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章 驚變(上)(2 / 2)

鐵血強宋 下官 1126 字 2022-11-22

宋軍被擊退,他們這些燕京城百姓,在亂世當中又算能多活一些日子了,更不用說在搬運宋人軍資的時候,雖然糧草是寶貴的物資,遼軍上下看得很緊,但是多少大家也算撈著一些。半飢半飽的日子過了這么許久,又可以延命一段時間,只要運氣還能這么好,說不定能挨過這場血腥的戰事罷?

在這樣的情緒帶動下,燕京城比起往日,似乎都多了一絲活氣。

原來這座雄城,城中二十六坊從來都是熙攘熱鬧,前些日子坊中街道,卻是絕無行人,只有流民在犄角旮旯處避寒取暖。

現在居然也有人在這里走動了,無憂無慮的小孩子居然還開始堆起了雪人,這個世道,大概也只有小孩子才不知道到底有多么艱難。

眼前一切,讓這些血戰余生的遼軍守門士卒都不自覺的放松了神經,宋人這次被天縱英才的蕭大王擊退,大概就是再也難以重振旗鼓了罷?有蕭大王在,也許大遼,這縷生機,還不會消亡!

在熙攘來往的人潮當中,一隊漢子,扛著大包小包,朝著清晉門擠過來,這些漢子之間還議論紛紛,都是在說自己在宋軍營寨當中撈到了什么東西,正是最為標准的燕地口音,任誰都聽不出破綻來。

當先是一條長大漢子,用布巾遮住了臉避風,邁開一雙長腿,走得飛快,他身後漢子一邊大聲嚷嚷,一邊緊緊跟上,不多時,就順著人流,直來到清晉門的吊橋之上。

燕京城是遼國雄城,城牆高峻不說小這護城河也是又深又寬,吊橋極長,每塊橋板都是幾塊大木由頭至尾銷死再加上鑌鐵鐵箍箍上的。

戰時一撤一拆,還可以用來堆疊加固城門,一隊遼軍,正把守著吊橋口,略微盤查一下進出往來人等,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畢竟還未曾到完全能放松神經的時候。

不過橋口遼人甲士,多少有些懶洋洋的打不起精神來,只有進城民夫,扛著從宋軍那里搜檢到的稀罕玩意兒,他們有點興趣攔下來,合用的就自家留著了,每個遼人軍士身前,都堆了不少上好的甲胄兵刃,還有一些稀罕吃食,不論是誰,在他們面前都恭恭謹謹的。

遼人朝廷雖然還有百官建制,但是早就秩序解體了,全部權力,幾乎都集中在了蕭干手中,各級軍將,就是掌握生殺大權之人,不論你是何等樣的高官,只要不是身在軍中,在這些遼人士卒面前,也只能客客氣氣的。

看著那隊遼人士卒在橋口盤查,那布巾遮臉的長大漢子稍稍放緩了一下腳步,等著身後人跟上來湊得緊一些,緩緩迎上前去,在橋口的遼人士卒,升起了兩堆火,差不多都在取火。

不少人不過懶洋洋的膘過來一眼,都懶得搭理這些漢子,就一個遼人小軍官看著這幫漢子都生得結實,來了一些興趣,迎上前招手讓他們站住:「哪里的廝鳥?長得這般長大?」

當先那高大漢子站住,卻是不說話,身邊的一個漢子陪笑道:「檀州逃過來的,都是自家子弟,聚攏一團掙扎求命罷了,托軍爺福氣,打退了南蠻子,俺們也拾撿點東西,多少能挨過幾日」

那遼人小軍官哼了一聲:「這般壯健,餓都餓不死的殺才,不如從軍罷了,保你一個暖飽!你是漢兒?」

看著那高大漢子還不揭下擋臉的布巾,他身後那些人跟他聚攏在一團,定定的看著自己一聲不吭,那遼人小軍官也有些惱了,伸手就去扯那高大漢子臉上布巾,罵道:「這般模樣給誰看?直娘賊的,卻是以為南京是這般好進的,奴才一般的人物卻是跟老子擺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