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行路難(七)(2 / 2)

鐵血強宋 下官 2061 字 2022-11-22

蔡京微笑:「正在汴梁,卻一時未得差遣,所以老臣才這般開口要人,讓他在三司中行走,以為助力,此人正是平燕名帥,楊凌楊大人。」蔡京說出楊凌兩字,寢殿御房中,趙佶和梁師成都是一震。

這老匹夫七彎八扯,終於還是拉扯到眼前之事上來,自己果然沒有料錯,這老匹夫就從來未曾安什么好心!而且還開口向官家討人,假意撇清自家和楊凌之間暗中有所聯絡的關系,卻不知道誰信!就是官家,也不會為你這伎倆所迷惑!

梁師成在那里悲憤的想,雖然還寄望於官家,但是手腳已經有些涼,蔡京暗中預備好久,今日才將這國家財計早已破產的大事抬出來,官家最看重的就是這錢財兩個字,已然是做好的萬全的准備,已經天然傾向了蔡京這一頭。只怕今天自己,大是不妙!

而趙佶訝異的是,自家默許梁師成對付楊凌,就是不想讓蔡京和這個有滅國功勞。有統兵本事,甚而有理財本事的楊凌連成一黨,變得再難制約,現在他卻正大光明的開口討要楊凌在三司行走,難道想表明他與楊凌此前並沒有聯絡么?今日這個關頭他這般進宮。卻是誰能相信!他這般開口,到底是什么打算?

趙佶心頭轉著各種心思,面上神色卻始終淡淡的,哦了一聲:「原來是此人,武功之人,驟然大用非此子福分。朕正思量,將他出知在外歷練一番,而且此人本事,都在領軍練軍上頭,三司國家財計重地。豈能輕易,太師卻不知道看重他哪點?」

蔡京一笑:「領軍帶兵之事,國用匿乏,兵甲不周,軍資斷絕,縱有項羽之勇也無能為力。若國用豐饒,足兵足食,兵甲精利,軍資源源不絕,領軍在外征伐不臣。一武臣足可為之,兩者孰輕孰重,豈不是一眼得知?」

他神色嚴肅起來,望著趙佶:「聖人不聞楊某人入汴以來。數月中經營起財計之事否?不過數月,汴梁轟動,萬千余財,涓滴歸之,人人都道楊某人白手經營起一座金山,得預聞同行此事者。將來都有陶朱指望?」

趙佶沒好氣的點點頭,這老匹夫裝傻,他也不好戳破,你蔡京如何能不知道今日之事,全是因為財計之事引起?要不然你這老匹夫會正好入宮?

要不是這財計給楊凌經營成一座金山,自家也不會心動,自然也不會生出這么多事情出來!現在細思,自己的確有些輕易,為這幾百萬貫哄動,卻沒想到楊凌背後牽動朝局如此之深,現在只怕整個汴梁都擾動了罷?

對著蔡京裝傻喬痴的追問,趙佶也只好也裝傻:「朕在禁中,也有耳聞。此子有如此手段,將來是不會受窮了,只是國家大臣,行此商賈之事還如此樂此不疲,未免有些居官不謹,梁宮觀正語及此事,免不了要小小申飭一般,也是全他將來始終之事。」

蔡京此刻,卻斷然搖頭:「不然!這不是單單楊某人有陶朱公手段,卻是關系國家財計能不能支撐過眼前關口的要害大事!」

蔡京這一句實在太過驚人,讓趙佶都嚇了一跳,所謂財計,一年經營凈利不過五六百萬貫。作為一筆活錢現金流,自然是驚人數字,人人都覺得眼饞,他這個官家也不例外,但是對於大宋國家財政而言,又是杯水車薪了,五六百萬貫撒出去,只怕水花都不曾翻動幾個出來。而且這五六百萬貫凈利,牽扯的人多,官家也不能一把都搶過來,怎么就為蔡京說得如此之重?

這個時候梁師成終於找到了話縫,剛才蔡京說的是國家財計大事,他插不進來,而且現在這般境地,和他用事幾年應對不力也大有關系,硬插進來也是自討沒趣,現在總算撈到了開口的機會,趕緊曬笑一聲:「太師將此子看得何其之重?商賈之事,小道也,如何能與經營國家財計相提並論?太師未免太看輕了自己……這財計之事,正指望太師的大國手,太師卻硬將此子扯上,討要他在三司行走,聖心早決,卻是要讓他出外磨礪一番。太師不肯放此子出外,不知道又是什么心思?」

蔡京慢吞吞的看了梁師成一眼,並沒有反駁,心下甚至還有些冷笑,梁師成技止此矣!這些牽扯到黨爭的誅心之論,只能背後兩人間密密言之,如此議大事之時,官家當面前不會表示支持的,自己被此輩壓制這么些年,當真有些不值,也是當年自己氣焰太過凌人了一些,忘記了持盈保泰的道理,梁師成看來也在走著自家走過的老路上面……

此刻趙佶果然低低哼了一聲:「梁卿,太師言及國家財計大事,不要語及其他。楊凌小臣也,梁卿位至使相,如此念念不忘,有失大臣休統。」趙佶實在也是有些不滿意梁師成,自己默許他如此地位,將一個對付楊凌的事情鬧到如此不安的地步,讓他大是勞神,忍不住就敲打了一句,說得梁師成老臉一紅,束手垂肩,恭謹侍立,不敢隨便出聲了。

這個時候,趙佶渾忘了是自家輕易,再加上貪財,才引出今日的變數來……

蔡京繼續面向趙佶,緩緩搖頭:「梁宮觀看楊凌經營財計是商賈小道,老臣卻在其間看出一番經濟國計的大道理……聖人,我大宋之富,冠絕天下,單單是這汴梁城中,家資百萬貫者,便有多少?江南之地,經營海商者,甚而有家資千萬之輩,汴梁城中,每日飛鷹走狗,撲社瓦子,一年當中有多少金錢財貨流動?以楊某人經營財計觀之,而他在邊地不知道多少稀少珍奇一但撈過來,汴梁城中一年投入便是千萬貫以上的數字!」

他神色儼然,穩穩道來,每一句話說出來,都讓趙佶聽得全神貫注,大宋民間富庶,趙佶自然是明白的,汴梁富家,家中資產過百萬貫者,不說有一千家,幾百家也是有的,據說南方那些世代海商家族,這資產猶有過之,放在整個大宋,家中藏著幾萬貫銅的富家也是數不勝數。一邊民間蘊藏財富如此之巨,一邊朝廷匿乏得只能靠交鈔來彌補虧空,自家身為天子,也時時覺得窘迫,趙佶所謂窘迫,也就是這幾年不能隨意糟蹋錢而已,怎么想怎么也覺得不是個道理。

但是大宋稅禁已經盡可能的嚴密了,地方州府縣治,一年到頭奔走都在完成稅收任務,這可是關系著磨堪的大事,也無法再增加設官來搜檢遺漏。到時候新增收入,恐怕連支付增長官吏的捧祿都不夠,大宋也不能輕易攘奪別家家產,大宋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富家多是士大夫,在經濟上往往還享有特權,免了許多稅收差役,在這個上頭下手增加收入就是動搖國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