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死神的關注(2 / 2)

最佳影星 白色十三號 1579 字 2022-11-17

隨後的時間里,除了馬克-沃特尼在火星的戲份,還有部分地球上的戲份,也放在了澳大利亞拍攝。

多爾比地區地廣人稀,偶爾周末休息,馬修也會約上肖恩-賓和泰瑞斯-吉布森去幾個狩獵場打獵,體會下澳大利亞的風土人情。

馬修一直沒有離開澳大利亞,就算沒有他的戲份,也會旁觀拍攝。

「知道嗎?」

制片廠新近搭建好的片場里,肖恩-賓對馬修說道,「這是我近年來演的少有的最後沒被殺死的角色。」

馬修拍了拍他胳膊,「肖恩,如果我們還能有下一次合作機會,我一定讓編劇殺死你的角色。」

肖恩-賓故意說道,「好像觀眾很喜歡看到我在影片里面死掉。」

馬修點點頭,「前段時間我還看過你的一篇新聞。」

「不是你看過。」肖恩-賓直接揭露道,「是劇組在炒作我的新聞吧?」

馬修攤開手,「我不否認這一點。」他笑了起來,「肖恩,其實你沒有意識到,你自身是非常具有新聞價值的,我打算讓你作為這部影片的宣傳點之一。」

肖恩-賓趕緊問道,「真的?」

作為配角,還不是第一配角,這樣的待遇很難得。

「當然。」馬修不是在開玩笑,「現在只是預熱,等影片進入映前宣傳,就會專門炒作這是你沒有死掉的影片。」

這點劇組早就跟肖恩-賓方面做了溝通,沒有肖恩-賓的同意,也不會胡亂運用這些來宣傳炒作,比如現在的前期宣傳中,炒作的新聞就是——一直在死的男人,肖恩-賓!

題目相當驚悚,也很容易吸引眼球。

這個宣傳,還是劇組一位副導演提醒過馬修之後,才專門策劃的。

馬修專門找人統計了一下,肖恩-賓從出道以來到現在參演過幾十部電影,有著幾十種死法,被稱為「好萊塢死法最多的知名演員」。

1992年,肖恩-賓在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電影《愛國者游戲》中,扮演大反派肖恩-米勒,這部戲也開啟了肖恩-賓的死亡之旅。

隨後,這位英國演員的角色受到了死神的特別關注。

不說那些知名度不高的角色,單單是流傳度極其廣發的,肖恩-賓就給無數人留下過深刻印象。

比如《黃金眼》中的006被鋼筋砸死,《指環王》中的博羅米爾被亂箭穿心,《撕裂的末日》中被貝爾一槍爆頭,《黑死病》中被人五馬分屍,去年hbo播出的《權力的游戲》中被人砍掉腦袋等等。

肖恩-賓以各種花樣死法深得觀眾之心,甚至一些人認為,只要在電影中看到肖恩-賓就知道了劇情的走向,一旦肖恩-賓出場就預示著悲慘結局等等說法。

之前一起打獵的時候,肖恩-賓還向馬修說起過,有時候他扮演的配角沒死,但是他一定要求導演「拍死」自己,他認為一個人物最升華的一點就是死亡。

有不少媒體這樣評價肖恩-賓,認為他默默無聞的做法影響了整個好萊塢的電影進程,雖然他不如巨星和2000萬俱樂部的演員那樣知名度極高,但卻憑借一人之力改變了好萊塢電影市場。

肖恩-賓也堪稱好萊塢的黃金配角之一。

這也是馬修敲定他出演一個配角的原因,這位英國演員身上,有被人忽略的新聞炒作點。

為了電影的利潤和投資獲益,馬修都敢編造新聞炒作,何況肖恩-賓的新聞大部分是真實發生過的。

一直到八月初,馬修都在昆士蘭州的多爾比地區拍攝,主要活動地點也集中在攝影棚和外景荒漠區兩個地方。

這座小城很安靜,沒有太多的人過來打攪劇組,不過現在是信息時代,只要一台電腦和一部手機,世界另一端發生的事情,很快就能傳遞到這邊。

北美電影市場的一舉一動,特別是他投資或者主演的電影的進程,馬修始終都在關注。

七月底,經過近四個月的放映,《飢餓游戲》正式從北美影院下線,這部反烏托邦青春小說改編的影片,北美票房最終停在了4億1280萬美元這一數字上面。

算上海外方面的收獲,《飢餓游戲》的全球票房更是高達近7億美元!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這樣一部要什么沒什么的電影,為什么就能如此爆發?究竟是青春電影大放光彩,還是馬修-霍納的金字招牌好用?

說實話,馬修本人多少有點想不清楚,他料到《飢餓游戲》會成功,卻沒想到能如此爆發。

北美票房四億美元體量級的電影,哪部拿出來不是能讓人津津樂道,回憶起某些場面熱血沸騰。

《飢餓游戲》有嗎?

偏偏這樣一部影片不但成功了,還比《暮光之城》系列的第一部更加成功。

好電影和壞電影在票房上的區別界線越來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