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雙管齊下(2)(2 / 2)

在爬升中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是無法控制的,不過由於它驚人的爬升率,敵方戰斗機也很難有攔截它的機會,但此時,面對著友機爆炸的碎片,魯卡就只能寄希望於運氣了。

不過幸運女神的確站在了魯卡的這邊,抓著她的裙邊,魯卡躲過了這幾乎是必死的變故——幾塊帶著火焰的碎片從他的飛機旁邊掠過,卻沒有擊中他。

短短幾十秒之後,魯卡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就已經在高度上超越了英國人的轟炸機群。

現在,飛機的燃料已經消耗殆盡,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的爬升率開始下降,魯卡開始正式接管飛機,這時候,他的高度已經達到了10000米。

飛機開始顫抖了起來,魯卡知道,這時發動機燃料即將耗盡的表現,乘著發動機還有點推力,他改平了飛機。然後還是向下滑翔俯沖。

使用火箭彈攻擊轟炸機群,最合理的進入角度是側面。從這樣的角度射出的火箭彈有著最高的命中幾率。雖然沒有實際上練習過,但是最近多次的地面演練還是讓菜鳥們記住了攻擊前先繞到側面去的要求。

魯卡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一邊加速下滑,一邊開始轉向。

就在這時候,他突然好看到,他兩點鍾方向上的另一架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突然劇烈抖動了起來,然後就折斷了機翼一頭栽了下去。接著一架奇形怪狀的飛機一掠而過。

德國人不知道,有一隊p-81戰斗機一直呆在轟炸機群上面,飛翔在11000米左右的高度上。這些飛機的任務就是攔截可能出現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

時間倒回到一天前,在美英聯合戰術會議上,羅恩正在講解他的方案。

「……將敵人消滅在地面上是最經濟的辦法。但我們決不能完全寄希望於這一點。我們不可能每次行動都能得到像今天這樣好的情報支援。都能在地面消滅敵人。其實,敵人的這種飛機極易隱蔽,我們不可能次次都提前發現。所以我們必須有在天空中堂堂正正的消滅敵人的手段。」

「依據我們上次遭遇這東西的經驗,尤其是他們那可怕的爬升率,我推斷,這東西多半是采用火箭動力,將這種飛機推到某個高於我們轟炸機通常位置的高度上,然後俯沖攻擊我們。我們都知道,火箭發動機推力大,但是燃料消耗得也快。而且它還需要自帶氧化劑。所以,我認為這種飛機的動力飛行時間一定小得可憐。再考慮到他們所攜帶的彈葯重量,再考慮到其他裝置的重量,一位數學家幫助我估算了它的爬升高度,大概不會超過11000米。當他們爬升到這高度時,他們的飛機的運動能力最低。我們就在這個高度上布置一批戰斗機,在這里消滅它們。」

羅恩的這個看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雖然也許這一次,依靠襲擊之類的手段,多半就能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中。但是戰爭,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堂堂正正的力量來爭取勝利的。事實上,一支軍隊如果沒有在堂堂正正的戰斗中與敵人抗衡的能力,那就不會有通過所謂計謀擊敗對手的可能。

羅恩小時候看歷史,看到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我大清」被數千敵軍打得落花流水的時候,常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我們為什么在和洋鬼子打仗的時候不會用計謀呢?就像《三國演義》里那樣,先是詐敗,然後帶著敵人進到包圍圈里,接著火攻水淹,幾千人而已,如果那時候能有個諸葛亮,擺平他們還不是小菜一碟?

但羅恩現在早已經明白,計謀這個東西,只有在力量相當的時候才有用。否則就純粹是笑話。就比如朝鮮戰場上,二次戰役中,志願軍采用了一系列的誘敵深入、穿插包圍之類的計謀。也收獲了可觀的戰果。但是志願軍能打出這樣的一戰,除了「計謀」的作用外,志願軍本身的戰斗力才是勝利的根本。在這一戰中,志願軍第113師從德川出發,沿山間小路向三所里迂回,14小時前進70余公里,切斷了美軍第9軍由軍隅里經三所里通往順川的退路,並且靠著一個輕裝步兵師的兵力,違背「歸師勿遏」的原則,擋住美軍第9軍這只機械化部隊的兩條退路,並在此後的四天時間里,讓無論是兵員還是裝備都居於明顯優勢的敵軍不得越雷池一步。如果志願軍沒有這樣的足以在正面對抗中頂住敵軍的戰斗力,如果志願軍是某支一個師能被一個大隊的鬼子追著打,打死的鬼子,還不如投降鬼子當偽軍的人數多的隊伍,那二次戰役的誘敵深入恐怕直接就會變成潰敗,至於後面的穿插包圍就更是笑話了。

所以,戰斗中,偷襲、伏擊固然重要,但找出一種能在通常的正面交戰中克制對手的戰術才是最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