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1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2591 字 2022-11-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

「早聽說青州這新政有特異處,卻一直無暇深究,今日一見,果然處處奇異,讓人摸不著頭腦啊。」

「公達說的是,別的不提,就單說這鑄錢一事吧,其他人鑄錢,無非是為了斂財,銅貨經過鑄煉,變成五銖錢,價值憑空陡漲近倍,若是在鑄造過程中在夾雜些手腳,盈利更多。便如那董仲穎當年一般,鑄錢者都是唯恐不能將錢花出去,可青州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宜怪哉乎?」

「稅制也極為古怪,古之明君都以輕徭薄賦為賢,偏這王羽反其道而行之。說他不顧及名聲吧,他從前也沒少有沽名釣譽之舉,但明面上的稅賦便已是六成,豈能不讓人望而生畏?」

「要程某說來,青州最讓人難以理解的還是這尚武制度,多方回報都是異口同聲,說青州男丁五日一操,民間不禁對外私斗,各式兵器也不禁決,戰事若起,或可得一時便利,但這又豈是長治久安之道?這不是飲鴆止渴么?」

「總之,怪異之處頗多,互相之間又不無矛盾,讓人莫衷一是,難於分辨啊。若說這些政令沒道理,偏生青州如此興旺,已經完全超過了太平之時,若說有道理,這道理又在何處呢?」

馬岱對洛陽方面的猜測並不完全准確,曹操這樣的梟雄,當然不會對盟友毫無保留,但提供的情報模棱兩可,自相矛盾,卻不是曹操本身的錯。當他在鍾繇的提醒下,終於開始正視王羽這個對手時,便很快陷入了困惑和茫然之中。

青州新政中,違背常理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曹操的幕府中,盡有當世大才,郭嘉、荀彧等人自不必說。拿下長安後,新加入的荀攸、鍾繇等人也都是一時之選,他本以為。就算青州新政真有什么詭異之處,在這一干大才眼中也是無所遁形。

剛開始的時候。確如曹操所想,眾人集思廣益,將青州新政中的優劣之處一一指摘出來,但這些都是流於表面的東西,等到真正深入研究進去之後,這幫大才們也碰壁了。

單就那鑄幣之事來說,眾人就出現了相當大的分歧。

程昱認為。青州之所以不大肆推廣鑄幣,是因為青州的三種錢幣都是成色十足,而王羽手中金銀有限,沒辦法將攤子全面鋪開。非不欲實不能也。

但鍾繇卻認為,如果只是這么淺顯的原因,王羽大可另外設法,比如削減錢幣的金銀用量,或是直接鑄造五銖錢。而不是搞出這么個半吊子的局面出來。他認為王羽此舉,大有深意。

兩人的觀點各有其道理,但誰也說服不了誰,其他人也沒有忙著幫腔,而是各有自己的思考。

青州的這項舉措。對青州的興旺肯定是有促進作用的,沒好處的事誰會干呢?現在的問題是,大家完全看不出這好處到底在哪里。

荀攸心細,倒是指出一條,說青州的開元通寶的兌換率比五銖錢要高很多,達到了一枚銅幣可以兌換十枚五銖錢的誇張比率!

這里說的是五銖錢,而不是董卓造的小錢,後者那就純粹是坑爹的玩意,就是有個形狀,連字都沒印上去,分量比五銖錢輕了好幾倍不說,里面還摻了一大半鉛。

關中物價陡漲,一度高達幾萬,甚至幾十萬錢一石,其實主要還是董胖子不懂經濟,亂發錢幣惹的禍。形象點來說,就是貨幣超發,通貨膨脹了。

青州新政中的貨幣法規,最讓人不解的就在這里了,貨幣超發,是統治者斂財最為快捷的方式,王羽煞費苦心的搞出了一堆新貨幣,卻不全面對外發行,而是只在青州內部流通,這不是奇哉怪也么?

荀攸指出的這個疑點不是沒有道理,他認為青州蓄意拉高新舊錢幣的比率,以此來謀取超額利潤。

結果,他的提議剛說完,就被小他十幾歲的叔叔荀彧給否掉了。

「公達此言未必沒有道理,只是青州對錢幣外流是采取嚴格限制措施的,而兌換所的來回兌換比率並沒有異同,拿了一萬五銖錢入境,換得一千枚開元通寶,出來的時候照樣能換成一萬五銖錢,一來一去,並無損失啊。」荀彧攤攤手,反問道。

「這……」荀攸說不出道理了,他雖然滿腹經綸,通曉古今,但對經濟,准確說應該是金融方面的問題哪有什么了解?這也是這個儒家子弟的通病,看不起商賈和工匠,當然對這些人沒有足夠的了解。

如果說青州表面禁止開元通寶流通,暗地里以提高後比率發售,倒是附和陰謀論,可問題是,開元通寶雖然在青州轄內隨處可見,但流諸於外的卻是極少。

商人都是有分辨力的,開元通寶雖然做工比五銖錢更精細,成色也足,但其價值頂多也只和三五枚五銖錢相當,十枚,那是怎么也不可能比得上的。

去青州進貨倒是無妨,反正就是換了一種錢幣,貨物還是那個價格,頂多也就是青州本地人顯得更富裕一些,但那也是羨慕不來的。

若有人把開元通寶攜帶出來,那就大大不妥了,青州人認這個,但外面的可不認,還不如以貨易貨來的劃算呢。

所以,除了少量錢幣被一些存了其他心思的人私下攜帶出來之外,開元通寶只在青州本土有流通,除此之外,就連張燕的西三郡和從前的幽州轄地都沒有——黑山軍倒是願意用,可惜青州那邊不肯松口,最後也只能作罷。

如果王羽想靠抬高錢幣價值來賺錢,他就不應該限制的這么嚴格,而其他地方也確實找不到開元通寶的蹤跡。荀攸指出的問題或許是有深意的,但肯定不是如他所說一般。

「如果先不去考慮其因果,單純討論應對之策的話,仿造會不會有些效果?」郭嘉突然開口道。

「仿造?」包括一直皺眉聆聽的曹操在內,眾人的眼睛都是一亮。

造假錢,這是早在西漢時代就存在的事例了,當時是朝廷鑄五銖錢。外面的親王們偷偷仿制,來分潤朝廷的利益。漢廷對此當然深惡痛絕,但利益驅動人心。即便是皇帝,對此也無可奈何。大規模的仿制固然沒有,但小打小鬧的行為卻是屢禁不止。

因為都是劉家自己的血脈,即便是漢武帝這樣的雄主,到最後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反正肉都是爛在鍋里了不是?

現在青州和洛陽方面是沒有統轄關系的,只要能傷害敵人的辦法都是好策略,自可無所不用其極。開元通寶的表面價值高於實際價值。只要能大規模仿制,並將其拿到青州流通,一方面可以分得青州繁榮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破壞青州的經濟秩序。正是一舉兩得的辦法。

曹操清清嗓子,就要發表看法,想著先確定一項議題的基調下來,省得千頭萬緒的,搞得大家無所適從。可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有人長嘆一聲:「辦法雖好,只怕很難成功。」

抬眼看時,卻見說話的是董昭。

「公仁之前一直在河內,兩地接壤。對青州的了解想必更多?」曹操沉聲說道。

董昭之前在張楊帳中效力,但暗地里早就和曹操眉來眼去了。在北疆大戰期間,張楊和呂布就頻繁接觸,眼看著離河內易幟不遠了。特別是在居庸大戰和張遼東征之後,張楊動搖得尤為厲害。

董昭是個聰明人,見勸不了,干脆就專職當個卧底,偶爾出使的時候,將河內的情況,以及張楊與濮陽的往來一並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