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2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543 字 2022-11-22

「哦?」魏延一愣,轉頭看看,發現諸葛亮一臉神秘笑意中帶了濃濃的贊許之意,而趙雲也是一臉沉思,似乎得到了什么啟示。他愣了片刻,然後心里發急,脫口問道:「這是什么意思?」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諸葛亮微微一笑:「此事亮也權衡了很久,終有一得,不想文遠將軍卻早已經預料到了。」

「孔明已有所得?」張遼吃了一驚,他只是從曹操老謀深算的作風上判斷,可聽諸葛亮這意思,似乎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

「主公雖然平時表現得比較隨便,喜好行險,但在大事上,他卻很少兒戲。若曹操果有調頭東進之意,他不會做出現在這樣的安排。北疆畢竟還有公孫將軍,如果事情鬧大,黑山軍也未必袖手旁觀,一兩年的時間還是能爭取出來的……」

看著一路絕塵,已經跑得看不見影子了的兩個身影,諸葛亮意味深長的說道:「主公先前平徐州是何等的毅然決然,難道他會對曹操的威脅視而不見嗎?文長兄多次提議先西後北,他為何始終不肯答允?」

「單憑這個,就有足夠的理由懷疑,主公是不是已經有所思考了。這些日子議事之際,又時常有人提起袁術,亮這才恍然。」

魏延聽得稀里糊塗,一時顧不得對諸葛亮的看不上眼了,愕然問道:「袁術?他也參與了南陽之戰?」

「那倒不是。只是曹操之計,與他大有相關。各位可還記得,主公在陽人之戰前後的經歷?」

張遼皺皺眉,似懂非懂:「孔明的意思是……」

「因為就發生在家門口,所以荊襄士林對這一戰非常關注,戰前做了不少預測。當時龐德公曾言道:此戰主公縱然獲勝,亦難擴大戰果,若敗,倒是很快就能重整旗鼓。果不其然,陽人之戰後,袁術恐助長主公聲威,在糧草供應上動了手腳,若非主公和徐榮達成一致,戰後得以從容收攏兵馬,繼續對峙下去,結局恐難預料啊。」

諸葛亮的解釋依然不夠直白,但其他三人都很精明,聞弦歌而知雅意,頓時就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了。

「你的意思是說,曹操故意落敗,為的就是避免盟友觀望,逼他們做出選擇?」張遼點點頭,又搖搖頭:「情理上倒是說得通,不過,他又怎能保證盟友不畏難而退?何況,能對董卓造成威脅的盟友,會是……」

「西涼馬騰!」魏延虎軀一震,失聲叫道:「難怪那天主公拿了關中一帶的輿圖出來細看,原來他早就知道了!」

「馬騰?西涼叛軍?他們什么時候和曹操結了盟?」其他人都露出了了然神色,只有張遼疑竇滿腹:「難道他們前次來聯姻,只是為了暗中與曹操結盟?」

不需要回答,下一刻,張遼自己就給出了答案:「原來如此。馬騰要入中原,必須要排除董卓的阻礙,與曹操夾攻關中,形勢極為有利。他想必留了人在關中一帶,密切關注著戰局。對西涼叛軍來說,盟友與敵人兩敗俱傷,是最好的結果,其次就是盟友以自己的失敗,牽制住了敵人的主力……」

諸葛亮接著說道:「雖然還沒有回報,但主公已經責令關中情報網,密切關注此事了,想必很快就會有消息傳來。」

張遼默然點頭,明白王羽為何不但大力支援東郡,而且還不顧一切的吸納流民,很有點要在兗州搞堅壁清野的意思。

短期內,曹操不會攻過來,他要扮豬吃虎呢。等馬騰起兵與董卓激戰,等到兩敗俱傷之際,再暴起突襲,一舉攻克長安,這就是曹操的策略。

若青州現在對曹操發起全面進攻,他肯定會使出焦土戰術,等青州軍的補給線達到極致,再圖謀反擊。反正有馬騰的牽制,他不擔心董卓追著他不放,反倒可以借助青州軍的威脅來迷惑董卓。

所以魏延屢次獻計,王羽一直不肯點頭,他不打算按照對方的套路來,而是揮軍北上,和曹操拼速度。誰能更快的安定後方,就會在未來的兩強爭鋒中占據上風。

這也是為什么王羽會罕見的調動大軍,這是一場純粹的實力比拼,沒有任何花招的。

兩者面對的形勢都很復雜,曹操要先後搞定董卓和馬騰,王羽也要在盟友和敵人之間周旋。現在看起來,曹操選擇的是設謀,瞞天過海,同時欺騙盟友和敵人,以期從中取事。

那么王羽呢?他會如何面對幽州更為復雜的局勢?

解答了一個疑問之後,涌現出來的卻是更多的疑團,張遼陷入了沉思,這場看似分明的兩強之爭,突然之間,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