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2 / 2)

穿越1879 狼途 2048 字 2022-11-13

李經述淡定地讓外交總長伍廷芳給俄國的駐華公使格爾思強硬回復:「剿匪是中國內政,任何國家無權干涉!」

1901年,這時候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財政大臣維特、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他們都認為俄國海軍擁有200余艘戰艦,陸軍常備軍總兵力約105萬人,後備役軍人達375萬人,可以傲視全球,而且幾個世紀以來,沙皇政府都主張侵略擴張,連拿破侖都沒能征服沙皇俄國,尼古拉二世自認為俄國是歐洲軍事力量第一的軍事強國,中國的軍隊不過是東亞病夫,而且共和國的體制也不如君主*,他還沉浸在沙皇是沙俄一億四千萬人的「小父親」的虛幻中。

維特和拉姆斯道夫等好戰的斯拉夫大臣,雖有所顧慮,從骨子里瞧不起黃色人種,他們這些愚昧的*者,整天沉浸在奢靡腐爛的生活和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對中國的印象,還處於鴉片戰爭時期,從來沒有認真分析過李經述領導下的中國的軍事實力,更不懂得什么叫科技的力量,自大的俄國人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坦克軍團,不懂得俄國的一萬三千噸的戰艦和中國的一萬三千噸的重炮快速艦有什么區別,就說:「為了保住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利益,帝國必須和中國開戰了!」

李經述知道,沙俄的西伯利亞鐵路如火如荼在修建,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時,都會增強俄國取勝的機會,待西伯利亞大鐵路貝爾加湖段通車,運輸能力提高,海參崴及其外圍要塞竣工,中國再打俄國就遲了,到時候即便科技上有優勢,也難以有必勝的把握。

當時的國際關系很復雜,但英國、德國、美國都支持中國對俄國開戰。1895年,俄國通過劃定與英俄兩國的半殖民地阿富汗的邊界線。才暫時緩和了英俄在這一地區的沖突,所以英國支持中國。德國和奧匈帝國則是繼續執行其推動俄國東進的政策它希望由於俄國在東北地區在西伯利亞,在中亞中東地區,甚至和英國人與中國人的矛盾激化。迫使俄國調開西部邊境的俄軍間接削弱俄法同盟對德奧兩國的軍事壓力。支持中國。美國人在軍事上還沒出美洲,但同是共和國和最大的貿易伙伴國,支持中國的意願很強。中國此時和美國的經濟合作很給力,比沙俄強多了,總體形勢有利於中國。於是,李經述簽署大總統令,宣布中國正式與俄國斷交。接著,李經述任命段祺瑞為作戰指揮的總司令,對俄國的宣戰強硬回擊。

沙皇尼古拉二世不是徹頭徹腦的昏君,他吸取了上次和日本作戰任命寵臣羅日傑斯特溫斯基遭到慘敗的教訓,任命出身海軍世家的馬卡洛夫公爵為沙俄太平洋艦隊司令,從黑海艦隊抽調艦船,編組「太平洋艦隊」。開往遠東增援,這支混合艦隊擁有各型主要戰艦38艘,輔助艦船約20艘,總噸位達到30萬噸左右。

接著,沙皇尼古拉二世任命遠東事務大臣阿列克塞耶夫為陸海軍總司令,調集約20萬陸軍到遠東。

李經述調了十萬新軍赴東北戰場,另加上徐世昌在東北的五萬新軍,總兵力陸軍約在15萬,另外動員了預備役軍人五萬壓陣。李經述還未坦克軍團不拘一格選拔了一批優秀的青年軍官,其中段祺瑞給李經述推薦了二十一歲的徐樹錚,精於書法,擅詩詞古文,和段祺瑞是老鄉,在中國士官學校得到校長段祺瑞的賞識。梁啟超也給李經述推薦了他的學生蔡鍔,他也入中國士官學校學習過軍事。李經述考察兩人後,覺得都不錯,便下令由徐樹錚和蔡鍔各指揮五十輛坦克戰車,去東北戰場歷練。

此時,在李經述的親自指導下,中國的國防軍械局還研制出了最新武器:飛艇!其實,中國早在五代時期,就發明了利用熱空氣升空的「孔明燈」來進行軍事聯絡。這種軍用飛艇即為新式熱氣球,為橢圓形,直徑約3米、長有10余米,下系巨纜,固定在大絞盤上由士兵搖軸旋轉升降,人在吊籃中被氣球帶上天空後,對遠方即可進行瞭望觀察,還可以居高臨下指揮地面部隊的行動,可以帶著15噸的人和貨物,以40km/h的速度飛行數小時。李經述讓陸軍成立了氣球偵察隊,由每個工兵營營長兼任隊長,裝備飛艇一具,海軍處、陸軍部正式頒布了《陸軍氣球預備法》,陸軍大學堂編印了《氣球學》,講授一些氣球升空的原理,並教授士卒如何來進行操控氣球,由此中國最原始的空軍誕生了,這支隊伍雖然不太成熟,但李經述決定讓他們也去東北戰場歷練,在實戰中成長!

在海軍方面,李經述派海軍總長劉步蟾親自帶著「北京號」、「科學號」、「民主號」、「共和號」四艘萬噸級的軍艦,前往威海港口,一共調動大小戰艦25艘,前往迎戰俄國海軍。另外,派了張作霖深入遠東地區,破壞俄軍的西伯利亞鐵路,資助和策動沙皇政府的反對派發動革命,把俄國腹地鬧得雞犬不寧。

中俄雙方的第一場大戰,是海上的大戰,在葫蘆島一側的旅順港進行。馬卡洛夫和原艦隊司令亞歷山大·維薩里奧諾維奇·史塔克辦理交接儀式。史塔克臨走之前,提醒馬卡洛夫不要進攻旅順港,因為俄艦隊一旦駐旅順,旅順港的內港較狹窄,水淺,只有一個出入口大型戰艦只能在漲潮時出入內港,而且要有拖船牽引,進出港口極為不便,港內沒有艦艇維修設施,遠航而來的軍艦,得不到維護和防銹處理,還會完全處於中國海軍艦隊的包圍監視之中。所以旅順是大凶之地,一旦中國艦隊堵住出入海口,在沒有旅順岸防要地支撐的情形下,太平洋分艦隊到旅順的命運,就只有全軍覆沒。

沙皇尼古拉二世狂熱好戰,喜歡親自指揮,但卻毫無戰術頭腦,發電報給俄國的遠東總司令阿列克塞耶夫:「俄國無疑必須擁有旅順這個終年通行無阻的港口,此一港口應在大陸上朝鮮東南部,也就是圖們江和海參崴海域出海口,並且必須與俄國以前擁有的地帶相連!」

俄國的遠東總司令阿列克塞耶夫也只是一個政客,他驕傲自大,認為旅順是俄國在遠東地區唯一能攫取的不凍港,要作為太平洋分艦隊的主要基地。於是在中俄大戰一開始,阿列克塞耶夫讓馬卡洛夫執行沙皇的聖旨,馬卡洛夫不得不下令沙俄太平洋艦隊強攻旅順港,他寄希望於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能讓俄國艦隊擺脫覆滅的厄運!

劉步蟾打探到俄國人的作戰計劃,十分高興,電報請示李經述,計劃用瓮中捉鱉之計,先將沙俄太平洋艦隊放入旅順港,然後用「沉船堵港」辦法,對旅順口進行就地封鎖。然後,強大的中國海軍和旅順的堅固炮台一起,夾擊其中的俄國的軍艦。

在北洋水師時期,李經述就在旅順港後石山的二零三高地,修建了三座岸炮堡壘,與大孤山,小孤山的重炮台,形成合力,中國岸防炮部隊裝備口徑的克虜伯重炮,對整個港口形成了全覆蓋打擊,等俄國的太平洋分艦隊入了旅順港後,連一絲突圍的機會都沒有,整個艦隊就會陷入了一股被炮擊灰飛煙滅的恐懼當中。李經述覺得劉步蟾的計劃可行,於是批准了,並且讓劉步蟾等前方一線將領根據戰事「便宜行事」,不用事事匯報請示,「本總統要的,只是勝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