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1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568 字 2022-11-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

鮮卑人敗了,烏桓人跑了,王羽卻無暇享受勝利的快樂,諸葛亮也很快就把對平北策的熱情收起,將注意力集中在善後事宜上。

現在的幽州,就是個大爛攤子。現在最麻煩的問題是人都沒了,此刻,十室九空,遍地狼藉,偌大的幽州已經成了鬼蜮。

漢民逃的逃,被擄的擄,雜胡也是出於對王羽畏懼,跟著魁頭或蹋頓跑了個精光,四野里只有胡人的散兵游勇在到處流竄。

草原騎兵其實也是烏合之眾,因為他們的將領統率力不足。從狩獵、放牧中積累的經驗,讓他們得以在小規模作戰中,配合無間,表現得游刃有余,但場面一旦放大到萬人規模,部落聯軍就談不上什么默契了,更別提中原兵法最注重的令行禁止。

打順風仗的時候,他們可以仗著悍勇之氣,人人奮勇,一旦局勢不妙,別說本來就威望不足的魁頭,就算是檀石槐復生,也別想統一號令所有部隊,共進共退。

四處游盪的胡騎大多數是被打得分不清東西南北的敗兵,戰敗時天已經黑了,戰場上又非常混亂,很多人都不是跟著大隊逃,而是哪兒人少就往哪兒跑,跑著跑著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兒了。

等天亮後,他們發現已經找不到大部隊,也找不到退回草原的路,在絕望之下,就變得歇斯底里起來,到處搞破壞,以發泄心中的怨憤和恐懼。

另外還有一些是沒得到消息的小部落,他們貪戀中原的舒適條件,將魁頭之前下達的總撤退令當做了耳邊風,認為連赫赫有名的白馬將軍都被打垮了,中原已經沒人能威脅到自己了。等到從敗兵口中得知大事不妙時,青州軍的圍剿已經全面展開,於是他們也只能和敗兵一樣到處流竄逃亡。

對付這些人的是太史慈,他對這事比較有經驗,當初王羽打敗青州黃巾,得到自己的第一塊基業時,負責剿匪的就是他。

比起當初的山賊土匪,胡騎更凶悍,機動力也更高,但因為他們不認路,倒是比當年的山賊好對付得多——後者會利用地勢防守或隱遁,找起來難,找到了也不容易打,對追剿者的耐心是極大的考驗。

太史慈和搭檔魏延都是勇猛有余,耐心有限的主兒,這個任務也是正對了他倆的胃口,做得興致盎然。

清剿殘余,屬於善後工作,同時也是未來那一系列大型動作的前奏。在王羽的平北策中,大部分物資雖然都來自中原,但做為連接中原和草原的樞紐,幽州的繁榮度也是很重要的。

海運再怎么便利,也沒辦法直通草原,而且這時代的海船運量有限,也不可能無限制的運那些價值相對較低的商品,比如糧食。如果幽州本地就有出產,當然比從青州運節省很多。

此外就是修路、修運河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了。

幽州自古被視為苦寒之地,一方面是因為這里的冬天時間既長且冷,另一方面,就是這里的安全性太差,太危險。但若能排除這些因素,幽州的土地和水利條件還是挺不錯的。特別是漂榆津一帶。

從地圖上來看,王羽覺得那個渡口應該屬於後世的天津區域,現在卻是個水網縱橫,不遜於江南水鄉的好地方。

如果在合適的位置開鑿一兩條運河,這個港口幾乎可以連通幽州全境,不但便利了交通,對灌溉土地也會起到極大的作用。

想完成這些構想的前提,自然是要有足夠的人手和錢糧。

錢糧好說,擠一擠總會有的,但人卻很麻煩。盡管王羽的威望很高,在領內的宣傳也很有力度,但華夏人對家鄉以外的地方,卻有著根深蒂固的排斥。

就像是船隊東渡之後,開辟出的三韓、倭島的殖民地,明明就是很好的機會,但普通民眾對此卻沒多少熱情,只有那些最膽大的商人們樂於前往。

到現在,從倭國開采的白銀已經開始向中原輸送,但卻引不起多少人的艷羨。王羽命令情報系統打探了一番,得到的反饋讓他很有些哭笑不得,人們都覺得,現在的生活已經不錯了,沒必要冒著風險,又背井離鄉的去賺那個外快。

難怪後世有人說,在大航海時代最容易出頭的,不是王公貴族、學者科學家,而是那些無業者、破產者、流氓、罪犯什么的。他們唯一所長的,就是膽魄而已。

對很多中原百姓來說,幽州只怕也不比三韓強多少,在沒有大批流民的情況下,王羽認為自己沒辦法在幽州復制青州的奇跡。

他總不能硬逼百姓移民幽州吧?

他只能指望趙雲那邊了,在沐汪帶給趙雲的那個錦囊中,王羽下達的命令是讓趙雲不用理會鮮卑主力,只要盡量奪回漢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