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2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717 字 2022-11-22

左右雙方已經結下了死仇,不趁著這個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報仇,難道等著對方安定後方之後打過來嗎?徐庶那廝狡猾,在太行山里如魚得水,可等到自己攻入魏郡,他還能繼續躲來躲去嗎?

二人將全部的精力和儲備都投入到了整軍備戰之中,只等王羽的三路大軍徹底離境,就展開對魏郡的猛攻!

相對於中原群雄的暗自慶幸和袁、高二人的決絕,真正直面北征大軍的人,心情就復雜得多了。

走出太行山,進駐冀州西部三郡後,張燕將治所定在了巨鹿。雖然曲梁和邯鄲的地理位置更好,但出於種種考慮。張燕還是下意識的選擇離青州轄地遠一點。倒不是害怕王羽毀諾突襲,張燕只是覺得,離對方太近,可能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事實證明,他的顧慮是很有道理的,發生在公孫軍,讓單經郁悶的那一幕,同樣發生在了黑山軍身上。

開始雙方都在努力建設領地的時候倒是相安無事,等過了一段時間再一看。兩邊的差距已經變得很大了。

張燕雖然也努力的屯田,施行仁政,但他這邊人才太少,連通常意義上的屯田都搞得有些混亂,更別提發展工商什么的。

而青州這邊一切都井井有條。關寧在鄴城主要做的就是搞基礎建設,築路、挖渠、修建堤壩,諸項建設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在秋收之時,成果完全展現出來。

魏郡的平均畝產,比廣平郡高出了三成有余,百姓家中的新增財產。更是比廣平高出近倍!消息傳到巨鹿之後,黑山軍的將領們都傻了眼,原本以為,雙方起步點差不多。自己這邊專心種田,軍中也不乏種田好手,就算比不過青州轄地,差距也只在毫厘之間。

結果。才一年不到,雙方就差了這么多!

張燕坐不住了。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打破自己一手營造的隔閡,向青州將軍府遞了照會,帶著黑山的一眾將校去魏郡考察,想看看差距為何這么大。

黑山軍離高唐很遠,對高唐的繁華只是風聞,並沒當真。而魏郡本來就是冀州最繁華的一個郡國,也是青州第二個重點開發的地點,比起從無到有而起的高唐,鄴城、黎陽、安陽這些大城,展現出來的是相似,乃至猶有過之的風貌。

王羽一手主導的青州風尚,和唐宋時期其實是很接近的,這個時代的人很容易就能接受,不會覺得突兀。

而黑山軍的將校原本都是出身貧寒的草根,起事後也沒過過幾天好日子,在黑山的日子算是最安穩的了,可也不過是窩在山溝里苟延殘喘,哪里見過什么繁華景象?

先前在西三郡自己關起門來搞建設,覺得生活比在山里強了許多,現在到魏郡這么一看,頓時就眼花繚亂,不知身在何方了。

看著街上往來的行人身上鮮亮多樣的服飾,看著街邊鱗次櫛比的商鋪,氣勢十足的住宅和戲院,還有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給的各種新商品,新事物,黑山眾將委屈得大哭一場的心都有了。

自己這些人也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努力了一整年,差距,咋還是這么大呢?

百姓財產增加了一倍?扯淡吧!光是算家里的余糧和錢,或許只是一倍,但考慮到錢能買到的東西和糧能換到的東西,這差距至少也有兩三倍哇!

都是河北的富饒地方,人家驃騎將軍建了一年,地方上繁榮得好似三皇五帝時代的盛世,自己這些人吭哧吭哧的賣了一年傻力氣,把西三郡也搞成了窮山溝……

這,難道就是燕帥說的繼承大賢良師的遺志么?

於是,第二年,也就是青州改元開元的這一年,黑山軍和青州的聯系一下變得頻繁起來。

開始只是一些低級將校三三兩兩的往魏郡跑,後來連王當、孫輕這種大頭目都加入了這個行列,南下休假的人成群結隊,攔都攔不住。特別是白波在魏郡安家之後,王當等人有了很充分理由,去和黃巾同道取經么。

對此,張燕也是有心阻攔,無力實施,事實上,連他自己也產生了動搖。

當初和王羽劃清界限的決定,的確沒參雜什么私心。張燕就是覺得,王羽是在世族和草根之間左右逢源,而黑山軍在河北大戰中出了不少力,完全有機會獨立發展,徹底實現當年大賢良師起事的理想。

結果,事實證明,光有決心是不行的,做事也要講究方法,否則雙方的差距就不可能這么大。

中平四年這一年,他一直都在思考,心情搖擺不定,一時覺得應該堅持初衷到底,一時又覺得向青州靠攏也不是壞事。

直到北征的消息傳出,王羽的一封親筆信擺在了他的案頭,張燕才發覺,抉擇已經迫在眉睫了。

他召集了眾頭目,將王羽的提議展示給了所有人,信上的內容只有一個: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