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四樁大事(2 / 2)

看碧成朱 江薇 1561 字 2022-11-22

劉嬤嬤睜大眼睛,不敢相信地看著她。

「劉媽媽,你在我身邊時日雖短,但是處事有條不絮,進退得體,著實難得,我也舍不得你。只是今日事出突然,我一時想不到辦法護你周全……你出府後,就先住到秀芝家里,我每月會給你銀兩生活的,你且安心地帶好冬哥兒。過些日子,我再另外想辦法安置你,如何?」

劉嬤嬤回過神來,喜出望外,伏在地上磕頭如搗蒜,說:「謝謝姑娘,謝謝姑娘,姑娘的大恩大德,我一輩子記著。」

阮碧示意秀芝扶起她,說:「我估摸過會兒就有人來找你,你且先去收拾下,體體面面地出去。」

劉嬤嬤咬著唇,老淚縱橫,說不出話來,只是使勁地點著頭。一會兒,扯出手絹仔細地抹干凈臉,把冬哥兒叫進來,讓他給阮碧磕了幾個頭,這才退了下去。

秀芝也感動不已,拿出手絹抹抹眼角,說:「姑娘,你對我們真是太好了。」

阮碧莞爾一笑,說:「我餓壞了,快把飯送上來。」

她確實愛惜劉嬤嬤的進退得體,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原因,是想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在玉虛觀,她研究過大周律法,自己是沒有資格立女戶的,不過劉嬤嬤是現成的寡婦戶,老家又有房子,萬一將來自己無路可退,還可以利用一下。雖然晉王一再強調,能夠護她周全,不過阮碧還是沒有膽量將命運徹底地交給他,所以下意識地准備一條退路。後來的事實證明,若非這條退路,她差點就無路可走。

果然,一會兒大夫人派小丫鬟過來叫劉嬤嬤過去。

稍晚,這樁事有了結果。

羅山寫了休書,劉嬤嬤原是承他的情在府里做事,如此一來,自然不能再做下去了,當天傍晚帶著冬哥兒離開了阮府。至於阮碧踢羅大嫂心窩一腳,出乎所有看熱鬧者的意料,大夫人居然只是派人斥責了一句——打打殺殺不是大家閨秀的作派,便揭過了。下人們議論紛紛,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千萬不能招惹五姑娘。

這樁事只在府里熱鬧一天,大家的心思便被京城里連著發生的幾樁大事吸引了。

第一樁是沈相早朝遇刺。據說當時天剛蒙蒙亮,街上行人寥寥。沈相乘轎子離開相府,剛到朱雀門,就有刺客從頭而降,漫天劍影飛舞,眼看著人頭就要落地,一箭飛了過來——原來晉王帶著一干侍衛經過。

離著沈老夫人遇刺不到一個月,沈相又遇刺,官家雷霆大怒,把開封府尹罵個狗血淋漓,勒令他一個月破案,結果開封府尹嚇壞了,回到家就上表請辭。官家又特別撥禁軍三十人給沈相隨行護衛,不過沈相婉言謝絕了,用的是唐朝李衛公的例子和他的一番話:「在具瞻之地,自有國容;居無事之時,何勞武備。」又表示願意以一身鮮血重肅朝綱,如此慷慨大義,如此鐵骨崢嶸,朝野交口稱贊,紛紛說,得此賢相是大周之幸,是社稷之福。官家也深以為然,一天之內,三次下詔賞賜,什么金銀財寶、古玩書畫、綾羅綢緞,一車一車地從宮里搬到沈府里,更是加封他為太子太傅,顯赫之至,無人能及。

第二樁是韓王府里的一名小吏上疏告韓王私制龍袍,意圖謀反。不過很快便查明,該名小吏因為挨了韓王幾句斥責,心懷不滿,虛詞誣陷。官家下旨,菜市腰斬,若再有誣告,一律照此辦理。此外,還親自到韓王府探視,一起飲酒作樂,以示叔侄友愛,素無嫌隙。

第三樁是官家終於下旨,御去趙將軍西北軍統帥一職,由右將軍接替,另封他為魯國公,加封為太子太保,位列三公之一。京城百姓們都很羨慕,覺得趙家又升官發財了,看來生個女兒也不賴,若是當上皇後,一樣雞犬升天。不過奇怪的是,明明加官進爵的是趙家,卻有大量的京官去延平侯府遞貼子送禮物。

第四樁相比前三樁,顯得不是那么正經,卻是廣大走卒販夫喜聞樂見的。

說的是幾個紈絝弟子,在紅葉庵附近的楓樹林里游玩,忽然見到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從庵里出來,匆匆登上一輛普通的青幔馬車,雖是驚鴻一瞥,但她體態風流、眉目如畫,卻深深地烙在幾個紈絝的心里,令他們神魂顛倒。於是他們便騎上馬,一路追著這輛馬車,一直到京西阮府,跟門房打聽,才知道是阮府的四姑娘。其中一個紈絝回到家里,便得了相思病,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念叨著「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國與傾城?佳人難再得。」另一個則整天念叨著:「恨不相逢未娶時。」

茶館的說書人根據這樁事,編了《楓林遇仙記》,把一段兒女溫柔情懷演繹成人仙殊途生死戀,說得如歌如泣,聽者無不涕泗縱橫。阮四姑娘的名號也隨之傳開了,甚至還傳到官家耳朵里,他在操心沈相遇刺和韓王私制龍袍這兩樁事之余,想了又想,總覺得好象聽誰提過阮四姑娘。

至於見到阮四姑娘的那幾個紈絝弟子究竟是誰,有人說是杜尚書的兒子,也有人說是東平侯府的潘舜美,還有人說是定國公府的顧小白……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