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軍事重鎮(2 / 2)

晁氏水滸 藏劍翁 1533 字 2022-11-21

任諒雖然沒有召集城中所有官員出迎,但是他也曉得輕重,城門到府衙的街道都派了士兵把守,以防人沖撞太子,甚至刺殺太子。

不過任諒也沒有全城戒嚴,那樣太過騷擾百姓,也會顯得他治理無方。他雖然任職不到一年,但京兆府的治安還是很好的。即使最近西夏入侵,漢人和番人的關系緊張了一些,但也沒有發生什么大的沖突。

城中百姓早已知道太子親自領兵來抗擊西夏,他們也都想看看傳說中天神下凡,戰無不勝的太子是什么樣子。如果說以前太子的戰無不勝還缺乏一些含金量的話,輕松打退遼國皇帝的戰績就讓人們深信不疑了。

這倒不是任諒宣傳的,任諒巴不得全城的人都不知道太子來了呢,畢竟這里靠近西夏,保不准有西夏細作得了消息刺殺太子呢。

不過有遍布天下的邸報宣傳,驛吏跑的可比大軍快多了。大軍開拔兩日,京兆府便得到東京邸報的原樣了,然後開始印發,宣傳太子率軍抗擊西夏,鼓舞西北軍民士氣。

任諒也不得不承認太子親征的消息公布後,很好的穩定了民心。

西夏出兵四十萬入侵的消息傳開後,很多百姓都背井離鄉往中原跑,他們怕被西夏擄走,變成奴隸。西夏建國以來,便經常犯邊,很多時候他們都無力侵占打下的城池。宋朝援兵一到,西夏人便會撤兵,但是他們除去搶劫錢物,還會把百姓也擄走。這些百姓到了西夏,便會成為黨項族的奴隸。

有手藝的漢人便做工匠,西夏通過擄掠漢人,在國內發展起了冶鐵、紡織、陶瓷等行業,讓他們不懼宋朝的封鎖。一些行業甚至不遜於宋朝,比如西夏冶煉的西夏劍,便是宋人都不得不承認西夏劍的鋒利。

宋朝地大物博,多產精美之物。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皆為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能及」。

當然西夏劍也是西夏鑄的兵器中的極品,並不是隨意一名士卒都能擁有。

也正是西夏劍的稀缺,讓宋人都以得到西夏劍為榮。

蘇東坡曾獲西夏劍,極其欣賞,當即命「蘇門四學士」的晁補之賦詩一首贊美。

紅妝擁坐花照酒,青萍拔鞘堂生風。

螺旋鍩鍔波起脊,白蛟雙挾三蛟龍。

試人一縷立褫魄,戲客三招森動容。

趙佶的長子宋欽宗得了一把西夏劍,更是愛不釋手,上朝都佩戴著。

便是宋朝「秘不示人」的神臂弩都有來自西夏的說法,不過宋朝和西夏交戰,只有西夏晉王察哥「國家用鐵鷂子以馳騁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險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鐵騎難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潰」的記載。

若是神臂弩是西夏發明的,那西夏自然不會不用,也就不會有步跋子碰到神臂弩就潰散的事情了。

即使神臂弩原型是出自西夏,宋朝也必然進行了重大的改良,讓威力更加強大,才能用來對付西夏。

除去兵器精良,西夏的氈毯在各國也是搶手貨,其中白駱駝毛做的白氈子,《馬可波羅游記》中都以「世界最良之氈」記載。

西夏雖然靠擄掠的漢人工匠,發展起了陶瓷,但是西夏的陶瓷顯然不如中原的精美,只能做一些實用器。西夏還是需要用牲畜換一些宋朝的精美瓷器以供貴族之用了。不過陶瓷也幫了西夏大忙,中原有鐵蒺藜來遲滯敵軍行動,西夏雖然可以冶金,但是西夏的鐵礦還是不如中原多,他們的鐵要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打造兵器、農具。有了陶瓷之後,西夏便制出了瓷蒺藜。拳頭大小,表面全部呈釘狀。戰馬一旦踩中,必然是人仰馬翻。

傳說成吉思汗便是攻打西夏時,戰馬踩了瓷蒺藜,猝不及防,被摔下馬,受傷病逝。這對馬背上長大的成吉思汗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臨終便讓子孫滅絕西夏王族、西夏文化,以雪恥。

沒手藝漢人被捉去則做「撞令郎」,也就是西夏大軍的先鋒,其實就是讓這些漢人奴隸做炮灰。

宋軍騎兵較少,步兵則以弓弩見長。兩軍對陣,宋軍常以密集的箭雨大量殺傷西夏兵,後來西夏人就讓「撞令郎」先沖,打亂宋軍陣勢後,西夏兵馬再去廝殺。

身體瘦弱不能上戰場的,則被西夏人捉到西夏腹地耕種。

但是前些日子,太子親征的消息傳開後,逃難的百姓明顯少了很多。

留下的百姓也多了一絲輕松,太子連遼國皇帝都打敗了,西夏皇帝又算得什么,說不定太子這次能活捉西夏皇帝呢。到時就讓西夏皇帝做奴隸,給漢人牧馬。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