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2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830 字 2022-11-22

袁術聞訊後,也是破口大罵:「改元不篡位。這是個什么章程?不篡位你改元干嘛呢?光圖個好聽嗎?大丈夫敢作敢當,要當皇帝就當啊。你不當,老子還想……該死的鵬舉小兒。分明就是戲耍於吾!」

和袁術差不多想法的人很多,總之就是各種的不理解。

有和袁術一樣純粹是大罵發泄的,也有人覺得王羽打得是步步為營的主意,先施行新年號,等人們都習以為常了,然後再竊取其他天子的權力,比如加九錫、擺天子儀仗,進公封王,一步步的把天子的權力拿到手里。最後水到渠成,取而代之,是深謀遠慮的辦法。

至於不稱帝的誓言……

都是出來混的,誰還不明白這些啊?發誓歸發誓,發誓是王羽自己的事,將來臣屬勸進,黃袍加身,他還能真的把九五之尊的寶座往外推不成?

只是,沒人能用這個理由堂而皇之的指責王羽。畢竟加九錫什么的還沒發生,一切都是按潛規則的規律推演的。誰公開宣揚這些,能不能傷到王羽還未可知,但自己的陰暗面卻是先要暴露出來的。傷人不成先傷己,這種買賣可不能作。

既無法展開圍攻,也不能口誅筆伐。諸侯們只能將目光投向了長安。

沒辦法用講道理的方式來伸張大義,就只能期待自上而下的壓力了。王羽代天巡守的權力是天子給的,天子當然也能收回去。至少可以下道旨意申斥,責令王羽改正不當之舉。

離得近的諸侯誰也不願意首先招惹王羽,都琢磨著董卓和王羽仇深似海,離得也遠,不怕招致驃騎軍的打擊,下道旨意應該是自然而然的。

可誰也沒想到,董卓也有自己的苦惱。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董卓不怕和驃騎六軍開戰,但他害怕王羽停止與關中的貿易往來。

只有體驗過才知道珍惜,董卓對經濟運作不算一無所知,至少他知道鑄錢是很有賺頭的。但鑄錢過度後的手尾,他就不知道怎么處理了,關中的凋敝和衰敗,倒有一半是因為他鑄錢過頭惹出來的。

是王羽救了他的命。

先是在白波取得安邑大捷和東垣水戰的大勝後,依然維持了撤軍之議,將河東半推半就的送給了董卓,讓董卓換過了最要命的一口氣;然後青州往來的商隊雖然賺了很多錢走,但也極大的緩解了關中搖搖欲墜的經濟危機。

軍民因此看到了生存的希望,董卓又何嘗不是長長的松了口氣?

只要繼續維持目前的狀況,他就能真正的休養生息,完成李儒制訂的擁關山之險,坐觀中原群雄混戰,以待天時了。在初平三年之前,他純粹就是在苟延殘喘呢。

這種時候,他怎么敢去招惹王羽,下旨惹禍?萬一王羽怒了,先停了貿易往來,然後再派遣那個徐庶過來搞風攪雨,這日子可就沒法過了。

別說董卓不敢,就算他一意孤行,西涼眾將也會勸他,好歹先忍上一兩年,等關中局勢穩定了,再動手也不遲啊,現在就翻臉,那不是要兩敗俱傷么?

倒是李儒給董卓出了個主意,他建議董卓,干脆將這個問題推給天子及公卿大臣。也不一定要下旨,只要召開幾場董卓不參與的朝會,在會上天子帶頭,大家一起痛罵王羽幾頓就行了。反正諸侯們要的只是個名義,然後就可以合縱連橫了。

董卓深以為然,開始張羅。

可李儒很快也失望了,他發現朝廷公卿不是一般的聰明,也不是一般的沒骨氣。

董卓的顧忌,大臣們也有,誰也不想失去那條水上生命線,這兩年的苦日子,大伙兒都過夠了。若是有人帶個頭,跟著起哄倒是不妨,可誰敢帶這個頭呢?

惹惱了王羽之後,誰知道那個瘋子會做什么?首倡者,那就是罪魁禍首啊!等到王羽興師問罪,群雄退避的時候,罪魁禍首不被千刀萬剮才怪呢。

不怕王羽的,只有天子自己!

然而,令所有人失望的是,天子本人對此沒有任何不滿。

劉協今年已經十三歲了,有了基本的判斷能力,知道王羽改元的意義。可他不在乎,王羽再怎么壞,還能壞得過董卓了?這個死胖子連父皇的嬪妃都敢往家里搶,連自己的後妃也是說殺就殺,說廢就廢。

人家驃騎將軍改元了不假,可他也立誓不稱帝啊!相對而言,這是何等的赤膽忠心吶!如果自己主動苟責這樣的忠臣,那以後還有人願意做忠臣嗎?朝廷上不只剩下應聲蟲和董卓這樣的壞蛋了嗎?

他一心盼著王羽解救他呢,為此,他可以付出帝位以外的任何代價,又豈會主動向王羽發難?

朝野上下都保持了沉默,諸侯失聲,青州改元之事,就此成了定局。

正是從初平四年開始,天下正式進入了雙年號並行,卻只有一個天子在位的詭異局面。

按照民間約定俗成的叫法,這一年同時被稱為漢初平四年,亦或,新漢開元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