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大房(2)(1 / 2)

醫錦 煙青色 2056 字 2022-11-13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醫錦最新章節!

第196章大房(2)

趙燁磊低頭沉默下來。

陳悠站在院中,抬頭瞧著黑暗下的葡萄藤架,堅定道:「阿磊哥,你放心,我一定會尋到將阿梅治好的法子!」

趙燁磊捏著的拳頭、抿了抿唇艱澀道,「若是我在華州,阿梅阿杏也不會出事!」

趙燁磊現在後悔不已,若是他不急著來林遠縣,在永定巷陪著阿梅阿杏的話,那今日的結果或許就不會是這樣了!

走到趙燁磊身邊,陳悠輕輕搖搖頭,「阿磊哥,事情已經發生了,是背後有人盯上了我們家,不管是你還是我在永定巷,只要他們有謀劃,我們沒有足夠的防備心,阿梅阿杏一樣還是會出事,你我這個時候自責都沒用。我們應該這樣的事情不能出現第二次。」

趙燁磊被陳悠說的一愣,陳悠的好聽的聲線略有些清冷,可聽在趙燁磊耳中,確是醍醐灌頂的。

陳悠說的對,他現在要做的並不是自責,而是盡快強大起來,讓那些人不再有傷害阿梅阿杏的機會。

趙燁磊抬頭瞧著黑洞洞,沒有點滴星光的夜空,卻暗暗在心中下定決定,明年春加試的恩科,他一定要一鳴驚人!

回到林遠縣的第二日,秦長瑞與趙燁磊一同去拜訪了王先生與薛老縣令。

薛老縣令雖然已暮暮老年,可是心卻不死,一大把年紀了仍想著升官。

陳悠與陶氏則帶著阿梅阿杏去了林遠縣的百味館。

這家百味館現在已經交給大房陳奇一家經營,每年他們從中抽取四分的紅利,余下的都給陳奇夫妻。

這處百味館是陳悠一家開的第一間葯膳鋪子,也是整個慶陽府第一家葯膳鋪子。

充滿了他們一家人當初努力奮斗的回憶,陳悠拉著阿梅進了百味館,門前還掛著那副「葯膳百味,人世千情」的對聯,只不過歲月在上頭刻上了斑斑痕跡。

大堂里專門設的給食客留下葯膳詩詞的墨寶,旁邊已經累積了厚厚的基本冊子。

這時候朝食的時間剛過,百味館里正是清凈的時候,陳白氏帶著一個微胖的中年婦女從廚房里迎出來。

「三嬸,阿悠,你們用過朝食了沒?」

陶氏笑著點頭,「早間在家里吃過了來的,海棠你不用忙活,我們就是來隨便看看,一年都未來了,瞧瞧這里頭變了沒。」

陳悠也在一邊點頭。

陳白氏擦擦手,吩咐身後的中年婦女去廚房端剛煮好的驅寒葯茶來。

轉頭對陶氏淡笑著道:「三嬸,我和當家的年初將後頭一個小院子盤了下來,今年還未入夏的時候尋工匠來打通了,又種了些花草,將那院子重新拾掇了一番,金秋才投入使用,你們去幫我瞧瞧,那院子還有哪些地方不合適的。」

陶氏沒想到陳白氏這么有心,心中也是欣慰,「走,那海棠領我們去看看。」

幾人由陶氏領著去了後院,原來那方小院還在,只是紫藤下的木頭桌椅被換成了石桌石椅,靠著牆邊還種上了一株芭蕉,只是被雪覆蓋了大半。現在瞧不出個景致來。

隨著陳白氏穿過了一個圓形小拱門,就進了另一方小院。

小院不大,有一個天井,這建築格局有些不大想是南方這邊的,倒像是北方的老格局。四方屋子,圍著天井,兩層的小樓。

天井周圍擺著大大小小的花盆,里頭有各色植株,這時候都被陳白氏搬到了廊下,免得了冰雪的侵蝕。

不過因為天氣太冷,卻蔫了許多,倒有些蕭瑟的意味。

二層小樓的屋檐四角各掛著識風鈴,北風一吹起來,叮咚作響,別有一番風味,二樓有木廊,若是站在二樓能聽風識雨觀井,也算是小有洞天吧!

陳白氏雖然沒讀過書,可是這眼光確實是不錯。

陶氏臉上也難得的露出驚訝贊許之色。

陳白氏瞧著母女二人都是一副驚喜的樣子,便知道當初她這院子沒盤錯。

「三嬸,阿悠,其實我也不懂什么生意院子風水,只是偶爾來這院子瞧過一次,覺得與我們這的建築多有不同,便存了心思,後來這家人要回北方,我便與當家的商量把院子給買了過來。直到那時候,我也是才知道這家人原來是從北面來的,聽說這小院也是自家尋人建造的。怪不得與我們這邊的屋子有些區別。」

現在這院子已經被改成了包間,不知北方人造屋用的什么材料,這院子里包間的隔音效果非常好,自從這院子開始作為百味館的一部分營業開始,百味館已經一躍成為林遠縣最高檔的酒樓食肆了。

就連薛老縣令也經常與同僚來百味館這後院談事。

陶氏進了小院,仔細瞧著這小院,雖然建造的粗陋了些,但是建材扎實,這院子少說也有十來年了,竟然還沒有什么損害。

陶氏雖然是高門貴婦,大魏朝雖然對女子限制不多,可大魏朝畢竟也是男權社會。

陶氏就算是讀萬卷書,出門的機會卻是少之又少。

像百味館里這種典型北方建築的小院,也只是在書中偶然看到過而已,今日也是第一次得見。

陳悠摸著天井周圍的廊柱,想著慶陽府那里的百味館是不是也能建一座這樣的院子。

陳白氏將陶氏與陳悠請進了包間,北方比較冷,所以這屋子里竟然還建了地龍,陳白氏讓人將地龍燒起來,屋內溫暖如春。

南方天氣雖然不如北方寒冷,可是卻比較潮濕,一個冬季經常都是濕冷濕冷的,這種潮濕的冷意可一點也不比北方刺骨的寒意好受一點兒。

即便是這樣,南方人卻很少有像北方人那樣建造地龍或是熱炕的。冬日里,若是冷的厲害,頂多屋內燒上一個暖爐,再沖上一個湯婆子或是手爐。

所以南方人患關節炎的人也要多上許多。

尤其是這樣濕冷的冬季最是難熬。

陶氏帶著幾個女人在房中坐了一會兒,就覺得周身溫暖,穿的多的,都要額頭冒汗了。

倒與現代開空調也差不了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