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狗和雙結局(求訂閱)(2 / 2)

最佳影星 白色十三號 1544 字 2022-11-17

阿齊瓦-高斯曼接受了馬修的建議,「這里確實需要調整一下。」他接著問道,「馬修,你的想法?」

馬修卻搖頭,「我就是覺得這里可能引起愛狗人士和動物保護者組織的抗議,具體應該怎么調整,我是個外行。」

讓他根據現實情況提下建議還可以,寫劇本這種專業性比極高的工作,壓根就沒做過,話說回來,非專業人士的話,誰看過一部影片之後,就能把影片的劇本寫出來?

這方面,還是阿齊瓦-高斯曼自己去調整好了。

阿齊瓦-高斯曼短時間內也找不到合適的調整內容,干脆說道,「這里我再好好考慮一下。」

想要讓山姆的死震撼人心,還不觸動愛狗人士們脆弱的心理,確實很有難度。

反正馬修是想不出來。

當然,原劇本中的橋段也可能不會帶來麻煩,但在座的幾人都不想冒險,因為好萊塢電影業發展到現在,類似愛狗、愛貓和各種保護組織,給影片拍攝帶來了太多的麻煩。

如今好萊塢主流商業大制作里面,都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默契和規則,一線大制作當中,基本上不會看到直接殺死狗或者貓之類寵物的鏡頭,為的就是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甚至,很多大制作里面,還會出現危險來臨之際,舍身救狗之類的情節。

馬修隱約記得,扎克-施耐德拍攝的一部超人電影當中,超人在地球的老爹,就是為狗獻出了生命。

這並不是說電影中不能死狗,就跟孩子一樣,很多主流大制作電影中,都有死孩子的情節,但絕不會在畫面中直接看到死亡的過程,非要安排一個狗被亂刀砍死或者孩子被五馬分屍的慘烈鏡頭,那輿論肯定是饒不了這部影片。

這並不是原則,只要不是故意希望自己電影被攻擊的導演就不會這么拍。

比如《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女主角的四歲弟弟從藏身處跑出,壞蛋開槍掃射(無孩子入鏡),然後孩子屍體不會出現,後面告訴觀眾,他已經死了。同樣死去的父親、母親、姐姐的死狀都有亮相。

「還有。」馬修這時將劇本翻到最後,試探的問道,「男主角結尾就那么死掉,會不會太悲慘了一點啊?」

「我覺得還好啊。」吉爾莫-德爾-托羅率先說道,「孤獨加悲情再加震撼,以死亡作為收尾,再合適不過了。」

阿齊瓦-高斯曼接話道,「其實我還有另一個版本的結尾,沒有寫在劇本里面。」他略一考慮,說道,「不如這樣,我們到時拍攝兩個版本的結尾,根據試映的情況,再做選擇,另一個版本可以放到dvd中。」

大衛-海曼點頭附和,「這個主意不錯。」

馬修和吉爾莫-德爾-托羅對此沒有意見,多一個版本的結尾,到時也多一個選擇。

其實馬修這么說,也是因為曾經他看過這部影片的兩個結局,結局一是男主角最後研究出了能殺死病毒的血清,但為了保護血清和那些感染了病毒的人同歸於盡,屬於比較壯烈的那種。血清最後被送到了幸存者的手中,用來拯救人類。

這是院線公映版的結局,符合好萊塢電影的一貫套路,以英雄成為傳奇拯救全人類的方式來迎合大眾的需求。

第二結局是男主角放了抓來的夜魔,將對方看做另一種具有智慧的生物,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相對來說,第二種結局留給人的印象更為深刻。

他沒在劇本中看到第二種結局,所以今天特地提了提,沒想到阿齊瓦-高斯曼早就有了考慮。

想想倒也正常,真正寫這個劇本的,可能有五六個編劇,但署名的只有兩個,而劇本的主體情節,其實都在按照阿齊瓦-高斯曼的思路走,阿齊瓦-高斯曼拿過奧斯卡最佳編劇獎項,也是個很有想法的制作人兼編劇。

當然,馬修也就是看著劇本提提建議,具體阿齊瓦-高斯曼怎么去做,他不會指手畫腳,這些年他學習過很多東西,不過大多跟演員有關,編劇方面並沒有涉及過。

他也沒想過涉及這個行業,本身文化程度較低,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正常的英文讀寫沒有問題,但專業化的寫作還是別鬧笑話了。

另外,他看過的那些熱門電影,僅僅停留在有印象上,根據印象寫劇本?他沒那種自帶谷歌之類的能力。

四人會議很快結束,阿齊瓦-高斯曼和大衛-海曼離開之後,馬修又與吉爾莫-德爾-托羅就這部影片的拍攝交流了一段時間。

《我是傳奇》還在籌備,作為制作和發行方的華納兄弟,也開始陸續往外面放出一些消息,作為前期宣傳,如今《加勒比海盜2》還在放映,馬修的新聞很容易引起熱度。

這既能引起公眾的觀眾,還能勾來蹭熱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