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v章(2 / 2)

而且胤禛肯跟她明說,那也就是說明了一點,胤禛是真的放下了。

實際上,在蘭庭看來,年氏嫁給胤禛的一生,就是杯具的一生,如果一生沒有孩子也就罷了,偏偏生一個死一個,這對於一個母親的打擊那是不用說了,最後自己的娘家還要被丈夫清算,年氏兩頭為難,所以蘭庭能想得通胤禛對其多少有些愧疚之心,希望她今生能過的好一點。

可這不代表,胤禛能讓兒子接受年氏,這是肯定不可能的,只不過年氏現在完全由康熙做主了,蘭庭心中居然有一點的快意,在她看來,打她兒子主意的人,她不需要給她留什么面子,而且這些完全是由皇上做主了。

那也就是說明是天意使然了。

「爺,你放心皇阿瑪自然會有安排的。」

的確會有安排,因為很快聖旨就降了下來,弘暉在第一天接到聖旨,讓京城當中的所少人都把眼珠子給瞪了出來。

而第二天年家的指婚終於下來了,是大阿哥沒有錯,是側福晉也沒有錯,唯一不同的這個大阿哥不是雍親王府上的,而是簡親王府上的。

當時蘭庭聽到聖旨的時候,已經不知道要說什么好了。

她心里的小人在那里狂笑啊,看著胤禛,蘭庭就是想要裝都裝不了。

「烏拉那拉氏,你上一輩子要和她們的感情有多么的深啊,這些人才能前赴後繼的還要跟你扯上關系,一個鈕鈷祿氏是因為你的注意所以才到了雅爾江阿那里,結果年氏,你倒是沒有一點動靜了,可偏偏皇阿瑪大手一揮,就成了你兒子的側福晉,也需要叫你一聲婆婆,想想你們前世可是姐妹,而且年氏還是讓你不舒服了好些年的姐妹,現在竟然成了你的媳婦,不知道烏拉那拉氏會用什么手段了,要知道烏拉那拉氏可是重生的啊!」

胤禛也是萬萬沒有想到年氏居然還和烏拉那拉氏扯到了一起,那么她將來的日子,算了本來他多少是希望她能過的好一點的,偏偏她們家的上躥下跳讓皇阿瑪注意了,那也只能是天意了,不過成為未來簡親王的側福晉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出路了,至於烏拉那拉氏和年氏未來會是怎么樣的相處,胤禛覺得他也過問不了。

畢竟年家到今天,也是他們自己爭取的結果,相信縱然不能太滿意,也能基本滿意了。

畢竟簡親王的分量也不輕啊,不參與進入奪嫡的皇子當中,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胤禛倒是猜的不錯,年家接到了聖旨雖然出乎了自己的意料,畢竟他們昨天已經知道了弘暉收到了指婚的旨意,既然當時沒有指婚側福晉,那么也就是說明了年沁瑤肯定是許給其他人家了。

然而皇家宗室這么多,到底是誰家呢,現在放心了,未來的鐵帽子王,側福晉也不錯了,年夫人對於自己的女兒很有信心,相信她一定能受到世子的喜歡的。

而且簡親王福晉在宗室當中的評價是相當不錯的,年夫人認為年沁瑤要討得福晉的歡心也不難。

殊不知,烏拉那拉氏接到聖旨的時候,只覺得那是天塌地陷了。

「老天爺,你這是什么意思啊,難道說年氏前世跟我作對,今生還要把她放在我的面前讓我難受嗎?」

烏拉那拉氏重生後,原本是想著按著前世的道路,只要保護好了兒子,再多挑幾個滿洲貴女給胤禛,將來自然不會讓年氏獨大,可她偏偏被指給了雅爾江阿。

那么原來的打算自然是不能了,烏拉那拉氏後面覺得日子也不差,至少她的兩個兒子相繼成人,女兒也大了,雖然生小兒子的時候受到了一些波折,以後懷胎不易,這也比前世她強了不少,所以對於今生,烏拉那拉氏是很滿意的。

可她也因為前世的原因,所以對於鈕鈷祿氏注意了一些,造成了鈕鈷祿氏進府的結果,還生了一個永歷的小阿哥。

永歷雖然聰明,小小年紀心計已經不差,而且還很好學,奈何王爺不是一個看重庶子的,府中側福晉也是滿洲大姓,烏拉那拉氏相信鈕鈷祿氏今生的兒子,也就是憑借自己的本事能到宗人府去混個差事,運氣好的話,能有一個爵位。

因為上一次的教訓,烏拉那拉氏決定後面的選秀她不會在參與了,可怎么老天還是要跟她過不去呢,為什么她的兒子居然要迎娶年氏作為側福晉,難道說她重生回來,就是為了跟前世的這些敵人換一種形式繼續斗爭嗎?

可要是這樣,為什么李氏又不在雅爾江阿的府上呢?

可不管烏拉那拉氏如何的難受,她也只能認了,因為聖旨一下,那就是注定的事實了,好在她能用另外的一種想法來開解自己,她是婆婆,而且有名正言順的兒媳在,年氏這邊,後面走著看吧!

烏拉那拉氏想了想,還是決定讓年氏不能生是最好的,反正到時候是要敬茶的,一並防止了事。

再者說來,這也是為了年氏著想,不然生一個夭折一個,她的身體不好不說,也讓自己的兒子跟著難受,那可不成。

烏拉那拉氏一個思考之間,就決定了年氏日後的命運,只不過年氏後面雖然無子,可卻跟世子情投意合,兩人關系不錯,至少比前世壽命長的多了,當然了,也膈應了烏拉那拉氏更長的時間。

選秀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或許關心烏拉那拉氏的人也有,只不過那不是重點,重點是康熙在第一天給弘暉指婚,這讓很多人的心緒都不寧。

「八哥,你說這算是什么,弘暉小小的年紀居然和咱們兄弟並列了,皇阿瑪這是怎么了?」

胤禟十分的不服氣,可他也明白,如果沒有皇帝的允許的話,禮部一定不會出現這么大的紕漏的。

「九弟,這些年下來,所有的人都認為將來爭位最有可能的就是我和四哥了,按理說我在局中,應該不算是旁觀者,可我怎么就覺得一年年下來我看的是越發的清楚了呢!」

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胤禩沒有想到他一個當局者,居然能猜測出來一二,尤其是在大哥回來之後,胤禩看的更加清楚了一點。

「八哥,你不要泄氣,這些年朝廷上的差事雖然都是你和四哥一起辦理的,可也不都是四哥總負責,有一部分也是八哥你負責,四哥處理啊!」

胤禟說的是實話,只不過這也把他弄暈了,為什么皇阿瑪是一定要八哥和四哥攪在一起,只要是差事嫩跟他們兩個掛上的,一定會讓一個總負責,一個具體去辦,就算是不用兩個人的,下面的人都能辦的好的,比如說他的差事,比如說十二的差事等等,皇阿瑪也要給上面加上兩個人,算是協理和監督,這都算是什么事啊!

弄的朝廷人都明白了,四爺和八爺肯定是得到皇上異常看重的,問題是這兩位爺什么都攪在一起,到底誰是主誰是次,這他們就分不清楚了。

「九弟,我是負責了一部分,可那些都是看著重要,但實際上卻不是那么重要的,九弟,你要明白四哥在皇阿瑪心中的分量是不同的,其他的不說了,單說大哥吧,就是四哥祈求皇阿瑪放出來的,這是你我都沒有想到的吧!」

胤禟一聽,果然是呆若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