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2 / 2)

唐寧腦袋一麻,眼睛一閉,小小喊了聲:「娘。」

趙寡婦聲音更柔了,柔得唐寧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她又摸出了一塊小長命鎖:「貓兒,多乖的孩子,娘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肯定和你合得來,來,娘給你戴上。」

說著蹲下身把一塊薄薄的銀制長命鎖套在唐寧脖子上。唐寧就看見碩大的胸擠在眼前,人小了對著胸感覺更覺得大,比他臉都大,鼻子又里涌進一股嗆人的脂粉味,讓他忍不住打噴嚏,他只得憋氣,憋得臉都通紅,只希望這女人趕緊起身。

還好唐木匠看唐寧臉色通紅,以為他害羞了,就拉起那女人坐回位子上,「呵呵,以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要好好相處,收了你們娘的見面禮,就要好好孝順你們娘親。下午你們有個妹妹會過來,她也才5歲,比貓兒小倆月,以後要照顧好妹妹,貓兒也有個伴兒。貓兒,以後要帶著妹妹玩,知道嗎?」唐寧趕緊點點頭,唐木匠又一陣大笑,說:「好了,餓了吧,吃飯吧。」

女人又溫柔一笑:「我端飯。」

唐寧這才抬頭仔細打量這女人,她穿了一身紅,二十上下,臉上撲了粉,嘴很薄,眼睛不大,眼角上挑,瓜子臉,看著有幾分礀色,只是如果眼一瞪,就顯得刻薄,身材很是玲瓏有致,該凸的凸,該凹的凹,尤其是胸前波濤洶涌,這點唐寧深有體會。

她扭過身走出門,屁股左右搖擺,扭得腰快斷掉的感覺。唐寧心里嘆息:難怪昨晚的大嬸不喜歡她,他也不喜歡。

唐寧抬頭看著門外碧藍如洗的天空,目光沉沉。

-----------------------------------

天空還是藍的那么純凈,雲薄得似一層輕紗,瀟灑的飄過頭頂。都說愛看天的孩子是寂寞的孩子,唐寧愛看天,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寂寞了,他只是覺得天上這干凈純粹的藍色能洗滌人的心靈,讓人寧靜平和,渀佛什么煩惱都被洗了一樣。

唐寧來到這里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從8月到現在10月,這兩個月來,他或偷聽,或詢問,或看黃歷,最大可能地了解周圍環境。

這里是大昭國,年號景樂,今年景樂十五年。唐寧即使是個美術特長生,也知道歷史上不存在這個國家,這里的生活水平類似明朝,現在是和平年代,大昭國開國才兩代,暫時沒有打仗的危險,大家的日子都還過得。他所在的村子叫張家村,隸屬於倉平縣。倉平縣位於大昭國北方,這里的農民冬天種小麥,夏天種粟米,日子倒也安寧。張家村靠著青牛山,是個挺大的村,上下幾百口人,離縣城也近,早上晚上就能回,村民能時常城里賣點東西,所以大家日子過得都不錯。

唐家算是張家村的外來人口,怎么來的記不清了,祖上也有好幾代人,就是子嗣不豐,到唐木匠這代只剩唐木匠一個了。唐木匠的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家里的半青磚大瓦房就是祖上靠手藝攢錢蓋的,房子有三間大屋,中間是堂屋,東側間是唐木匠和她媳婦的屋子,西側屋就給唐寧三兄弟了。當初蓋得時候磚頭不夠用,西側屋右面的牆就只能用石頭和泥將就,所以只能說半個青磚大瓦房。不過,就算如此在村里也算非常好的房子了,好多人家還是茅草屋呢。所以說,當初唐寧看到人家的瓦嫌棄人家窮,完全是因為他「孤陋寡聞」,沒見識過更窮的。

唐家有兩畝薄田,也是祖上開荒開出來的地,出產並不多,家里主要還是靠唐木匠的手藝過活。唐木匠農忙的時候就種地,農閑的時候就做木匠活,有活上門就在家里做,沒活就出找活做,的最多的就是鎮上。所以唐木匠時常好幾天都呆別人家做活,在繼母沒進門前,都是唐木在做家務,照料兩個弟弟,唐木匠隔段時間往家里帶點小米,粗面的做口糧,偶爾給唐木點零花錢。

按理說,唐家的日子應該是不錯的,可是唐家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家里只有唐木匠一個人舀錢,卻要顧著四口人吃飯,現在是六口人吃飯了,就算唐寧吃的少,可唐木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紀,而且唐寧時不時生個小病吃個葯,花銷也不小,唐木匠自己又是個不會攢錢的。於是,日子也就過得緊巴巴起來。

唐寧現在正隨著唐雲在山上撿柴火,唐雲怕他累著,讓他坐柴上守著,自己拎著把柴刀找細點的枝條砍。

唐雲皮膚黝黑,精瘦精瘦的,跟非洲兒童有得拼,也不是沒得吃,他天生就這么瘦,再怎么吃也胖不起來。唐雲五官長得其實不錯,大眼睛總是滴溜溜轉,一看就是個腦筋靈活的,他也是三兄弟中最會看人眼色的,也是最會說話的一個。

唐寧舒口氣,活動者仰的發酸的脖子,聽到身側有聲音,轉頭看見唐雲拖著一節略粗的樹枝走過來,他額頭有點冒汗,索性脫了厚夾衣裹在唐雲身上。

唐寧推辭不要,「二哥,還是穿上吧,風涼的很,吹了會生病的。」

唐雲硬是給唐寧裹上,「二哥現在熱得很,你坐這不動才冷呢,一會二哥要走遠點找柴,活動開了就不冷了,你坐這乖乖等二哥回來。」

「二哥,這么多柴夠用好久了,不用再砍那么多。」

「傻小子,這柴是留著過冬用的,現在這點哪夠燒一個冬天啊,趁著最近天氣不錯,能砍一點兒是一點兒。」說著就往林子深處走。

唐寧看著唐雲瘦削的背影,摸摸身上的夾衣,突然感覺深秋的風也不是那么冷。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