弟的衣食住行都管,反過來徒弟也是要給師父養老送終的,要不然怎么會有那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呢?

李顯這個明顯是弱化了師父對學生的管理能力,除了教授學問之外,別的一概不管,這個讓他們實在是不太放心,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品德能好嗎?

對此李顯十分淡定的表示:「兩位能夠保證名師教出來的學生就都一定是品德高尚之人?」

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後果就是,李顯很淡定的表示:「那干脆就先實驗一下吧,先找地方建兩所學院,前期如果朝廷不願意出資,我自己來,老師我也來找,等學業有成之後讓他們集體參加科考如何?」

這個方案誰都說不出什么來,但是劉仁軌和郝處俊總覺得有哪里不對,太子殿下不像是一時興起的樣子啊。

實際上,李顯的確是有他的謀劃的,老師找不到?呵呵呵呵,他的梅花學院辣么多學生呢,只不過因為這些學生大部分來歷不明,導致他們哪怕真的是人才朝廷也不予錄用,李顯一直想辦法給他們找事兒干,現在弄出學院來讓他們去當老師不是正好?

世家不參與最好啦,到時候學院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沒錯,但是李顯還年輕,五年十年之後學院里的學生說不定就有所小成了,到時候……人海戰術用上,老子怕你們個球啊。

而現在的退縮,其實為的就是將來的反擊啊。李顯默默的給自己點了個贊,心里高興的很,並且在看到裴行儉大破突厥殘兵,俘虜薛延陀部落酋長以及阿史那伏念之後就更高興了。

只不過在裴行儉的軍報上李顯卻看到了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賀蘭敏之。

李顯:咦?這貨還活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