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人性最俗的部分(2 / 2)

最佳影星 白色十三號 1553 字 2022-11-17

多數小妹妹們都有過這樣的階段:對愛情充滿相對純潔的幻想。

《暮光之城》從小說到電影,本質上就是這種幻想的產物,如今又反過來加強這種幻想。

這部電影,其實什么事都沒發生,索菲亞-科波拉就是把什么都沒發生的一個故事拍得非常浪漫。

看完電影,馬修的印象基本上就是一些漂亮的男孩女孩走來走去,眉來眼去,眼睛閃閃,嘴唇紅紅,紅紅的嘴唇說著輕飄飄的海誓山盟。

還有好多大特寫,男孩女孩們都很好看,特寫多了是加分項。

就連壞人也是美麗的曇花,只出現一下,卻是絕色。

吸血鬼住在山中的高尚住宅,太陽一曬象鑽石一樣閃閃發光,這根本是女孩們最喜歡的芭比娃娃游戲中的設定。

為了迎合小妹妹們的喜好,索菲亞-科波拉真的做到了花痴需求的極致。

索菲亞-科波拉在後期制作時曾經對他說過,因為她也經歷過那樣的花痴階段,所以了解那些小花痴們想看到什么。

女性導演在這方面擁有天然的優勢。

正是為了花痴們的需要,吸血鬼才在文學和電影史上,由最初的怪物變成了如今的帥哥。

很難追溯是從誰開始,吸血鬼變成了一個以男色著稱的行業,電影中早期的吸血鬼相當於有思想的僵屍,是襯托正面主角的常見反派,面容自是猙獰無比。

此後隨著吸血鬼演變成主角,外貌設置漸有起色,增添了幾分邪氣魅力;而到了《夜訪吸血鬼》時代,好萊塢最負盛名的兩大美男今生惟一交集,使得吸血鬼瞬間變成帥哥的代名詞,從此余孽至今未散……

從生理來說,吸血鬼由於經常缺血,導致常年面色慘白、形容怪誕,恰好與當今盛行的哥特式審美相吻合;從遺傳來看,吸血鬼大多出身高貴,基因優良,再加上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千錘百煉,盛產美男自然也並不稀奇。

在這些傳統要求上,斯蒂芬妮-梅爾賦予了吸血鬼愛德華滿分模型:外形蒼白俊朗,為人優雅沉郁,出身華麗高貴,他和其他大多數吸血鬼一樣,已經在這世上痛苦地活了幾百年,區別在於,他永遠停留的年齡點是人人艷羨的十七歲,僅這一點,就足以奠定《暮光之城》的正太賣點。

不過,由於原著小說把愛德化一角描寫得太不可方物,影像化的男主角肯定會有人不買賬,畢竟一百個人心中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另外,吸血鬼的背景也有利於制**情浪漫。

眾所周知,在電影和文學作品中,吸血鬼愛情方面的造化絕對不容小覷,他們的激情和野性以及動輒涉及生死的所作所為,使得吸血鬼的愛情擁有凡人所難以企及的盪氣回腸效果,再加上愛情通常發生在吸血鬼與人類之間,屬性上的難以共存使得禁忌下的愛情更為動人。

縱觀最近二十多年的作品,吸血鬼不論善惡,大多是世上難尋的多情種子,一段感情總能纏綿到海枯石爛,《吸血驚情四百年》中即便愛人已經轉了幾世幾劫,還是能把她重新喚醒,導致吸血鬼的情敵往往成為世界上最倒霉的人。

《暮光之城》這部電影很幼稚,連馬修都不能否認這一點,但很多幼稚的電影往往能獲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如果說像《哈利波特》這樣的奇幻題材還多少需要用腦子去看用心去感受的話,那么《暮光之城》就是一部只需要用眼睛去看就可以的作品,而且用腦子反受其累,會被繞在里面。

一個少女心爆棚的妹子絕對會哈這種超級瑪麗蘇。

曾經馬修也迷惑,為什么金庸和瓊瑤會流行?現在想來,其實答案並不復雜,男人愛打打殺殺,順便泡妞;女人愛卿卿我我,男主角要帥,最好有錢。

這正好契合人性里最俗的部分。

首映結束,馬修面對任何人和媒體都對《暮光之城》信心十足,這些信心不止是建立在電影本身上面,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市場。

從去年底開始,大部分時間被男性影片占據的好萊塢銀幕出現了一些不小的變化:以女性觀眾為首要考慮對象的《魔法奇緣》、《朱諾》相繼熱映,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並且在奧斯卡大放異彩;今年的《27宜嫁》、《媽媽咪呀》、《歌舞青春3》火爆銷售,後勁十足;更不能不提5月份《欲望都市》創造的愛情喜劇首映紀錄,5700萬幾乎全由女性奉獻!

從這些所謂的chick .flick——男性對女性電影的蔑稱——身上,好萊塢的制片商門已經驚覺原來女性觀眾在電影市場中占據的分量早已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女性觀眾展現出來的巨大潛力,一方面讓好萊塢的電影制作方向有了明顯的轉變,另一方面也是女權運動和女性社會地位日益提升的帶來的必然結果。

所以,《暮光之城》的出現,也符合目前的社會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