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上全無天上僅有(2 / 2)

最佳影星 白色十三號 1591 字 2022-11-17

為此,甚至不惜去蹭別人的熱度。

「欣賞《蠍子王》一定要先調整自己的心態,比如從30歲調到15歲。如果你不慎帶上了對藝術的景仰之情,你可能會銳變為喋喋不休的伍迪-艾倫,用小資的審美觀對影片的劇情和台詞進行冷嘲熱諷。如果你是一名古埃及學家,你一定會被歷史遭到如此濃妝艷抹而氣昏過去,說不定你會翻出史料,證明哪個細節不符合歷史真實性。總之,跟《蠍子王》相比,《珍珠港》簡直是嚴肅得不能再嚴肅的優秀歷史片,完全夠格獲14項奧斯卡。」

「但《蠍子王》深知自己在電影品味這座金字塔上的位置,它沒有像《珍珠港》那樣把自己喬裝成史詩片,它甚至比去年的《木乃伊歸來》更幼稚。它似乎在說:你們這些高中生都佯裝大學生扮深沉,我天生就是初中生的水平,玩的是初中生的游戲。《蠍子王》的誠實能消除一部分文藝片愛好者的心理障礙,使他們放松警惕,回到膚淺和幼稚的歲月……」

「說了《蠍子王》這么多壞話,並沒有全盤否定的意思,只是想防止觀眾搞不清楚,給它帶上藝術片的帽子來衡量它,作為一部氣派宏大、簡單純粹的娛樂片,它只負責提供充足的感官刺激。」

馬修進入好萊塢也不是一兩個月了,能看懂環球影業發布這篇軟文的目的,吸引喜歡這個類型影片的觀眾進入影院,哪怕是為此開罪那些崇拜高深影片的影迷。

原因很簡單,前者既有可能提供票房,還有一定幾率購買後期的dvd或者錄像帶之類的產品,正是影片的目標顧客。

而後者,無論是劇組,還是環球影業,壓根就沒指望幾個喜歡藝術類影片的影迷去看《蠍子王》,雙方之間可謂界限分明。

這並不是說喜歡高深類影片的影迷更高級,也不是說愛好無腦爆米花的觀眾很單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在這個商業社會里面,愛好是掏錢買單的關鍵因素之一。

電影產業發展到現在,不管承不承認,爆米花商業片和高深文藝片的區別越來越明顯,兩者的受眾重合度也往往較小。

周五下午,劇組沒有安排宣傳通告,馬修准時離開家門,前往西木區的健身會所健身,從他走出家門那一刻起,就有狗仔跟在了後面,等到達健身會所附近下了車的時候,以往需要花錢進行的街拍,變成了媒體記者打包相送的贈品。

足有六七個攝影記者,相機鏡頭對准他這邊,不斷按下快門。

馬修相信,其中的很多照片,明天可能出現在一些報紙的娛樂版面上。

只要《蠍子王》票房走高,關於他的報道就會越來越多,一部大賣的影片,對於演員的加成效應相當明顯。

等他完成日常的健身和訓練,又特地加練了一段擊劍,離開健身會所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門外那些記者和狗仔,大部分還在等著他出來。

很明顯,一切都在隨著《蠍子王》的票房增長而改變。

「馬修-霍納!能問你幾個問題嗎?」

健身會所外面,幾個記者主動現身,攔住了馬修的去路,馬修後退一步,站在健身會所門口,隨時都能退回去,但他臉上掛著的卻是親和的笑容,「當然可以,能回答的我一定回答。」

他這副配合的態度,很適合一個剛剛出名的演員。

記者中年齡看起來最大的一個男記者說道,「你有關注過《蠍子王》的實時票房嗎?」

馬修搖頭,「我沒有渠道去了解。」

「我剛剛問了一位在北美院線聯盟工作的朋友。」另一個記者拿起手機放在馬修面前不遠的地方,讓他看上面的短信,「十分鍾前,他剛剛查了北美院線聯盟粗略的統計情況,《蠍子王》一直處於領跑的位置上,而且優勢非常大!」

「哇哦……」馬修顯得非常高興,「這真是一個讓人振奮的好消息。」

即便是娛樂記者,也不是每個人都像伊蓮娜-波雅爾那樣,年齡看起來最大的那個男記者又說道,「恭喜你,馬修-霍納,你主演的第一部影片很可能票房大賣。」

馬修笑著客套,「謝謝!但願如此。」他又好奇的問道,「《蠍子王》的票房有多少了?」

那個拿手機的記者說道,「算上昨天的提前場,首日票房粗略統計有940萬美元左右了!」

「這么多?」馬修的驚訝不是裝出來的。

跟這些消息靈通的記者不同,除了劇組,他並沒有了解票房的其他渠道,自從凌晨與海倫-赫爾曼分開之後,他也沒有主動問過,因為第二天一早劇組肯定會做例行的通知。

「馬修!」

一個矮個子記者從後面擠了過來,大聲說道,「現在才八點,距離今天結束還早著呢,《蠍子王》的首周末票房肯定能超過1000萬美元,你難道沒有話要對雷克斯-里德說嗎?」

「嗯……」馬修略一沉吟,說道,「我相信雷克斯-里德先生是一位信譽卓著的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