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顏值即正義(2 / 2)

最佳影星 白色十三號 1626 字 2022-11-17

這部恐怖片的北美票房還沒有走到終點,以現在的走勢來看,超過6000萬美元,甚至沖擊7000萬美元都有可能。

大賣的背後,肯定不是只有150萬美元的成本。

迄今為止,連帶馬修和華納兄弟在這部影片上的總投入高達1700萬美元。

好在影片的回報足夠豐厚。

目前,貝拉-安德森基本與奈飛達成授權協議,《潛伏》未來十年的網絡點播和租賃版權,以110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奈飛。

像電視版權和其他方面的授權談判還在繼續,這部影片為馬修帶來2000萬美元的利潤完全不是問題。

這超高的投資回報比,即便是他也有點興奮。

換個角度,這就像買彩票中大獎。

毫不誇張的說,馬修這段時間是好萊塢最得意的人之一,在剛剛開始拍攝《特種部隊2:全面反擊》的劇組里面,到處都能聽到恭維他的聲音。

「好萊塢最出色的制片人之一。」

「投資電影眼光最准的人!」

「金牌制片人!」

「去馬修-霍納投資的影片中演個稍微有點份量的角色就能紅!」

類似這樣的話,馬修在拍攝之余,經常從劇組人嘴里聽到。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讓所有人看他的眼光全都變了,甚至有人說他是電影圈的史蒂夫-喬布斯。

互聯網上,影迷對他的贊揚也是層出不窮。

「真人沒見過,聽說挺花的,只喜歡大美女,眼光很高,但是男人緣也不錯,講義氣,哥們眾多,敬業是肯定的。」

絕大部分網友,對於他都持肯定的立場。

「我在電視台工作,見過馬修-霍納,真人極帥,氣場爆棚。當然,花也是出了名的,溝女技術爐火純青,已臻化境,他想泡的女人基本上沒有不成的。傳說中的維密天使群體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潛伏》的成功,也讓更多人的眼睛注意到了開始籌劃的《招魂》,馬修自然也想再創造一次低成本高產出的神話。

好萊塢主流商業制作的成本越來越高,想要成功就必須高投入幾乎成為了先決條件。

馬修拿到了一份數據,有權威調查機構進行了綜合分析,統計了過去五年29部好萊塢頂級制作。

這29部影片的平均總成本高達2億8000萬美元,其中平均制作成本為1億5000萬美元左右,而平均營銷成本高達1億3000萬美元。

電影投資者都希望投中最賺錢的影片,在這29部影片中,最賺錢的一部利潤率高達百分之一百五十。

但問題是,如何能夠准確地鎖定這部超級賣座的影片?

誰也沒有真正的答案。

投資如此巨大的電影,風險肯定也大,即便像馬修這樣身家豐厚的人,搞砸其中的一部,說不定就會面臨流動資金斷裂的危險。

相比於超級巨制,低投入高產出的電影無疑是所有人都想遇到的。

不過,這方面運氣很重要。

馬修的運氣不錯,加上曾經模糊的記憶,這才有了《潛伏》和《暮光之城》系列相對較低的投入與票房爆棚的產出。

好運不可能永遠伴隨在身邊,就在《暮光之城:月食》大賣的同時,包括男主角利亞姆-海莫斯沃斯在內的多位主要男性演員的經紀人找上馬修,要求增加演員的報酬。

隨著系列不斷的大賣,出演主要角色的年輕演員們,一個個都紅得發紫。

即便是馬修提攜了他們,其中有人還與馬修關系不錯,但沒人願意只有名而得不到實際的利。

因為當初全都是簽署的四部合約,包括男女主角在內,現在單部影片的片酬還被死死卡在500萬美元以下。

影片大賺特賺,演員收入增加卻不明顯,鬧事也在馬修的預料之內。

相比之下,妮娜-杜波夫和莉莉-柯林斯更為聰明,前者專門找上門來給馬修表演了藝術體操,後者以朋友加粉絲的身份請馬修吃了一頓飯。

馬修也很清楚,適當的增加片酬是必須。

談判的事交給了貝拉-安德森和肖恩-丹尼爾,他在拍攝《特種部隊2》,也沒有時間親自處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