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約瑟夫歸來(2 / 2)

怒海歸航 落魄三哥 2591 字 2022-11-17

對鯨魚一無所知的克勞迪婭,怎么也不敢相信捕鯨業如此有前途,禁不住地問道:「傑克,你確信有利可圖嗎?」

「親愛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董南重重的點了下頭,眉飛色舞地說道:「一噸鯨魚骨頭可以賣到五百金幣,油是二十金幣一噸,甚至更高。我初步估算過,獵殺五頭好魚就可以支付航行費用。而每次航程,平均一條船可以得到十三噸油,以及接近一噸的鯨魚骨頭。這樣的投資和收益比,很難令人不心動。」

「還有龍涎香!」約瑟夫船長補充道:「如果能從鯨魚肚子里找到龍涎香,那利潤很可能會翻上幾倍。」

龍涎香是抹香鯨腸內的分泌物,是真正的奢侈品。主要用來制作香水,有助於讓香水的味道持久。

只要是女人,沒有對龍涎香不感興趣的,克勞迪婭自然也不例外,想都沒想便脫口而出道:「我還從來沒見過龍涎香呢,船長先生,它是什么樣子的?」

「光滑的圓圓的一團,沒有特定的形狀。」約瑟夫說,「你剛把它拿出來時,它是斑駁的或者帶雲紋的,深灰色,很像蠟,氣味也很濃,可是分量不重。過一會兒後,它就會變成了淺顏色,要硬得多,而且開始變得很香。」

董南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笑道:「龍涎香炒雞蛋是路易大表哥最喜歡的一道菜,據說和等重的金子一樣貴。」

「我的上帝,它居然是從鯨魚肚子里長出來的。」

克勞迪婭感到有些不可思議,畢竟在她的認知中,香料都應該是植物,只生長於香料群島的植物。而巴里想的則另外一回事,克勞迪婭的話音剛落,便若有所思地說道:「捕鯨業的確大有可為,甚至還能為艦隊培養一支後備水手隊伍。但我們要發展捕鯨業,只能把目標放在南海,也只能抓到抹香鯨。這就意味著沒有骨頭可言,航行僅僅是為了鯨油。」

鯨魚骨頭被用來做裝飾品,如女帽頭飾和鍾擺裙的襯骨,還有雨傘。價格比鯨油高得多。正如巴里所說的那樣,南海只有抹香鯨,不像格陵蘭一樣能獵殺到骨頭能賣上好價錢的其它鯨類。此外,一條抹香鯨只出兩噸油,而一條好的格陵蘭鯨魚要多出十倍。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似乎發展的潛力並不大。

「確實如此,」董南點了點頭,似笑非笑地說道:「就算抹香鯨的油,比一般的高出一倍;就算鯨蠟也可以賣到五十金幣一噸,那還是不夠補償骨頭的損失。但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在格陵蘭海域可用捕鯨時間有多少?」

這個問題上,沒有人比約瑟夫船長更具發言權。董南剛剛說完,便自言自語地說道:「在北冰洋,人們一般四月初出發,一個月之後到達冰的邊緣。五月中旬鯨魚來了,到六月中旬它們就離開,剩下的都是些惡劣的長須鯨,還有一些無關緊要的酒糟鼻(一種鯨魚)。

要是捕鯨船還沒裝滿一半的琵琶桶,大都會往西航行到格陵蘭海岸,沿著浮冰碰運氣,一直干到八月;可到那個時候,天就開始變暗、變冷了,也就是回家的時候了。」

「戴維斯海峽呢?」巴里問道。

「同樣如此,」約瑟夫說,「不過要是你不在乎冒險,准備在那兒凍到第二年,不在乎船給冰擠碎,不在乎被給冰熊吃掉,或許還可以在那些寒冷的海灣里呆得久一些。」

奧賽羅猛然反應過來,脫口而出道:「而抹香鯨生活在溫和的熱帶水域,只要捕鯨船願意,想呆多長時間就呆多長時間,想獵殺多少就獵殺多少!」

「是的,」董南微笑著點了點頭,「就一頭鯨魚的收益來看,的確無法跟格陵蘭漁業相提並論。但在海上逗留的時間,卻能彌補這一問題。只要能南海干上兩年,那所有船都能滿載而歸。」

巴里這才明白了過來,用手拍了拍腦門,不無自嘲地說:「我真是蠢,竟然沒想到這一點!先生們既然的確有利可圖,那我們還猶豫什么呢?」

「巴里,捕鯨是個技術活兒,不是所有人都會的。」董南頓了頓之後,繼續說道:「同時還有考慮到補給和安全問題,畢竟對南海我們並不熟悉,而且那里一直都不缺海盜。」

「補給的問題好解決,」奧賽羅想了想之後,突然抬頭說:「我們可以在巴拿馬組建一個漁業公司,由拉斐爾省督負責跟南美殖民當局協調相關事宜。至於安全問題嘛……可以派幾艘戰艦護航,所需軍費由各捕鯨船分攤。」

「那如何管理這個公司呢?」董南接著問道。

巴里權衡了一番,慢條斯理地說道:「攤子鋪得太大,什么都管不太現實。所以我認為除了有償提供護航、補給等服務外,只開展收購和出售鯨油業務。」

這個提議跟自己不謀而合,董南便呵呵笑道:「這么說就剩捕鯨技術這最後一個,也是最棘手的一個問題了。」

「哦……傑克,你總是這樣!」巴里給了他個白眼,沒好氣地說道:「你帶回來的那個酒鬼,應該就是捕鯨人吧?要不你也不會想出這個主意。」

「的確是,不過對於一支規模龐大的捕鯨船隊而言,好像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

「再難還能有訓練炮手難?」巴里胸有成竹,指著對岸的海洋大學說:「大不了抽調幾個待崗的艦長,讓他們專門負責這方面的事務。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有點事干。」

「恩,這倒是個兩全其美的好主意。」

董南沉思了片刻,繼續說道:「美第奇銀行、大西洋學會和造船廠也要參與進來,先把那些閑置的商船改裝成捕鯨船,同時再設計幾種專門用於捕鯨的捕鯨船,把它當成跟東方計劃同等重要的事業來干,一勞永逸地解決因人口暴漲而帶來的就業問題。」

農業尚不能自給自足,貿易用不了那么多人,而且受歐洲國家政治影響太大,一有風吹草動,所有商船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港里。由此可見,薩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真正的支柱產業。

而發展捕鯨業則解決了這一問題,正如董南開始所說的那樣,是一件比攔截尼德蘭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聯合艦隊更重要的事。作為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執行主席,巴里哪能不明白一旦發展起來對薩累意味著什么,便異常嚴肅地說道:「傑克,放心吧傑克,我和奧賽羅會處理好的。畢竟對我們而言,這也是一個增強海上實力的機會。」

奧賽羅同意道:「是啊,對艦隊來說,足夠的合格水手比什么都重要。除此之外,我想不出在不增加軍費,不影響正常貿易的情況下,又能解決這一難題的更好辦法了。」

令三人倍感意外的是,對薩累情況不大了解的約瑟夫,竟然舉一反三地說:「其實格陵蘭漁業也能同時發展起來,因為新佛羅倫薩和普利茅斯具備這樣的條件。」

相對於英國本土而言,去北美洲補給要近得多。更重要的是,那里有豐富的木材資源,而且還有一個小型造船廠。只要有足夠的人手,大可以此來緩解其糟糕的經濟狀況。

「事實上我也是這么想的,要不也不會把溫斯洛先生請來了。」董南笑了笑,意味深長地說道:「不過這離不開你的支持,畢竟那里太遠了,我們是有心無力,而你則能幫著解決捕鯨所需的人手和物資。」

約瑟夫放下杯子,毫不猶豫地答應道:「沒問題的,作為公約組織的一員,我不能總像現在這般什么都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