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廢奴(2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1655 字 2022-11-22

沒有信用的錢庄,一錢不值。

而什么是信用?

信用就是儲戶在錢庄存了錢,想什么時候過來取錢都能隨時取到。就算是大額錢款,那么也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到。

做不到這點,那么就沒信用。

「你李家錢庄不也經營放貸嗎?你們錢庄賺錢,不就是吸納百姓存款,再拿出來轉借給別人,然後賺中間的差息嗎?」李世民還是覺得李超不願意借錢。

這下,李超就不得不給李世民上一堂經濟課了。

「陛下,我們錢庄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確實,吸儲放貸這是主要營利手段,但是,我們放貸也是很嚴格的。首先,我們必須保證存款准備金,並不是所有的存款都拿來放貸的。」

在現代,銀行的存款准備金一般不高,一般都在十幾個點內。但畢竟現在是唐朝,做金融行業風險還是較大的,資金流動性大,拆借要困難的多。

因此李記錢庄的准備金很高,達到百分之三十。

這意味著,李家吸引一百貫錢,得留下三十貫做准備金,是不能拿去放貸的,這三十貫要預留著隨時給儲戶提取兌現。剩下的七十貫才能拿去放貸。

而錢放出去,也不是馬上就能收回來的,這中間種種,反正很專業,跟李世民三言兩語也說不清楚。

李世民想到李記錢庄借錢,不是不可以。

但李記不可能拿出太多錢款來借給皇帝或者朝廷,尤其是考慮到皇帝或者朝廷借錢,可能風險更大,因此就更不能借出太多了。

李世民越聽臉色越不好看。

「難道朕或者朝廷還會借錢不還?」

「陛下,這不是還不還的問題,而是錢庄經營放貸,自有一套規矩准則。無規矩,不成方圓啊。朝廷要借錢,又不是借三五千貫,甚至不是借三五十萬貫,一借可能就是借幾百萬貫,這么大的款項,李記不可能拿的出來的。真放出這么多錢,李記的金庫都空了,也不要再經營下去了。」

李世民也夾了一顆蠶豆扔嘴里,嚼的很響。

「說來說去,你就是不願意借了,找李家借,你說沒現金。找李記借,你說借不出這么大款項。」

「臣說的都是實情啊。」

李世民給自己倒了一杯酒,「那你說,怎么辦?」

看著皇帝無賴的樣子,李超也很無奈。李世民這人,有時就是這樣的討厭,經常把一些麻煩事,強加到臣子頭上。反正這事情交給你了,你自己想辦法做好。

李超也有點犯難。

朝廷想賺錢,不外乎加稅,或者搞些專賣,做點壟斷生意。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現在朝廷難做的也都做了,增加了兩稅、商稅關稅,加了專賣稅,甚至搞起了鹽茶鐵股份公司發行股票,還超發鹽引茶引,發行鹽債等等。

真是想著辦法摟錢了。

鹽鐵茶酒專賣。

發行鹽引茶引,並且超發部分,組建鹽茶鐵專賣公司,發行股票招募資金。

鑄造金銀銅幣,發行面額貨幣,從中收取鑄幣利潤。

嗯,還與周邊國家開邊市互貿,朝廷直接插手一些交易賺錢,同時也收取關稅交易稅等。

另外朝廷也組建了不少大商團,進行國際和地區貿易,也賺不少錢。

再有,就是朝貢貿易,番邦前來朝貢,送上貢物,朝廷回賜,其實這也是一種貿易。朝廷壟斷了與番人的貿易,不讓普通商人與他們交易,再把這些番人的貢物,轉手賣給商人,賺取利潤。減去朝廷賜給番人的賞賜後,中間還能賺一筆。

此外,朝廷還有一個賺錢的方法,就是合買。

時賤而買,時貴而買,在貨物原產地低價合買,然後再運到其它地方高價售出。甚至是直接把某些貨物壟斷經營。

要說,真的是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可李世民還天天跟他叫窮,李超也是沒法子了。

除非朝廷印紙鈔。

但這玩意,就如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後患無窮,以這時代官員們的操守,以後肯定就跟宋元明三朝一樣,動不動就超發濫發,沒保證金,弄到紙鈔毫無信用,最後成廢紙一樣,害民傷財。

其實如果李世民不是這么急,以李超為朝廷開的這么多財源,用不了幾年,朝廷就能解決赤字問題,再過幾年,就能富起來。

但李世民非要解決赤字啊。

「陛下,不如下道詔書,所有官有的奴隸,賊籍的樂戶、工匠、商人,都可以向朝廷納錢,然後改入良籍。」

奴籍和賤籍、商籍、匠籍這些人,相比普通良籍的百姓來說,社會地位是很低下的,許多地方都受到限制,比如不能參加科舉,不能當官,甚至連兵都不能當。連娶妻生子等,都受到嚴格限制。

李超對於這種制度,其實不太喜歡,如果借這個機會,讓李世民開一道口子,讓這些人有機會脫離賤籍,進入良籍,成為普通平民,這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對於朝廷來說,其實良民增加了,是有好處的。

因為給予那些賤民權力的同時,他們也要向朝廷承擔相應的義務。就好比其實私奴隸,對於朝廷沒有半點作用一樣。因為他們連國家的子民都不算,只是奴隸主的私人財產而已。

不過現在提廢除奴隸制,還有些太早了,但不妨先開道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