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斷臂求生(2 / 2)

晁氏水滸 藏劍翁 1524 字 2022-11-21

狄坤是薛嗣昌心腹,先前薛嗣昌投靠西夏,他們也跟隨薛嗣昌投了西夏。薛嗣昌是賣國賊,他們也好不到哪里去。大梁連破察哥、李乾順兩路兵馬後,他們也是膽戰心驚,害怕大梁秋後算賬。

環慶路將官知道仁忠決定退兵後,便都棄了官職,快馬跑來環州,准備跟著仁忠大軍逃到西夏,以免被大梁清算。

只是薛嗣昌覺得西夏折了李乾順和察哥,又損失了幾十萬兵馬,已是元氣大傷。而大梁卻是來勢洶洶,害怕西夏會獻出他們,向大梁求和。因此不想跟著仁忠去西夏,才有了後來和大梁朝廷的談判。

狄坤也知道薛嗣昌和大梁朝廷談的條件,環慶路只有擋住仁忠大軍,讓大梁兵馬合圍仁忠大軍,才算完成他們的任務。大梁朝廷才會赦免他們一眾人的罪過,不光薛嗣昌不會再被任用,便是他們這些各州府要員也都會被免職,不過免職總比丟了性命要好。

原本仁忠大軍在城外扎營下寨,城中的眾人都歡呼雀躍,只要停留幾日,大梁兵馬也就到了,或許不用大梁兵馬合圍,仁忠大軍便斷了糧草土崩瓦解了。他們的任務也算圓滿完成,他們回鄉做一個富家翁也不錯。

他們也知道大梁對官員的苛刻,貪一文便斬,無論官員還是小吏。大梁建國打下東京也不過兩個多月,處斬的官吏卻超過宋朝數十年。

一者是因為宋朝對官員歷來優待,很少斬殺官員,貪污斂財更是基本不會問罪。尤其趙佶當了皇帝以後,朝中大臣更是無所不用,大肆斂財。蔡京每年壽辰,各地供奉的生辰綱都以百萬貫計。朱勔借花石綱斂財,高俅借禁軍斂財,楊戩借擴田所斂財,梁師成賣官鬻爵。可以說朝中重臣都是斂財先鋒,而趙佶對這些事情都是一笑置之,因此全國官吏斂財成風。

雖然大梁建國後,便頒布了各種條例,但是習慣了斂財的官吏難免利用手中權力弄一些好處,而大梁遍布的暗探和監察御史一旦發現,全部是斬首,沒有例外。

可以說宋朝的官員完全不適應大梁的制度,即使讓他們繼續做官,也不定何時他們就會犯錯,丟了腦袋。倒不如回鄉做個富家翁的保險,因此環慶路一眾官員對歸順大梁免官為民的事情也都十分滿意。

關系身家性命,薛嗣昌心中也不無著急,起身踱了幾步,道:「北上的兵馬有多少?」

狄坤道:「不下十萬,我們出城恐怕也攔不住他們。」

薛嗣昌搖頭道:「說不定這是仁忠奸計,若是出城中了他們埋伏,被他們破了環州,他們便不缺糧草了。而且我們也擋不住他們。」

狄坤道:「那我們如何和大梁朝廷交待?」

薛嗣昌笑道:「城外不是還有許多西夏兵馬嗎?只要我們堅守不出,仁忠得不到糧草,只能真的放棄這些兵馬。這些兵馬沒了糧草,多半都會向我們投降。俘虜幾萬西夏兵馬,也足以讓大梁朝廷滿意了。」

狄坤道:「城中不過萬余兵馬,若是放他們進城,他們翻變起來,恐怕失了環州。」

薛嗣昌想了想道:「不放他們進城,他們肯投降的話,我們派小隊人馬出城收繳他們的武器,然後讓他們在城外扎營,城中提供他們糧草。每次只給他們一頓的口糧,不怕他們造反或者逃跑。」

狄坤雙眼一亮,發自內心的道:「大人高明,我這就便人去聯系城外的兵馬。」

薛嗣昌忙道:「且再等半日。」

狄坤道:「為什么?」

「讓仁忠兵馬走遠了,免得他們去追仁忠兵馬。近處的百姓昨天就被他們搶光了,今天他們只能走的更遠,但是城外的百姓早逃的所剩無幾了,等他們飢腸轆轆的回來,卻發現仁忠已經跑了,想要追也追不及了,也就只能歸降我們了。」

狄坤點頭道:「那我就等他們回來再去招降他們。」

薛嗣昌道:「撞令郎應該被他們放棄了吧?」

狄坤點頭道:「早晨出營的至少有一半是撞令郎。」

薛嗣昌道:「一個時辰以後,你可以派人聯系撞令郎。先招降他們,他們是漢人,對投降的事情不會那么敏感。也不怕他們去追仁忠,即使追上仁忠,他們是漢人,也終究是要被拋棄的。有了投降的榜樣,其他兵馬投降起來也就沒有什么負擔了。」

狄坤也知道這關系他的身家性命,全神貫注的聽著、記著。

薛嗣昌頓了頓,又道:「你派人稟告鎮戎軍來的李應將軍和從京兆府來的林沖將軍,免得他們誤會。還有東邊鄜延路來的劉光世。他們三人准備合圍仁忠大軍,免得他們跑來時,我們已經把留下的兵馬都招降了,讓他們白走一趟,到時他們再怪罪起來,也是麻煩。」

狄坤點頭道:「大人說的是,京兆府的林沖聽說是梁山元老,也是太子的心腹,先前我們只是派人往鎮戎軍去游說,並沒征得他的同意。若是他怪罪起來,恐怕也不好應付啊。」

薛嗣昌笑道:「你派個機靈的人去稟告他,若是他不滿時,我們想法把戰功轉移給他便是,我們要戰功也無用。俘虜幾萬西夏人的戰功當能換的他同意了。」

狄坤心悅誠服的道:「大人高明,我這就去辦。」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