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1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619 字 2022-11-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

討論的雖然是天下矚目的軍國大事,但整體氣氛並不沉重。無論士氣還是戰力,公孫瓚都占據上風,需要擔心的,也只有戰後的善後工作而已。

當然,戰爭這種事,往往不到最後一刻,永遠也不知道孰勝孰負,幽州戰局同樣存在隱憂。公孫瓚太急了,沒有等兩翼的徐晃和於禁到位就匆匆出兵。

按照王羽的策略,東路的泰山軍,會在確保了漂榆津的安全後,繼續北上至無終城,就地建立防線,徹底切斷烏桓和東部鮮卑的西進之路。

這兩路敵軍若賊心不死,要么和泰山軍硬碰硬,要么只能繞過泰山軍和寬廣的燕山山脈,在草原上兜個大圈,從漁陽甚至上谷進入幽州境內。這樣一來,他們會在路上消耗相當多的時間,無法趕上薊縣的大戰。

中部鮮卑倒是沒辦法用這個方法克制,但只要羽林軍推進到拒馬河,就會對從代郡入境的胡騎造成相當大的威脅,讓他們不敢放手為戰。若勉強發動進攻,很可能會被羽林軍抄掉後路,然後被合圍在燕國這個幽州腹地。

在這個時代,草原的游牧民族最讓人頭疼的從來都不是他們的單兵戰力,而是靈活的機動力,只要限制住他們的行動,不讓三大部族有合流的機會,王羽就有充分的信心,用單獨的一路兵馬,徹底擊潰當面之敵。

胡騎敢來,就這么對付他們,不來的話,王羽就專心消滅劉虞。

從中山之戰的結果來看,帶路黨是很可怕的,要不是有甄家這些地頭蛇幫忙。趙雲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將王門精心構築的防線掃得這么干凈。

沒有劉虞這個名為懷柔,實則通胡的帶路黨,胡虜即使為禍,頂多也只是每年在邊境騷擾幾下,深入漢境這種事,給他們一百個膽子怕也是不敢的。

公孫瓚現在就出兵,顯然太早了些。青州的三路兵馬都沒到位。如果烏桓和東部鮮卑早有准備,決心一戰,急襲而來,很可能趕在徐晃抵達之前,趕到薊縣戰場。

公孫瓚此番興兵。也是存有必得之心,他抽調了安平、渤海、河間等地的全部兵馬,只給駐守右北平的田楷留了八千步卒,其余的部隊全都加入了進攻薊縣的序列。

大軍共計馬步三萬余,其中騎兵高達一萬二,比當初他和袁紹在界橋開戰時還多些。

「公孫將軍先前不是允諾,會等我軍部署完畢。再全面開戰么?怎么突然就興兵北上了呢?」

「不知道,也許還是被子龍、文長二位給刺激到了吧?」

「也難說,他和劉虞相處的時間不長,積怨卻深。想想也是,若是易地而處,誰會不想報仇?」

眾人議論紛紛,對公孫瓚的倉促進兵。大伙都持保留意見,但對其與劉虞的爭執。倒是沒什么質疑的意見。

王羽認為,這是漢朝和後世的中原王朝最大的區別之一。

公孫瓚和劉虞的仇怨,其實很簡單,就是劉虞到了幽州,想掌控大權,用權謀手段籠絡公孫瓚而不得,於是態度很快轉變為強硬。他使用的招數,和後世的文臣非常相似,就是一面給對方掣肘,一面通風報信,試圖借外族的手,鏟除妨礙到自己的硬骨頭。

掣肘的最好辦法,就是切斷糧草供應;通風報信更簡單,只要假以仁義之名,施懷柔之策,就可以很輕易的和異族做些私下里的勾當。

換成明朝、宋朝的武將,被人暗算也無可奈何,要么忍著,要么向文臣苦苦哀求,說些『攔喉一刀,不得不苦』之類的哭訴,希望對方念在同殿為臣的份兒上,給自己和自己的部下一條生路。

可在漢朝,文武之間的平衡尚在,准確說,是武將更占優勢,文臣並沒有掌控軍隊糧餉供應的權利。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投筆從戎的班超並非個例。

三國演義是明代的著作,羅貫中以當代的風氣揣度,覺得劉虞是正義的一方,而在漢朝,劉虞對公孫瓚所做的那些事,也只是在幽州本地,有些雜胡出身的豪強大戶幫忙搖旗吶喊,在中原卻得不到什么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