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2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595 字 2022-11-22

刺殺時是要發力的,一邊發力刺殺,一邊向前走,似乎不合常理,但仔細看過就會發現,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刺殺和前進,是分開進行的。

完成刺殺的,只是前三排的矛戈手,後列的士兵會順著前排留下的空隙繼續前進,再次遇敵後,也舉矛前刺,同時將位置讓給後續者。

這樣的戰法,使得羽林軍的攻擊有著很強的連續性,就像是浪潮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而復始,始終在向前推進。

在這種極富壓迫性的戰法的攻擊下,本來就被打得措手不及的兗州軍更是暈頭轉向。

想抵抗,散亂的陣型注定了他們只能各自為戰,又怎么可能抵擋得住陣列而戰的羽林軍?

壯士斷腕,舍棄正接戰的部隊,拉開距離,以求重整旗鼓,也同樣難以實現。羽林軍的戰法壓迫性太強,一波接一波的,連綿不斷,死死的黏住了兗州軍,根本就沒有拉開距離的空隙。

實際上,若不是兗州軍的隊列太密集,讓處在前鋒位置的士兵無法轉身,只能硬著頭皮迎戰,他們恐怕要潰逃了。

拉開的空間,會瞬間被潰兵填滿,進而成為沖陣的先鋒。驅敗兵反卷敵陣,這就是兵法中,珠簾倒卷這個戰法的精髓。

除了戰術上的因素之外,地勢也限制了兗州軍調整的余地。

劉岱選擇的這個位置,向北防御,是很安全的,倒過來,就不那么給力了。在一個河灣之地,擠了三萬大軍的結果就是:沒有縱深。

羽林軍自東而來,南面是被奇襲部隊占領的茌山,北面和西面被大河環繞,只有大河與茌平之間的狹長地帶可以通行。

戰略上沒有縱深,就會四面受敵,很容易被敵人牽制。在戰術上沒有縱深,有再多的兵力,也施展不開。

兗州軍好像成了一大塊糯米,被擠在河灣這個瓦罐之中,被羽林軍這個搗杵持續不斷的錘打著,隨時會變成一塊粘糕,這就是現狀。

「挺住,弟兄們,給我頂住!」

「堅持住,咱們人多,拼人頭也拼死他們了!」

「後面是大河!咱們沒有退路了,背水一戰,只有把敵人打回去,才有活路!」

兗州眾將意識流的指揮仍然在繼續著,不搞意識流也不行,局勢已經一團糟了。前鋒在羽林軍持續的壓迫之下,開始潰散,循著陣列間的縫隙,潰兵卷入了後陣當中,加劇了後陣的混亂。

到處都是兵,可到底是哪個將領麾下的兵,就很難分辨清楚了,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孫武復生,有沒有本事重整隊列,都是個問題,何況軍中並沒有什么名將的兗州軍呢?

倒是有熟讀兵書者想到了背水一戰的典故,然而,這個詞雖然時常被提起,但古往今來,真正背水一戰的戰例,一共也不過兩例罷了。打出這兩個戰例的,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英雄,楚霸王項羽,軍神韓信。

只有這二位蓋世豪傑,才能化腐朽為神奇,將背水之戰打成經典。能力不夠的效仿者,只有被打得滿地找牙的份兒。

眾將的努力,並沒有收到成效,他們甚至都來不及檢驗成果,給了他們雪上加霜的一擊的,是茌山上的敵人。

正如齊成所擔憂的那樣,夜襲部隊全是弓箭手,而且都是十里挑一的壯士。他們一點機會都不打算給兗州軍留,配合著羽林軍的推進,他們將手中的強弓拉滿,憑借著居高臨下之勢,將一波波箭雨送入了兗州軍的軍陣之中。

長弓指向處,無不人仰馬翻,一地哀鴻。

現在的情況就是,劉岱選擇的鐵桶陣,把自己給裝了進去,算是自作孽,不可活的最佳詮釋了。

看看山頂上升起的將旗,再望一眼羽林軍的方陣,劉岱連呻吟的力氣都沒有了。

夜襲的是黃忠,此人擅射,曾經一箭射斷過徐榮的軍旗,帶出來的軍隊擁有為數眾多的神箭手,確實也沒什么可奇怪的。

而於禁的攻勢這么猛,當然也不僅僅是因為兵精,想保持如此強大的攻勢,充足的兵力也是必要的。羽林軍不是分兵作戰,而是全師而來!

王羽麾下的大將雖多,但事實上獨當一面的只有三位,於禁、黃忠都來了,又占了先機,自己吃了敗仗,也沒啥可說的,但問題是……

劉岱在心里惡狠狠的怒吼著:「王羽這個瘋子,為了打敗自己,他連老巢都不要了嗎?天下間,哪有人是這么打仗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