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內相(2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1035 字 2022-11-22

如今翰林學士與中書舍人有明確分工,學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將相大臣、宣布大赦、號令征伐等有關軍國大事的詔制,也稱為內制。

中書舍人起草的則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稱為外制。

翰林學士在草擬詔制方面分割了中書舍人之權,而翰林學士承旨,則在參謀密計方面分割宰相之權。

翰林院學士承旨,從二品。翰林學士,正三品。

李世民以這高品級,一下子明確了翰林學士們的重要地位。

中書門下的宰相們,先是被削了兵權,如今又弄出一個內相,也是處心積慮。

承乾坐在那里,看似很認真在聽課,其實是在神游物外。溫氏三雄顏氏三雄是當代大儒,他承認。但他就是覺得這些老儒們,講課有些太干枯了。

聽李超的課,總是很生動。每講到一處,都會有鮮活的例子,會有大數據分析,讓人一目了然,聽了會很信服。

今天,承乾向溫大雅提了一個問題,「就是稅賦,到底是按丁征稅好,還是按財富多少征稅好?」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不簡單。

大唐的基本國策,是均田制。朝廷向百姓均田,更多的百姓分到田地,然後朝廷在此基本上推行租庸調的基本稅制。

租庸調,正是在均田制的基礎上才能實行,因為這個稅制的根本,就是近課丁征稅,且是固定的稅額。這個稅額,正是在課丁均田的田畝數上均來的。

因此,如果均田到位,能一丁百畝田,那課丁每畝田攤到的稅不高。可如果授不足田,那攤到的稅就高,甚至如果沒田,也一樣得納那筆稅。

在兩稅法前,富人們就算田連阡陌,擁有幾千幾萬畝地,他們納的田賦,其實是高限度也是一丁百畝,甚至他們往往還能享受特權,不用納賦。

李超提出兩稅法,則是不管丁口,而是直接以戶為單位,按所擁有的田地數量來征稅,百畝起征。超過的,都按畝數征收,不設上限。田越多,征的越多。

這租庸調和兩稅法,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征稅思路,並且其實是相互矛盾的。

「黎國公,你覺得按丁征稅好,還是按財產征稅好?」

太子再次問道。

溫大雅踱著步,覺得太子提出的問題非常有深度,這是涉及國之根本了。

大唐的基本國策是均田制,有了均田制,才有了租庸調制,甚至府兵制也是在這個均田制上建立起來的。

朝廷在中原不斷的均田授地,中原田地不足,朝廷又大舉移民邊疆,開荒拓地,都是圍繞著這一基本國策的。

但如果算一筆賬,就會發現,均田制很難長久滿足。就如今,大唐都有一千萬戶,擁有五千余萬人口。其中丁男,也有上千萬。哪怕一人一百畝地,其實大唐根本沒這么多地可分。

大唐的土地許多還是掌握在地主豪強們的手里,哪怕可以開發邊疆,也不夠發。

尤其重要的一點,天下一統,日漸承平。沒有戰亂,人口會迅速的增長,而不會減少,以後土地的缺口會越來越大,用不了多久,均田制度就難以為繼,因為無田可授。

均田制如果繼續不下去,那以均田制為根本的租庸調稅制,也就成了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