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尋蹤訪虎(2 / 2)

----------

眼看快過年了,寒冬臘月,天寒地凍,積雪千里,可以說是,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人背斧行,獨踏滿山雪。

原來是喬峰獨自踏雪而行,目的不為別的,只為尋找老虎的蹤跡。

已經從老獵戶嘴中得知,由於大宋朝立國不太久,連年征戰,人口增長緩慢,偏偏商業發達,人們多被吸引到城市去了,因此山區人口稀少,狼蟲虎豹卻是逐年增多了起來。

如果不是虎豹太過凶猛,獵戶們早就發財了!誰不知道,虎皮虎骨值錢呢!但是沒了命,錢又有何用?

所以喬峰就備好行裝出來碰碰運氣,畢竟雪地最適合追蹤野獸形跡,這已經是第五天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令人高興的是,終於在第四天發現老虎留下的粗大爪印。一路跟蹤老虎蹤跡行來,幾乎一刻不停。

雖然看不到老虎的身影,但是喬峰憑感覺,隱隱覺得離老虎已經不遠。

從蹤跡上判斷,這只老虎一直沒有尋到獵物,餓著肚子至少一天了。

而喬峰卻是有酒有肉,有規律的補充體力,此消彼長,喬峰愈來愈有信心。

這是一場很有趣的游戲,喬峰通過一天來的跟蹤,已經發現了老虎的某些特性,比如對路線的選擇。

俗話說狼有狼道,蛇有蛇道,老虎自然也有自己的出行路線,或者說巡航路線。

那就是沒有規律,這就是老虎的規律。這也容易理解,因為老虎是頂端捕獵者,任何其他野獸的行蹤都是他的追蹤目標,所以老虎的路線是不斷變換的。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形跡可循,喬峰發現,老虎走過的路,附近多有樹木或雜草遮掩形跡,但又通風良好,逆風行進,這樣既能掩藏自己的氣味,又便於跟蹤獵物的氣味。這經驗完全能用到實戰中,太好了。喬峰感慨良多。

再就是,老虎往往圍繞水草豐盛的地方巡視。但絕不在人走的路上行走,與人類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是明智的。

不愧是天地間進化出的絕頂殺手,總是保持警覺,保證自己的安全。

在自然界,老虎是沒有天敵的,除了人類。

正走著走著的,突然,眼睛一亮,喬峰發現在虎爪痕跡間,又多了些細小的爪印,像是野羊腳印,又像是狼的腳印。

如果是隔壁大叔在的話,肯定一眼就能判斷出什么腳印。

不過沒關系,總之老虎是發現獵物了,爪印間距離明顯加大了,看來是加大步伐,提高了追擊速度。

既然如此,喬峰也飛速跑起來,提氣輕身,追星趕月般閃動身形,每一腳恰好落在老虎的爪印里。

如此急行軍足有半個時辰,仍然沒有發現蹤影。喬峰感覺體力有點不支,只好放慢速度,改為小跑,又行進一碗茶的功夫,終於有所發現,在一棵大樹旁邊,發現有鮮紅的血跡和雜亂的爪印,還有一只野獸的身型印在雪地上,甚是清晰,身形有三尺長短。仿佛剛剛經過一場屠殺。

估計老虎就在附近某處,正在躲起來吃大餐。有鑒於此,喬峰提高了警惕,放輕腳步,運功收縮毛孔,順著足跡,悄悄行進。

大約一里之外,在一處人跡罕至,無路可尋的樹林里,遠遠望見半個虎身子。橘紅色皮毛間雜垂直的黑色條紋,正是老虎獨有的毛色,看上去就有一種威壯強大的感覺,令人恐懼,只可遠觀,不可近察。

樹林里靜悄悄的,萬籟俱寂,鴉雀無聲,只聽見,「喀嚓咔嚓」,好像是咬骨頭的聲音。

喬峰圍繞老虎成圓形路線緩慢移動,非常小心的躲開樹枝,兼顧著腳下,唯恐弄出聲音驚動老虎進餐。

終於在一個好的觀察點停下,躲在一棵大樹後面,在老虎的下風口,喬峰遠遠看到老虎卧在地上,正在啃咬一只褐色的野獸,因為距離遠,看不太清楚是什么野獸。

於是喬峰又大著膽子,向前推進二十丈,在離老虎十幾丈處,藏身草叢中悄悄觀察其進餐。原來是一只山羊,估計有百十來斤,肚子已經被撕咬的血肉淋漓,老虎正在啃咬羊腿,吃得津津有味。喬峰終於明白什么叫虎咽狼吞,一直羊腿很快下去了,連骨頭都不吐。

很快,半只羊身沒了,只見老虎站起身形,吊著剩余的半只羊,向遠處行去。

難道是給小老虎留的?抑或是留著自己吃?

喬峰決定遠遠吊著跟下去。

欲知後事如何?且請看下一回。

(求推薦,求收藏,感謝大家支持與鼓勵,我在努力啊。祝大家新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