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2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968 字 2022-11-22

正是因為蒯、蔡兩家的存在,才導致荊州很少有擴張行為,連屬於本州的南陽,也沒當回事。徐州也差不多,陳家沒有蒯家那種權勢,無法完全左右歷任州牧,所以,他們更多的是利用計謀。

徐州的隱患令王羽如有芒刺在背,借助地利之便,徐州方面想給自己搗亂的話,辦法實在太多了。

要知道,陳家父子可是不亞於袁紹的陰謀家!正面的壓力已經足夠大了,兗州也有不穩的跡象,再被這倆人暗中窺視,這仗就徹底沒法打了。

還好,徐州終於有行動了。

徐州使者是個長得頗為儒雅的中年人,盡管只是進門施禮,但雍容之氣盡顯,顯然出自於大富之家。

等這人一開口,王羽更是聽到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心中那塊大石總算是落了地。

「徐州別駕從事糜竺,參見君侯……」

糜竺,徐州最出名的名臣之一。

與陳登父子不同,糜家是沒什么政治地位的商人,雖然很有錢,也算是豪強,但跟真正的世家根本沒法比。

王羽曾向陶謙問及此人,陶謙坦言,他征辟糜竺,一方面是為了平衡州內的勢力,另一方面,純粹是為了錢糧。

來的既然是他,陶謙要釋放出的無疑是善意。

「泰山、徐州互為同盟,君侯用兵青州,徐州本當戮力相助,怎奈境內事故頻發,陶使君也是無暇分身。今特遣竺到此,一來為了拜會君侯,聊補未及接風之憾,二來也是送上粟米十萬斛,略盡綿薄之力。」

糜竺表達的意思跟田楷差不多,只是兩邊的做派和風格卻是大相徑庭。

都是境內有事,田楷坦言與劉虞之爭,糜竺卻是一筆帶過,完全沒有要詳細說明的意思;幽州派的是援軍,徐州送的是糧食。

幽州表達的是要並肩作戰,禍福與共的意圖;徐州則像是盡盡人事,然後就兩不相干的意思。

諸多念頭在心頭一閃而過,待糜竺淡然說完,王羽熱情洋溢的迎了上去:「羽久仰子仲先生大名,原本以為要等到青州事了,去徐州登門拜會,方得一見,不想今日得見尊顏,幸何如哉?」

「君侯……知竺之名?」糜竺被王羽搞了個措手不及,他在徐州有些名望,不過是在生意圈當中,出了徐州,恐怕也只有些行腳商知道他了,誰想到王羽居然擺出了這么熱情的態度。

王羽是誰?名震天下的冠軍侯!

糜竺既受寵若驚,心中更是疑慮叢生,這趟之所以是他來泰山,背後是有很多說法的。王羽若是想通過拉攏自己,來想徐州示好,那可真是錯得離譜。

「聞之久矣。」

「竺在徐州,人微權輕,雖仰慕君侯威儀,但……」糜竺不敢怠慢,連忙出言暗示,免得王羽發現自己沒能力辦事,惱羞成怒。糜家雖然有點家業,可又哪里當得起這位君侯一怒?

王羽笑著擺擺手,道:「與徐州無干,羽有事想與子仲先生相談,嗯,應該算是私事……」

「私事?」糜竺好像有點明白了,這事兒倒是可以商量……「嗯,此事說來話長,待日後再說,先生此次來,陶公可有話帶到?」王羽並不多說,將此節輕輕帶過,問起了正事。

「陶使君有言,」糜竺定了定神,沉聲復述道:「徐州兵微將寡,不堪一戰,加之境內道路不靖,實在派不出援兵,勉強派出來,恐怕也只能拖後腿,所以,還是維持現狀的好。請君侯念在舊日情份,勿以徐州為念,再展神威,一舉平定青州之亂,方為國之大幸也。」

說罷,糜竺看著王羽的眼睛,追問道:「君侯可懂了?」

「陶公用心良苦,羽皆知矣。」

糜竺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陶謙這番話說的有些隱晦,不是他故意要兜圈子,只是不想把徐州的內部擺出來。讓王羽看笑話倒沒什么,問題是萬一走漏了風聲,徐州內部的麻煩就更多了,糜竺自己也會惹上麻煩。因此,王羽能自行領會才是最好的。

卸下了這副擔子,糜竺的態度放開了不少,他正想問問王羽那件私事到底是什么,只聽得外面又是一陣腳步聲響。

跟之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的腳步聲急促了很多,也沉重了很多。

「報……主公,太史將軍回來了。」

「子義回來了?快讓他進來!」王羽一愣神,除了糜竺之外,田楷等人都是大吃一驚。

趁著太史慈還沒進來,糜竺遲疑著問道:「來的……可是突襲都昌,生擒管亥的那位東萊太史慈?」

「正是。」

得到了肯定的答復,糜竺也震驚了,太史慈是一軍主將,這個時候突然趕回來,莫非是……「主公!」

驚疑間,大門猛然被推開,夾帶著一陣冰寒的勁風,太史慈一身塵土血污的闖了進來:「黃巾賊用了妖法,咒死焦使君,繼而揮軍猛攻,在兩日前攻破了臨淄城,如今聲威大振,聚眾近百萬,於破城當日,誓師西征,兵鋒直指萊蕪!」

「什么?」

狂風順著敞開的大門呼嘯而入,即便是太史慈雄偉如山的身影,也絲毫阻擋不了其狂猛的勢頭,吹得門板來回晃動,撞在牆上、門框上,發出了擾人的『咣咣』聲,卻也沒人理會。

眾人都被驚呆了。

在積聚了數月,不,應該說是在數十年的動盪後,青州的風雲終於全面涌動了起來,以任何人都未曾預料的強絕之勢……大風終起,勢如虎吼!

泰山,能否屹立如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