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2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929 字 2022-11-22

即便如此,在王羽做出決策之前,他也未曾想過,海運竟然能為數萬人的軍隊輸送補給,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都不到的水手替代了民夫,船只替代了車馬牲畜。打造出了一條更快,消耗更小的生命線。

現在,更先進的理念來了。

聽話聽音,主公的意思顯然是在說。公孫度雖然僻處遼東,但始終惦記著來中原爭雄,甚至還為此做出了海上運兵。萬里長途奔襲的准備!

這是諸葛亮從前絕對無法想象的一件事,但現在看看。還真有這種可能,至少技術上是行得通的。他甚至都找不到理由為公孫度開脫。早在王羽入主青州之前,公孫度就曾派遣官吏和少量兵員渡海,在東萊設立了營州。

以實際情況而論,若是中原大戰正酣時,青州調動全部力量與曹、孫鏖戰,公孫度悄然渡海而來,在利津一帶登陸,三千精騎奇襲高唐,成功的幾率可不是一般的高。

高唐之盛,倚仗的本就是河、海之利,因為處在青州腹地,王羽建城時用的又是開放式的風格,在平時還好,戰時的防御可說是幾近於無,就像這次北征一樣。

而將軍府中,卻從來沒人提過,要針對這方面做出布置,可以說是個巨大的盲點,連向來以思維縝密而著稱的諸葛亮自己都不例外。

這個不算是疏忽的疏忽,讓諸葛亮汗流浹背,心中暗叫僥幸,同時又在懷疑,公孫度只是有這個能力,未必能想到這么做,就算真有這個概念,只怕也是很模糊的。他那些准備,很多都是在主公入主青州之前就開始進行的,完全不能說是針對青州。

那么,主公到底是如何料事在先的?

王羽神秘一笑,不解釋了。

不是他不想解釋,而是他沒辦法解釋。歷史上關於公孫度的記載不多,王羽只記住了兩件事。

第一件是發生在曹操在幽州斬殺袁譚,展開東征,追擊袁尚之前,老曹曾以高官厚祿招撫公孫度。當時曹操已經擊敗了袁紹、袁術、劉備、呂布等諸多強敵,江東小霸王孫策也死了,只剩下荊州和西蜀等地尚未臣服,形勢非常有利,按說招撫也就是走個形式罷了。

結果,他送去的印綬被公孫度直接扔到了倉庫里。

更有甚者,在拒絕了曹操的招撫之後,公孫度還擬定了一個計劃,他認為曹操遠征在外,鄴城空虛,他想以一萬騎兵,三萬步卒突襲鄴城,切斷曹操歸路,進而奪取天下。

王羽所以能記住這兩件事,是因為看書的時候他覺得很可笑,赤壁之戰前的曹操多牛啊,打敗了那么多高手,區區公孫度也敢妄想與之爭鋒,這不是螂臂擋車么?

況且,公孫度的計劃從軍事常識看來,也很扯淡。

曹操在遠征不假,但他的大軍就在幽州,一方面阻斷了遼東和鄴城之間的道路,另外他離鄴城的距離也比公孫度近,這還談什么突襲?

等真正接觸到公孫度和遼東,王羽才恍然大悟,原來早在三國時代,華夏就已經有人策劃著來一場逆轉戰略態勢的登陸戰,借助海上優勢,在敵後開辟第二戰場了。

驚嘆之余,公孫度在他心中的地位,也一下子就超過了劉備、袁術,成為了和曹、孫、董比肩的心腹大患。

歷史上,公孫度在拒絕曹操招撫後的同年,便因病去世了,所以他的桀驁和突襲計劃都變成了千古笑談。但歷史上曹操打到幽州,是在建安年間,現在卻還只是中平五年,離過公孫度病死還遠著呢。

這才是王羽不顧時間上的耽擱,也一定要徹底解決遼東問題的原因。這些理由當然不足以為外人道,好在王羽是主公,也不需要事事都向手下交待清楚。

諸葛亮眉頭皺著,但心理上卻接受了王羽前面的解釋。

斂財有術卻不喜奢華,這本身就是野心勃勃的明證。

曾經有位皇帝,問立了大功的功臣,說愛卿立了這么大的功勞,寡人該如何賞賜你呢?那功臣回答說:臣只愛良田豪宅美女,請陛下多多賞賜。皇帝一聽,樂了,也放心,覺得這是個好同志,沒有造反的嫌疑。

這就是所謂的功臣自污,是保命的不二良方。

反過來,這要是公孫度,那就完了。皇帝一瞅,這貨這么能賺錢,還把錢都花在部隊裝備和海軍身上了,這不是要造反是啥呢?

從這個角度來解釋青州和遼東的關系,倒也說得過去。

「不過,您為談判做的准備,似乎太……不靠譜了吧?」思來想去,諸葛亮還是沒忍住,終於是吐了個槽。

如果說王羽在戰略層面對遼東算是如臨大敵,鄭重以對,在兩個月前開始就做的談判准備,就只能用亂七八糟來形容了。反正諸葛亮是看不出,王羽准備的那些東西,到底對說服野心勃勃的公孫度有什么幫助。

「天機不可泄露,」王羽神秘兮兮的一笑,道:「孔明,你就等著瞧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