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2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649 字 2022-11-22

這是人世間最凄涼的場面,也是人世間最壯烈的場面。生命在最後時刻匯成一曲絕唱,任何樂器無法奏鳴,任何曲調無法比擬。

戰斗在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泰山眾寇多半都被慘烈的戰斗所吸引,只有戲志才還保持著旁觀者的冷靜,他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了。

眼前這路民兵的表現,實在有些令人出乎意料。

諸侯軍中也有精銳和雜兵之分,然而,漢朝的軍制雖然敗壞,深厚的基礎卻還在發揮作用,即便是雜兵,也是由裝備較差,訓練度較弱的郡兵組成。

而所謂民兵,在諸侯的軍中是不存在的,唯一能加以對比的,唯有黃巾軍,可即便是黃巾軍,他們的戰力也實在不堪一提。

無論是曾經存在過的,還是依然還在的,在人數相近的情況下,沒有哪路黃巾軍能和官軍發起對攻。唯一的例外只有張角的黃巾力士,但他們的攻勢往往也持續不了太長時間,而且還必須得張角親臨才行。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句名言放在黃巾身上再適合不過。只要官軍能頂住前半刻鍾,接下來,他們自己的就會喪失堅持下去的耐心。他們毫無章法,毫無節奏,甚至自己將自己的隊伍沖亂。屆時只要把握住攻守之間的轉折點,便能輕松收獲豐碩的戰果。

當然,泰山賊比不上諸侯們的精銳部隊,但比起郡兵,卻也不算差了。畢竟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曾經是豪強們的私兵,在中平年間鎮壓黃巾的戰斗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使得黃巾的亂勢始終被控制在青州,卻無法向近鄰的琅琊及徐州滲透。

戲志才已經想明白了。青州的民兵本來就是被收編的黃巾軍,盡管不是最精銳的那部分,但這些人多半也是上過陣,見過血,甚至殺過人的。所以,他們的表現比普通的百姓強很多,甚至比新兵還要強。

可問題不在這里。在眼下正在與泰山賊對攻的這支民兵身上,以往的經驗都無法應用。

雖然他們的隊形依舊凌亂,但攻勢的節奏卻把握得很好,呈現出了明顯的疊浪。一浪接著一浪,此起彼伏,不知疲倦,不知畏懼。不是徹底擊垮敵人,就是自己粉身碎骨。

在波峰浪頂。有面猩紅色的戰旗特別顯眼。所有的攻勢幾乎都是從那面戰旗下發起,所有的掉隊,或沒掉隊的民兵也在努力地向那面戰旗靠近。

從兵家角度來說,那面戰旗既是陣鋒,又起到了陣眼的作用。只要它一刻不倒,民兵們的攻擊便決不停頓!

徐庶!

戲志才眼中厲芒連閃,他知道,不能再讓敵人肆無忌憚的囂張下去了。雖然看到的只有萬人左右的民兵,但青州收編的黃巾足有百萬之眾,就算其中的青壯只有二十萬,徐庶短期內能集結起來的更少於此,那也是很恐怖的一個數字。

陣列而戰沒什么可怕的,可萬一泰山賊的前軍被鑿穿,伏兵或者正趕來助戰的民兵四面攻來,那,今天的勝負可就難以預料了。

「仲台將軍,請你帶人去拔了那桿戰旗,擒賊先擒王。昌將軍,你統領後軍向前壓,頂在前軍身後。敢越過你的戰旗者,無論敵我,殺無赦!」戲志才當即立斷,不能讓這仗打成消耗戰或者爛仗,必須采取果斷措施,將泰山賊寇的優勢發揮出來。

臧霸軍的士兵,個人武藝是遠超民兵的,之所以在陣列戰中壓不倒民兵,一是因為賊兵不擅長這個,同時也是因為青州民兵的組織性比賊兵強很多。

陣型雖然在奔襲的途中就垮了,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對方垮而不散。掉隊的民兵自發的集結起來,中心往往是一些身體有殘疾,或是年齡明顯過大的人。

臧霸等人對此視而不見,但戲志才卻不會,他對青州的了解甚至不在王羽幕府的中低級官員之下,很快就反應過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在平定青州之後,青州軍有過一次裁軍行動,軍中的傷殘士兵和老兵都退了伍,在地方上做起了亭長。包括曹操身邊的多數幕僚在內,關注青州動向的人,都沒把這當回事,只是認為,這是王羽安撫軍心的手段而已。但戲志才一直覺得,事情沒這么簡單。

青州的田土很多,王羽給這些退伍兵的養老土地,完全可以讓他們做個富家翁了,何必又多次一舉的讓他們充任亭長呢?

現在他明白了,這是王羽為了長遠之計作安排呢。

這些老兵個人戰力的確不行了,但行伍經驗和眼光卻都在,平時做亭長,在民間可以累積相當高的威望出來。一旦需要組織民兵作戰,這些人就能將一盤散沙的民兵,凝成一個個小團,然後在主將的調遣下,發揮出遠超己身的力量!

想破局,最好,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破壞敵軍的指揮中樞!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