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2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872 字 2022-11-22

騎兵可以在很大范圍上機動,即便青州方面動員主力部隊來追擊,也追不到,最適合沿途牽制,為整體戰局爭取時間了。

曹操當然知道青州的騎兵更強,但他練兵練了這么久,也不覺得虎豹騎的差距太大,即便得知前方戰況不利後,他也很能沉得住氣。做出了承受一定損失的心理准備。

隨著青州軍投入的力量越來越大,虎豹騎的損失也是越來越讓曹操難以承受。

為了扭轉頹勢。他不但一直在調整戰術,而且還精心策劃了這樣一場伏擊戰。就指望著能把場面扳回來一些,結果居然是一場慘敗,一戰的傷亡超過了四百!這叫他如何能不發怒?

在十萬人規模的大戰中,四百騎兵微不足道,可這其中的意義卻非同尋常。八百豹騎伏擊五百疾風,結果卻是大敗虧輸,損失近百!這意味著什么?如果參戰兩隊人馬的規模擴大十倍,結果也是一樣的話,那不就意味著虎豹騎在風火騎兵面前不堪一擊嗎?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這一仗他沒動用關中降軍,他的嫡系部隊軍心畢竟更穩,即便慘敗若此,也不會發生動搖。可若是降軍就麻煩了,那可是一幫被蛇咬過,吃過虧的,一旦勾起他們在洛陽時的痛苦回憶,整支大軍都有可能士氣低迷,甚至崩潰啊。

曹操越想越氣。看著李通更是惱火,他揮揮手,冷喝一聲:「來人……」就打算讓人把這個廢物拖出去砍了。什么江汝豪傑?自己真是瞎了眼啊!

「主公息怒!」荀彧見勢不妙,趕忙出聲求情:「如今大戰在即。正是用人之際,斬殺大將,恐非吉兆吶!」

曹營中戰將如雲。死一個李通倒是沒什么。問題是,李通的身份不一般。他是率眾來投,家族在江汝一帶影響力很大。如果就這么殺了。很可能會引起汝南人心動盪,亂子倒是不會有,但再來投奔的豪族肯定會變得很少。

荀彧在曹軍,差不多相當於田豐在青州的地位,純粹的軍務,他很少干預,但在政務、人事方面,卻隱隱為眾臣之首,他一開口,其他人自然也不能站著看戲,程昱、滿寵等人紛紛出列,齊聲附和道:「請主公三思!」

曹操當然知道殺了李通會引起不良後果,可他這口惡氣著實咽不下去,況且這一場敗仗的影響很大,使得他挑起騎兵戰這個舉動籠罩上了一層螂臂擋車,可笑不自量的意味,不是一般的窩火啊。

但眾臣的面子也不能不給,他鐵青著臉不說話,荀彧眾人也不好再說,一時間,場面卻是僵住了。

「此敗倒也未必是壞事……」

就在這時,有人語出驚人,連跪在地上,心如死灰的李通都抬頭去看,想知道是哪個愣頭青大放厥詞,打算和自己同赴黃泉,一起上路么?結果這一看,他愣住了,發話的是軍師郭嘉,怎么也不可能用愣頭青來形容的一個人。

「奉孝有話不妨直說。」一聽這話,曹操當即勃然色變,但看到郭嘉,他還是勉力壓下怒火,但語氣中的怫然意味,也是不加掩飾了。

郭嘉從容答道:「主公不妨將開戰到今日的經過詳細記錄,一式兩份分送西河、宛陵,且看馬、孫二位將軍如何判斷。馬將軍思慮周全,孫將軍豪勇無雙,想必不會令主公失望的。」

「奉孝至於不無道理。」曹操微微頷首,幕僚們也是互相對著眼色,都在同伴眼中看到了激賞神色。

兩路盟軍主事的都不是短視之人,不會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只要看到這封信,就明白兗州這邊是怎樣一個緊張的態勢了。即便孫策還有怨氣,也不可能罔顧大局。

當然,這么做很丟臉,但當年韓信尚且能受胯下之辱,主公乃是一代梟雄,豈會糾結於這點小節?這還不算,郭嘉還把孫策和馬騰的性格給算進去了。

馬騰遲遲沒發動,是因為見識過青州的實力之後,擔心自己損失太大,等著曹操吸引王羽的火力呢。而孫策遲遲不肯北上,一方面是擔心青州的海船,同樣也是因為吃了敗仗,覺得丟臉,在生悶氣。

現在曹操自曝其丑,也算是變向的道歉了,周瑜那么聰明的人,肯定會以此做解釋,來消除孫策心中的芥蒂。等到並州、江淮兩大戰場都發動起來,自己這邊的壓力自然銳減,再進行主力決戰,風險就沒那么大了。

主公心里面肯定還是會不爽,畢竟他精心練就,做為針鋒相對的殺手鐧——虎豹騎,遠未能達到他的期望,還是沒能找到克制青州鐵騎的有效辦法。但青州的騎兵再多,也就一萬多人,在這種席卷天下,參戰人數高達百萬的大戰中,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嗎?

只要仗最終打贏了,還怕史家粉飾不了今天的窘態么?這是詐敗么,是誘敵啊,是為了最終獲勝付出的些許代價而已!

這些話當然不能攤開來說,但曹營眾幕僚也都是名動一方的名士、智者,用暗示的方式勸慰主公哪還算什么難事?一時間眾說紛紛,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一仗是打贏了,而非大敗虧輸呢。

「也罷。」曹操當然不會這么簡單就被說迷糊了,但他需要的也就是有個台階下,不至於面子上太難看:「至於文達你……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拉下去打二十軍棍,以正吾軍中法度,你可服氣?」

李通伏地大哭,信誓旦旦的說道:「主公寬宏大量,末將慚愧無地,感激涕零,日後定當誓死報效,以報主公隆恩!」(未完待續。。)</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