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玩死你不是目的,樂趣才是重要地」(1 / 2)

西北之王 投票推薦 2658 字 2022-11-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西北之王最新章節!

安西驅逐法國公使,與法國斷絕外交關系並且扣留了多達兩百一十三名法國駐安西外交人員的消息一經傳出,整個世界立即炸開了。

美國,《紐約時報》社論言:法國人的愚蠢行為,使其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倒在安西帝國稱霸歐洲路上的目標,

〖日〗本,《櫻hua日報》社評說:互相尊重是國際外交領域中,一個國家與國家之間交往中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在這一點上,法國人既然選擇承認,他們所作所為便無可原諒,

面對安西那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法國人居然敢去做出如此不理智、

甚至完全可以用愚蠢至極的事情來,唐朝總統做出斷絕外交關系、扣押使團成員的選擇,也是迫於無奈而又不得不為的

德國,《柏林晨報》社論講:侵犯他國領導人的**,這比侵犯一個普通自然人的**更加不能容忍。法國人看似是在意圖利用唐朝總統家事做文章、妄圖制造其家庭不睦、激起其家庭內部斗爭。

實際上,法國〖真〗實的日的應該是想要利用這件事情,來破壞安西和整個歐洲現有的、來之不易的和平、和諧與穩定局面。在這個層次上,是更加不可容忍、不可原諒的

一旦事件進一步發展,法國人不肯承認錯誤並做出補償。做為歐洲聯盟組織常任理事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常任理事國的德意志帝國」

有義務隨時做好准備,與我們的盟友一起打入法國去、懲罰那些卑鄙、

無恥到了極點的小丑

沒有一個固家,選擇讓其最大媒體、可以代表官方〖言〗論的媒體發表文章來支持法國。相反的,國際輿論上,是一致地對法國譴責、全面性地對安西和唐朝表示同情與支持。

當唐朝看完這些報道後,腦袋里卻是另外一個想法:狗日的法國人將老子的情報機關全都掀了個底朝天,你們現在支持我,其實不也他媽媽的有些幸災樂禍的想法嗎?從這次的曝光事件後,老子的情報機構主要負責人,你們不費吹灰之力便全都知道是何許人也了要我打法國」德國人有德國人的利益和目的。在歐洲大陸上,西班牙從英倫戰役之後,已經開始全面接受安西開出的各種條件,在全面地、高速地按照唐朝的希望向華族大移民為主、一系列「親密無間」合作為輔方向去急進著。

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過去也曾經稱霸世界一時的葡萄牙,也畏於北約組織、尤其是安西的軍事強大而加入到了北約組織和歐聯中來。那個國家也在效法西班牙,在於安西進行高效地「全面合作」。

英倫四個國家,愛爾蘭堅定擁護安西在北約和歐聯中每一個決定,對德國人卻並不是事事言聽計從。蘇格蘭、威爾士,也是如此」

他們更多支持的是安西而非德國。

只有丘吉爾領導的那個英格蘭,游走於歐洲雙雄之間。其實即便丘吉爾不說,也做得很巧妙,其〖真〗實目的無非就是游刃之間取大利、意圖來日復興大英帝國而已。

意大利、匈牙利、奧地利,最近這些天來的北約和歐聯會議上,馮玉祥和顧維鈞反饋回來的情況看是堅定地在唯德國馬首是瞻。也怪不得他們,誰讓他們的國土大半與德國相鄰。在從前和現在的許多事情上,德國是他們的利益最大支撐點呢?

但是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三個國家的附庸,使得德國人最近以來進一步爭逐歐聯與北約主導權的舉動變得頻繁許多。

波羅的海國家,在英倫戰役之後」得利最大的是丹麥。八十多萬英軍,那就是八十多萬精壯的勞動力。這對於一個只有九百萬人口的小國家來說,那是什么樣的財富不言而喻。

唐朝主張之下,丹麥與北約其他國家簽署的各種條約規定,使得久久未得到過開發的格陵蘭群島,現在變成了一個高速發展中的礦產、

能源重要新興產業基地。

依照各國之間的約定,格陵蘭開發上的收益」兩成歸北約、兩成歸歐聯、一成歸安西、一成歸德國。其他各國,分配其他的兩成利益。

剩余的兩成,將全部歸丹麥政府。

八十萬人,只按一個人一個月創造三華元的利益,那么一個月就將產生兩百四十萬華元的經濟利益。一年下來」至少要超過三千萬華元。

英軍戰俘沒有成為丹麥人的負擔,反成了讓那個一年財政結余也就相當於三千萬華元的國家,多出了一個相當於其全年結余兩成價值的新財政增長點。

所以,從英倫戰役結束後,無論是在北約還是在歐聯,丹麥正對安西趨之若鶩、步步緊隨。可以說,丹麥按照此時的情況發展下去,很可能將會成為第三個西班牙。

在英倫戰役中,兵員損失最慘重的挪威、瑞典、荷蘭和芬蘭四個國家,唐朝主張之下他們分走了另外的六十萬英軍戰俘。在安西大裁軍計劃出籠後」馮玉祥又對那四個國家進行一輪訪問,促使那四個國家沒有重新招募新兵、重組一些在英倫戰役中被打沒了的軍隊建制。

這樣一來」戰俘充實其國家勞動力基礎,軍隊不增加、保持平衡也自然而然減少了四個國家的軍費開支。

荷蘭首相曾經在一次講話時,對他的國民公開說過:唐朝不只是安西的唐朝,更是歐洲的唐朝。因為他的英明決策,讓我們的國家福利政策可以得以高效展開和推行……

國與國之間利益永遠是第一位。而唐朝和安西給那四個國家的,不只是經濟利益,更有國家體制略作改變後的政策上的智囊性建議、更有真正利於其國家發展的長久規劃性建兒,

正是這些原因,唐朝很清楚地從最近歐聯和北約會議上的情況看得出。稱霸歐洲的第一步、控制波羅的海的計劃已經成功。波羅的海五國,全如丹麥一般已成安西新的、遠比德國更加牢固的盟友。

德國想要爭逐歐洲第一,身後又意大利、匈牙利和奧地利,這是一般性的見解。更深層次的,還是楊永泰的觀察讓唐朝最終確定。

希臘、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於德國、意大利相鄰的巴爾干國家,現在明里不公開擁護安西、也不公開支持德國。但是從多邊貿易、到國家體系再到國防軍事上,那些國家更多開始依賴於德國。

一個國家如累過於依賴另外一個國家,那么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依賴於他國的那個國家,必然會站到他所依賴的那個國家一邊去。這一點,決定了巴爾干國家肯定在幕後也成為德國敢於站出來爭奪歐洲老大的某種承諾。

再觀土耳其,地處亞歐交界的那個國家,因為其北部直接面臨安西、東部直接與馬福祥控制的伊拉克和其他那些已將唐朝視為m拉先知的a拉伯國家半邊環伺著。雖然其西面是清一色德國支持者,但土耳其近來的表現卻與丘吉爾那個英格蘭很是相似。

縱觀歐洲整體大局,美國那邊又加拿大挾制、〖日〗本現在對上了一個由安全權利扶持的澳大利亞新政府。那兩個國家態度如何,唐朝並不是真的會很在乎。

既然德固說要打,那么也就是說明德國人想要通過法國人這次的愚蠢在北約滅掉法國之後,從利益上來與唐朝和安西進行新的爭奪了。

他想爭奪,唐朝卻不會給他這個機會:打下來,不能完全受我控制的,老子才不繼續給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