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戴高樂崛起(中)(補更3)(2 / 2)

西北之王 投票推薦 1623 字 2022-11-22

可惜,貝當畢竟還是個軍人,他即使有了一些政客的能力,也還是遠遠不足夠的。

就在他下達斷絕戴高樂軍需供應的同時,盟軍、西線的佛朗哥與東線的蒙哥馬利,卻將大批的軍用物資送到了戴高樂那里。接著,佛朗哥與蒙巴頓,加上蒙哥馬利,竟然跟著戴高樂一起對德軍發起了猛烈的反擊作戰。

三天,又是短短三天的時間,法蘭西大地上的戰局竟然出現了驚天大逆轉。蒙哥馬利軍團北上反擊,三天推進二百四十公里。佛朗哥軍團發起攻擊後,曼施坦因竟然只是稍稍抵抗,便連繼後退了三百二十公里。

戴高樂和他的第四軍呢?這三天里更是創造了又一次以少勝多的奇跡。七十二小時連續對德軍發起反擊猛攻,第四軍向北推進了整整三百六十公里。而古德里安,竟然也一反常態只是稍做抵抗以後,立即撤軍……

這是怎么了?一向高調沖鋒的德國人,怎么會在戴高樂出現在戰場以後,突然變得異常脆弱了呢?貝當想不明白,連阿方索十三世和丘吉爾也想不明白,德國人這是怎么了。

但是很快,唐朝便將答案拋了出來:最近一個月,由於安西與西亞國家共同的伙伴國家美利堅正在與日本人在太平洋上進行大規模空戰、海戰,所需燃料十分巨大。安西也好、西亞各國也罷,生產能力有限。所以,對德國為首的軸心四國再次減少了成品油輸出配額。

哦,原來如此!德國人燃料跟不上了,有再多的戰車那不也都只能當鋼鐵炮台、矗立在原地不能機動作戰了嗎!

貝當似乎明白了,關鍵時刻,唐朝選擇了這樣一個美國與日本打消耗戰的關鍵時刻讓戴高樂帶著部隊返回法國。其背後,一定還是有很深的政治目的的。

一向看不起政客的貝當,其實早在幾年前便曾經在一次私人聚會上,指責過唐朝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軍人、更像是一個軍事與政治兩手都很硬的怪物。

這樣一個怪物,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讓戴高樂回到法國。而且一回來,就接連取得了兩場大勝利!這意味著什么?貝當似乎感覺到了,戴高樂看上去是他的一把利刃、唐朝送給法國人民的一把利刃。實際上,卻是他個人總統生涯的催命符……

法國總統、三軍總司令,權利在手。貝當不屑於政客,但在這樣一種微妙的時刻,他也不得不玩弄起政客的伎倆來。他要干嘛呢?他竟然突然下了一道更加讓全世界吃驚不已的命令:因戴高樂違抗軍令、免除戴高樂第四軍軍長職務,以中獎軍銜滾回他的新8師去當師長……

可憐的貝當、可笑的貝當,您是老糊塗了嗎?

當唐朝得知這個消息後,一點動怒的意思都沒有。相反,倒是感覺到貝當既可笑、又可憐。可笑什么呢?可笑的是,他竟然敢在國際社會都高度關注兩戰全部大捷的戴高樂時,下令撤人家的職。這無疑,是讓其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渴望盡早得到秘密協定中相關利益的英國和西班牙人反對他的起因。

可憐的是,一旦英國、西班牙從支持變為反對貝當,安西根本什么都不需要做,他貝當都只能成為一個悲催的無助者。

事實,很快證明了唐朝的想法是無誤的。

就在貝當兵下令將戴高樂撤職的當天,蒙哥馬利、佛朗哥、蒙巴頓三大猛將同時致電兩國國王、首相。

他們異口同聲地高喊:是戴高樂將軍創造了我們反擊戰勝利的最佳時機,法國總統不該撤他的職,反而應該嘉獎。如果不嘉獎,我們也都不再繼續幫他們打德國人了……

這下好玩了是吧?法國總統撤了一個軍長的職務,竟然引來了盟友國家的強烈不滿。但是還不夠,唐朝天生就是個喜歡把事情搞大的人。

就在丘吉爾、阿方索十三世迫於前方將士壓力,正式向貝當施行外交壓力的時候。唐朝也出手了,讓宋子文站了出去。干嘛呢?先是質疑下貝當抵抗侵略的意志,旋即宣布因美國成品油需求量進一步增大,安西堅守戰爭平衡原則,也減少對法國的成品油供應。

好嘛!如果說丘吉爾與阿方索十三世還是通過外交手段,玩叫喊那一套的話。唐朝這招,完全就是直接揮拳頭、砸得你貝當老老實實地不敢再對戴高樂玩打擊那一套。(未完待續。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