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2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1292 字 2022-11-22

一番話,竟然說的張超無言以對了。

其實老爹的想法是這個時代人普遍的想法,小農思想,自給自足。他們一生最大的願意,就是能有一些自己的田地,然後努力干活,沒災沒禍,攢點錢,修一孔新窯洞,然後娶個婆姨,生一堆孩子,然後再攢錢,等孩子大了,再給孩子修窯洞,給孩子娶媳婦,那時自己也慢慢老了,開始幫兒子帶孫子......

他們一般都不會離開鄉,更別說縣。就算離長安只有三十里,如果不是做役,可能幾年都不會去一次。就算去個鄉上縣里,他們都會自己背著干糧。要買點鹽巴針線什么的,也肯定是要從家里背點雞蛋土雞或者糧食什么的到集市上換。

老爹這樣的老府兵,南征北戰東征西討過,也算是比較少的見過大世面的人了。

「長安現在還是沒有以前熱鬧。」老爹說的是隋開皇後期和大業前期,那個時候才是長安城真正最繁華熱鬧的時候,天下各地的許多百姓商賈,以及來自西域各地的胡商,都匯聚長安。

「長安以後肯定會越來越熱鬧。」張超望著那巍巍長安道。

隋唐長安城與後世的北宋汴京同樣都非常繁華,非常龐大。但卻又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清明上河圖中的東京,商賈遍地,沿街沿河甚至連橋上也都擺了許多攤鋪。

但在隋唐長安城這種情況卻比較少見,因為隋唐長安城規劃上,是帶有軍事理念的。整個長安城有宮城皇城和外郭城。

外城又有一百零八個坊組成,外郭城不但有高大的城牆,而且就是城區里的各個坊區,也是相對獨立的,有一道道的坊牆和坊門相隔。

此外,隋唐的商鋪也不是沿街設立,相反,街道兩邊是嚴禁開設商鋪的。特別是長安的御街朱雀大街更是如此,別說不能開商鋪,就是街兩邊的房子對著御街開門開窗戶都不行,只有品級極高的那些重臣貴戚,才有資格開個窗。

長安城的商鋪,集中在專門的市場。

有東市和西市兩個商業市場區,因此長安人購物也稱為買東買西,簡稱買東西。後世的買東西正來源於此。

除了東西兩市,這兩個專門的商業區,其它各坊里頂多只有一些小型的生活類店鋪。只有到了中晚唐以後,唐長安城才會慢慢的轉變,那個時候,各個坊區里都開始有了大量商鋪,甚至慢慢形成了各個極有特色的坊區商鋪,比如相鄰東市的平康坊,就是大唐著名的虹燈區娛樂集中地。

其它的一些坊,也形成了如鐵匠加工啊等等特色商業區。

但是在初唐,長安城還是幾乎沿襲著隋大興城的規劃。各個坊區就如同是一艘大船上的一個個水密艙,是嚴格獨立分開的。這樣的好處是便於管理,在大興城建造之前,中國可還沒有過如此龐大的都城。

大興城建造設計之初,就是准備平定天下後,把天下各地的那些前朝的勛貴大族都遷入大興以充實京師,同時釜底抽薪,削弱各地的那些地方勢力,以加強新王朝的統治。

因此大興城設計之初,就是沖著能容納百萬人口,以及萬一發生戰事,就算城門被破,可一百零八坊,每個坊都能成為隔離艙,大大增強防御力,讓長安城能有更強的戰斗力。

一到晚上,不但長安城要宵禁,關閉城門,各個坊門也都要關閉。因此一到晚上,實際上長安城的所有居民,都跟關進了鴿子籠一樣。無故敢半夜在街上閑逛,那可是要吃板子的,弄不好被巡街的軍士砍了,都沒冤可叫。

現在的長安城,還沒有在城北建大明宮,因此整個長安城還是呈一個巨大的方形。

長安城最熱鬧的也就是東西二市,其中東市周邊都是達官貴人皇親國戚居住的坊區,但東市的熱鬧興盛程度卻不如西市。蓋因唐朝有規矩,朝廷視商賈為「賤類」,以工商為未利,嚴禁百官入市。

西市則距大內較遠,周圍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場經營的商品,多是衣、燭、餅、葯等日常生活品。因為西市繁榮,又稱為金市。

西市貨財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

西市的飲食業最為興盛,因此張超他們這一行,目的就是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