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餿主意(求訂閱)(2 / 2)

最佳影星 白色十三號 1573 字 2022-11-17

莫森斯特是個健身狂人,但他沒有固定工作的收入,難以支撐健身的高昂費用,恰好上一周,他所在健身會所接了個活,要找人手幫忙,工作並不復雜,就是在紐約例如時代廣場和中央公園等地區裝扮成《斯巴達三百勇士》預告片中那樣的紅褲頭,報酬相當不錯。

一隊斯巴達戰士圍著時代廣場轉了一群,帶走了一大批關注的人群,有人跑過來合影,有人問具體的情況,還有人想要捏捏他們的肌肉……

很快,莫森斯特跟著斯巴達戰士們來到廣場一角的amg連鎖影院,影院門口上面,懸掛著巨幅《斯巴達三百勇士》的海報。

不少人就這樣被帶進了影院當中。

停留了一會,包括莫森斯特在內的斯巴達戰士們,再次行動起來。

莫森斯特發現,已經有記者在拍攝他們了,他還特意沖鏡頭那邊招了招手,想著如果能在電視或者報紙上露個臉也不錯。

與此同時,波士頓的街頭上也出現了紅披風紅褲頭外加肌肉健碩的斯巴達戰士,還恰到好處的遇到了不少記者。

稍晚一點,斯巴達戰士成功占領芝加哥千年廣場。

全美很多大型城市中,都出現了斯巴達戰士的身影,他們身材高大,體型健壯,再加上紅披風紅褲頭的裝束,想不吸引人關注都難。

洛杉磯西木區,聶博拉親自帶隊出了健身會所,他身材與馬修相仿,特意從劇組要來了列奧尼達的全套裝備,又專門找化妝師貼了假胡子,說是要過一把電影男主角的癮。

暗金色的頭盔戴在臉上確實很能唬人,進入聖莫妮卡商業廣場的時候,很多人都把他錯認成了馬修。

短短十幾分鍾的時間,聶博拉就被人海淹沒,上百個想要合影簽名的影迷,將他圍得水泄不通。

「馬修怎么出現在了這里?」

胸口掛著tmz吊牌的年輕記者,問旁邊年紀稍大的同伴,「頭讓我們過來,就是要拍馬修啊?」

年紀稍大的記者說道,「這不是馬修,只是很像,身上的裝備與影片中列奧尼達的幾乎一樣。」

年輕記者調整了下攝像機角度,以便把所有的斯巴達戰士都拍下來,邊拍還邊問,「你怎么知道?」

「因為頭跟我說的。」年紀稍大的記者按下快門,又拍了幾張照片,提醒道,「動作快一點,我們中午還要回去,這些下午就要刊登出來。」

年輕記者手中不停,嘴上也不停,「誰想的這種餿主意,讓這些彪悍的男人跑到人多的地方賣強壯。」

這兩人,一上午的時間哪里都沒有去,就跟著這隊斯巴達戰士,等接近中午離開的時候,關注這些斯巴達人的記者已經先後來了十幾波。

不到中午,斯巴達人入侵美利堅的各種圖片和視頻就紛紛出現在互聯網上,特別是在剛剛問世的幾個社交網站,瞬間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斯巴達三百勇士》自然而然的瘋狂占據了各大娛樂媒體和網站的頭版。

同樣的,在媒體和網絡的評論專欄里面,關於《斯巴達三百勇士》的評論也是最多的。

跟馬修主演的大部分影片一樣,作為純粹的視覺系和男主角賣身材動作為主的商業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在影評人那里得到的評價並不好。

羅傑-艾伯特的專欄甚至只給了一句話,似乎懶得做評價——缺乏人文關懷!

《紐約客》的專欄影評人大衛-登比則認為:《斯巴達三百勇士》一無是處,空洞的主題、淺薄的基調、可疑的立場、血腥的場景,故事基本沒腦子…

並不是所有影評人都認為這是爛片,也有不少覺得影片有可取之處。

《洛杉磯時報》的肯尼斯-圖蘭就極為認可這部影片:《斯巴達三百勇士》是部陽剛味十足男人必看的電影。氣勢磅礴的場面,激情煽動的對白,用視覺和鏡頭震撼讓你的神經。馬修-霍納表現出來的那種霸氣氣派十足,最後一句吶喊直透人心,他的表演感染力十足,尤其帶頭沖向鋪天蓋地般的波斯軍隊的氣勢和畫面非常震撼,此外他的動作戲一如既往的出彩,打斗場面更是教科書般經典,出來的效果是一幕又一幕維美暴力美學畫面。

當然,像這樣的好評在影評人中並不多見。

《斯巴達三百勇士》上映一天之後,爛番茄收集到了56篇影評人影評,爛番茄指數不出預料的腐爛,新鮮度只有百分之五十五,影評人平均打分5.2分。

但這些都擋不住大衛-埃里森在周六一早,興奮的闖進霍納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