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吸血驚情(2 / 2)

最佳影星 白色十三號 1544 字 2022-11-17

馬修特意舉例說道,「我們就拿《暮光之城》中愛德華這個吸血鬼來說,他自第一眼見貝拉,或者聞到她的氣味,就開始躲閃,又忍不住靠近。他說,我是唯一猜不出你的心的。女人都願意這么假設,男人永遠不明白自己在想什么,所以永遠追隨自己,一旦了如指掌,勢必厭倦這樣的猜測游戲。」

他伸出指頭,「一見鍾情,是女人的第一個夢。」

接著,馬修伸出第二根指頭,「愛德華又對貝拉說,你的味道,是我的個人品牌的鴉片,但是,這個素食的吸血鬼又必須學會忍耐,不去吃掉她,於是連接吻也在小心翼翼,他總說我要控制自己。這個,不又是女人對男朋友的假設么,愛自己,又很能控制情欲。這是女人的第二個夢。」

他又伸出第三根指頭,「愛德華強壯有力,任何時候都能保護貝拉。不論是飛身推車,還是及時現身嚇退流氓,還是帶著她帥氣無比的參加舞會吸引艷羨的眼球,甚至是不會跳舞的她,都可以在他的帶領下翩翩起舞,有了他就沒有了害怕,只擁有艷羨和滿足,是女人的第三個夢。」

「愛德華甚至願意與貝拉共度一生,他尊重她的選擇,不願破壞她原有的生命與生活,她逐漸衰老,他永遠年輕,這個,恐怕是女人最大的夢。」

說到這里,馬修突然轉身,讓人將原作者斯蒂芬妮-梅爾請了過來,說道,「梅爾女士與諸多女人一樣,她將夢一一寫出,《暮光之城》是部溫情的也值得一看的電影,比那些發誓反映重大問題和人生觀的電影更貼近我們,因為這記錄了每個普通女人曾經關於男人的夢想,盡管這些夢想在現實中支離破碎,有點幼稚可笑。」

斯蒂芬妮-梅爾配合的接話道,「這一切都會在電影里娓娓道來,深情動人。」

隨著斯蒂芬妮-梅爾現身,馬修成功的將記者的注意力引導到了原作者身上,斯蒂芬妮-梅爾經過近一年的磨練,也有了些應對媒體記者的經驗,說出的自然都是對電影最有利的話。

「寫這部小說的時候,我也一直在想,是否有一天能夠搬上銀幕,所幸的是這一點終於實現了,而且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符合我心目中的期待。」

斯蒂芬妮-梅爾對電影的改編顯得很滿意,「尤其是貝拉的扮演者妮娜-杜波夫,她演得很可愛,完全符合我對貝拉這個角色的預期……只有十九歲的她能夠演得如此傳神動人,我還有什么話好說呢。」

距離《暮光之城》上映的時間越來越近,十三號工作室和迪士尼影業的宣傳也越來越密集,各種各樣的新聞在報紙、雜志、網絡和電視台上面輕易就能看到。

「《暮光之城》即將上映,次時代吸血驚情拉開帷幕。」

「魔幻大作《暮光之城》再爆預告,美少女遭遇吸血男猥褻。」

除了這些有些驚悚的新聞之外,馬修還讓人炮制出了很多真真假假能夠吸引到眼球的新聞。

「《暮光之城》票房前景看好,開創低成本大片時代。」

不過,所有的宣傳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首先針對青少年女性觀眾群體,因為她們才是這部影片最大的受眾。

馬修一直都非常清楚,《暮光之城》不是大眾電影,也不會成為真正的大眾電影。

「吸血鬼痴戀美少女」是最大的宣傳主題。

男性很難真正喜歡這部片子,馬修也不例外,當初他也是硬著頭皮才看完了目前已經出版的系列小說,期間產生的反感情緒,遠遠超過後來閱讀《飢餓游戲》。

但迪士尼影業和天使經紀公司的市場小組專門分析過這部影片,而且馬修自己也承認,《暮光之城》是有魔力的,但是暮光的魔力不是對所有人起作用。

客觀看待斯蒂芬妮-梅爾的小說,其實是很優雅唯美的女性氣質類型,說的故事也是非常簡單浪漫——孤獨百年的血族愛上了害羞的人類少女,他們之間經歷不少阻礙,愛情的力量卻最終克服了一切。

馬修讓人專門做過調查,《暮光之城》的書迷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女性。

所以,《暮光之城》也是一徹頭徹尾的女性電影,她的原著、編劇到導演,統統是女性。甚至可以說,連貫起整部片子的起承轉合的不是邏輯上的情節沖突,而是一種類似於情緒上的思維波動。

所以,《暮光之城》上映後,也不會有太多男性粉絲,甚至可能引來男性觀眾的謾罵。

因為這根本是兩個星球的意識形態的問題,火星人不可能理解水星人,很多火星人也不會願意低下自己高昂的頭顱,嘗試著去理解水星人。

海倫-赫爾曼對馬修說過,可以耐住性子看完《暮色》的男生,通常只有兩種可能:一,你是素食吸血鬼;二、你正在痴戀女友,是陪她看的。

於是,在感恩節前一個周末,一部真正的女性愛情電影《暮光之城》在北美隆重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