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2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677 字 2022-11-22

換了於禁領軍,很可能會滿足於目前的進度,不會做過多的冒險,但太史慈可不是於禁,既然已經想出了對抗,並覆滅張楊的計策,他就不可能退而求其次,超標完成任務,才是他的風格。

不過,他再怎么積極也沒用,村民怕他,更怕張楊的大軍,他說的話人家根本聽不進去,更別提跟著他打仗了。

正尷尬時,裴元紹湊了上來:「將軍,請借一步說話。」

看到裴元紹,太史慈眼睛頓時一亮,反手一把扯住對方,急吼吼的問道:「老裴,你是黃巾,你應該干過這個,快,給我出出主意。適才他們明明就很凶悍的啊,這會兒怎么就變成這副模樣了?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雖然是黃巾出身,可裴元紹並不是很喜歡這個身份,尤其在他和周倉起了投靠王羽的念頭之後。被招安的義軍,跟正規軍將的待遇肯定不一樣啊,賊軍出身,先天性的就矮人一頭不是?

不過一路相處,他也熟悉太史慈的風格了,知道對方性情豪爽,不拘小節。他現在說自己是黃巾,純粹是出於欣喜,沒有半分輕蔑的意思。

想想也是,黃巾,不正是這個時代,最擅長鼓動人心,揭竿而起的一個組織嗎?讓百姓拿著竹竿木棍對抗漢廷最強大的正規軍都做得到,張楊這點威脅又算得了什么?

其實,裴元紹要說的。本來就是這事兒。這是他難得的立功機會,豈能不好好把握?

「將軍,您的話大體上是沒錯的,之所以起不到破釜沉舟,令百姓背水一戰的效果。主要還是因為他們不是只有奮起對抗這一條路可走,他們還有退路。」

「退路?難道他們還能去投靠張楊不成?張楊會願意接納?」太史慈疑惑道。張楊對百姓不感興趣,他要的只有錢糧而已,百姓投靠過去,頂多也只有少數幾個人能落下實惠,大多數人還是要出人出糧,和先前不會有什么兩樣。

「那倒不是。」裴元紹搖搖頭。胸有成竹的說道:「但他們可以跑啊。」

「跑?跑去哪里?」太史慈的眼睛瞪圓了。

「那可有得數了。」裴元紹扳著手指,一一計數起來:「可以上山躲起來,或者其他郡縣投靠親戚,再或者……」

「這時節。這么多人,躲上山?」太史慈覺得不可思議。外逃避禍的經驗,他也有過,但和現在的情況有明顯的差異。他去遼東有船坐,還有人接應。就這樣,他也只能把老娘留在家里。現在這隆冬時節,跑到山上去,這是要自殺么?

「不,老弱可以留在村子里,留下剛好夠用的口糧,青壯和年輕女子則帶著多數財物上山,時不時的下來看看。張楊再來,頂多也只能把老弱的口糧搶走,到時候山上可以再往下送,只要能熬過冬天,熬到仗打完,他們也就安全了。」

裴元紹用平靜的語氣,描述了一個相當殘酷的可能性,偏偏這個可能性變成現實的幾率相當之大,聽得太史慈都是陣陣發寒。

這樣折騰一通,得死多少人啊?在山上凍死的,在山下餓死的,征糧隊完不成任務,說不定還要泄憤,天知道那些家伙會用什么辦法報復。

「他們寧願這樣,也不肯反抗?那當年張角兄弟到底是如何……」太史慈實在想不通了,打仗的確很危險,但裴元紹說的這些法子,還不是一樣很致命?如果這樣都不肯反抗,當年的黃巾起義又是怎么發生的?

「當年啊,」裴元紹幽幽的嘆息了一聲,輕聲解釋道:「大賢良師准備的時間很長,信眾遍布天下,超過百萬,盡管其中可戰之兵極少,似將軍這樣的勇將和您麾下這些雄武之士,都是絕無僅有,不過,這百萬二字,就足以給人信心了。」

太史慈明白自己錯在哪兒了,自己面對的不是軍人,惡劣的局勢無助於鼓舞斗志,只能起到反效果。鼓舞百姓的斗志,不能用軍中慣用的那種辦法,分析局勢,詮釋戰略這些手段都沒用,最好的辦法是誇大自己的實力,虛張聲勢對自己人也是適用的。

裴元紹突然加重了語氣,目光也帶了一絲凝重之色:「此外,要想辦法斷了他們的後路,這才是最緊要的。」

「要怎么做?」太史慈下意識的追問了一句,繼而循著裴元紹的視線一看,正見對方注視著的是那些大車,他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轉過頭來,他突然深深的感嘆了一聲:「難怪主公常說:術業有專攻,老裴,比武藝軍略,你不如我,比帶人造反,你的本領,勝我百倍啊!此事,就全權委托於你了,好好干,待功成之後,某必在主公面前,為你請功!」

將軍,您這是在誇我嗎?裴元紹翻了個白眼,也只能把這當作是誇獎了。

說來也好笑,自己投效之後,有兩次立功的機會,前一次是與人拼酒,這一次則是重操舊業,帶人造反,跟預想中的披肝瀝血,肝腦塗地那是一點都不沾邊的。不過,只要能立功,管他用的什么法子呢?

對此,裴元紹表現的非常豁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