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投資(求訂閱)(2 / 2)

最佳影星 白色十三號 1541 字 2022-11-17

李安不是那種固執的不懂變通的人,眼見事不可為,當即站起來告辭,馬修將他送出會客室,一直送到天使經紀公司外面才回來。

雖然最近遭遇到《國家寶藏》的試鏡失利,但他的事業發展還是很順利的,沒必要去走另外一條路,而且那條路對他來說,很可能是條死路。

這一點不會因為李安親自上門邀請就改變。

前廳里面,海倫-赫爾曼看著馬修回來,問道,「拒絕了?」

「嗯。」馬修停下,站在她所在的前台附近,說道,「雖然他是個非常出色的導演,但與我的風格完全不搭。」

「出色?不過是想來蹭你和《加勒比海盜》的熱度而已。」海倫-赫爾曼顯然不認可這一點,「剛剛搞砸《綠巨人》,如果這部新作不能翻身,他在好萊塢就待不下去了。」

馬修知道海倫-赫爾曼說的不假,好萊塢永遠將利益擺在第一位,無論演員還是導演,只要能帶來收益,你就是大爺,不能帶來收益,必然要完蛋。

而在這方面,如同太平洋對岸一樣,也存在地域性的區別,美國本土導演和演員,多少會有些優待,外來者的機會要少一些,特別是英美之外的從業者。

整個圈子的大環境就是這樣,不是一個人能改變的,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大環境,是因為北美市場的接受度帶來的。

這個產業,明顯的市場決定產出,一個人乃至一個公司,就想扭轉整個北美市場的審美和需求,無異於痴人說夢。

馬修沒有跟海倫-赫爾曼繼續這方面的話題,現實情況擺在這里,說下去毫無意義。

他轉而問道,「談判進行的怎么樣了?」

「快要達成一致了。」海倫-赫爾曼平靜的說道,「不用著急,這個項目十一月初才開始籌備,不到二月份別想開機拍攝。」

見海倫-赫爾曼這么說,馬修沒有再問,現在不同於過往,有了具體的消息,海倫-赫爾曼肯定會主動告訴他。

海倫-赫爾曼走近一些,站在他旁邊,說道,「還有一個好消息,剛剛我接到財務方面的通知,你在《活死人黎明》劇組的最後一筆片酬,已經到賬了。」

馬修點點頭,「這確實是個好消息。」

隨著這筆錢到賬,他在《活死人黎明》劇組的500萬美元的基礎片酬全部到位,除了海倫-赫爾曼的提成和演員工會的費用外,能剩下一大筆錢。

至於稅務問題,都有專業人士去處理,而且消費和投資都可以抵稅,他准備把其中的錢大部分投資出去。

十一月底和十二月初的時候,馬修跟阿曼達打電話,聊起過這方面的事務,阿曼達向他推薦了一位可靠的股票經紀,她的一些個人投資也是對方在代理,他專門過去跟那位股票經紀見了一面,決定購買些股票。

限制於曾經的見識,他對股票一竅不通,也不太清楚哪些公司的股票會瘋漲,只知道一點,曾經有些瘋狂的人,為了買一台智能手機不惜賣腎,讓蘋果得了腎機的稱號。

開始的時候腎機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但後來越來越泛濫,別說是工地上干活的工友有些都漸漸用上了腎機,根據一些有特殊癖好的工友的說法,連站大街的都普遍配備上了腎機。

即便是孤陋寡聞的人,都知道腎機那大名鼎鼎的名頭,馬修當然也知道。

他對其他的東西不了解,但蘋果的腎機曾經那么牛掰,股票肯定很值錢,所以對股票經紀的要求只有一個,將他投入進去的幾百萬美元,全都購買蘋果的股票。

像股票經紀推薦的其他那些他不了解的股票,馬修一概不去考慮。

當然,這種購買指的是在證券市場上收購,而不是那種所謂的去投資蘋果,馬修還沒有那么白痴,蘋果會接受一個好萊塢明星的投資嗎?史蒂夫-喬布斯腦袋應該沒毛病。

來到這邊之後,他曾經看過一篇新聞,當年史蒂夫-喬布斯憑借皮克斯工作室的巨大成功,回到蘋果公司重新掌舵蘋果,需要進行融資,無數投資商紛紛而來,但史蒂夫-喬布斯寧願選擇死對頭比爾-蓋茨條件嚴苛的投資,也不選擇其他投資商寬松的多的投資。

原因很簡單,比爾-蓋茨能帶給蘋果的,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提供的。

馬修即使再不了解,在好萊塢待了這幾年,也能看明白,投資一個公司從來都不是只需要往里面扔錢那么簡單。

所以,他的那位股票經紀收購的都是市場流通的蘋果散股。

再說了,以馬修的這點錢,除了買點蘋果散股,還能指望去做更多?

其實馬修也沒想太多,加上對好萊塢以外的其他行業了解有限,投資什么的非常謹慎,比如對那位股票經紀的監管,該有的絕對不會因為是阿曼達的介紹就放松,他買點蘋果股票的目的也很簡單,這兩年美元貶值太快了,就算蘋果股票不上漲,以未來腎機的那種瘋狂,保值應該沒問題。

就在馬修和海倫-赫爾曼說話的時候,公司的玻璃門被人從外面推開,亞歷珊德拉-達達里奧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