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美國裂痕印第安納(下)(1 / 2)

西北之王 投票推薦 1597 字 2022-11-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西北之王最新章節!

商族人到達美洲有兩種可能:一是乘船渡太平洋,二是經北亞過白令海峽到北美洲,再南下。免費電子書下載美洲各地與中國有關的文物都分布於太平洋沿岸,這是航渡太平洋的結果。

如果從陸上分散開來,不一定仍要沿太洋沿岸移動,美洲各地秦漢的銅錢,文字,雕像等說明當時中國人到美洲不是個別的行動。

《漢書.東夷傳》:「倭國東四千余里,有裸國,裸國東南有黑齒國,船行一年可至也。」黑齒國為少昊後裔,在中美洲。《漢書》的記載證實航渡美洲在漢代已是可行的。

《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其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底之谷,其下底,名曰歸墟。」大壑,湯谷在中美洲,在渤海以東,說明戰國時代中國人知道中美洲的方位。

《山海經》多處記載少昊時已有竹舟,到商代航海是有物質基礎的。《中華祖先拓荒美洲》分析了有關殷末25萬軍民渡海去美洲的細節問題。

地位顯要的攸侯喜突然在中國消失,而美洲印第安人流傳著《侯喜王歌》。歌中記敘了侯喜率領二十五族歷盡萬難終於抵達美洲的事跡。

甲骨文「舟」字是一段剖開的竹子,原產中國的涕竹在本土失蹤,卻在美洲生長至今。墨西哥西海岸出土的距今3000多年的陶器上,刻有二十多個「舟」字,即二十五族會師時留下的盟書。

25萬人集體遠走他鄉,絕非易事。但是,他們來到了中美洲,在這里會盟。如果會盟是事實。那么對於目的地是明確的,「舟」字表達了他們對劫後余生的感恩,就和許多民族對葫蘆--昆侖的感情相似。

夏商周斷代工程認武王伐紂在西元前1046年1月20日,江曉原先生求得克商日為西元前1044年1月9日可靠。

考古也證實,武王伐紂在西元前1040年代是可信的。殷人東渡應在西元前1044年年初,到達中美洲已是下一個冬天。

《侯喜王歌》有「天國再建冬復春」,表明他們是在冬天到達美洲的。《漢書》說「船行一年可至也」在商末是同樣能實現的。

其實,現在能夠證明印地安人是商人後裔的證據越來越多,出土的陶片,雕塑還有龍的圖騰。瑪雅人心目中的天國是在西北方。方向感很精確。

殷人並不是一個同質體,晚期的殷人才逐漸融合成一個民族,而東遷的殷人可能在融合未完成之前遷徙走的。

後一點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是這樣,對漢語言起源的研究將會產生極大的沖擊,我們的語言史可能要改寫了。

漢語言學家進一步比較研究印第安語。其中最重要的證據,就是他在奧爾梅克文明及其鄰區文化中搜集到三百多個類似於中國古文字的刻畫符號。

這些符號經大陸一些知名考古學家和古文字學家鑒定,認為和中國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在大陸考古遺址發現這些符號,一定會認為是中國商周時期的甲骨文。

這些與甲骨文類似的奧爾梅克符號,不僅有農業方面的,如禾、田、木、天、日、雨、水、樹苗等文字,還有祭祀、巫術方面的文字。與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數字和卦畫等符號非常類似。

考古學家俞偉超在給許輝的信中寫道:這個文化和中國的商文化,在人種上是一致的;許多藝術品的圖案,又有那麽多的相似之處;你找出的那麽多的符號,同甲骨文竟然如此接近;

而且在年代上,兩者還可以銜接起來。另外,奧爾梅克文明的陶器、玉器、石雕和宗教儀式,都與中國的商周文明極為相似。

中美洲出土的陶器造型、紋飾符號、拉坯技術、鏤空方法,均與中國古代陶器和制陶工藝相同。奧爾梅克文明的玉器崇拜、石器上的多種紋飾,玉器上的神徽、圖騰和符號,與中國先秦時期的內容很相似。

奧爾梅克巫教中也有中國的結繩記事、天圓地方、四色四方等觀念。奧爾梅克人也像中國古人那樣。用朱砂祭祀,用玉求雨,以獸首人身符為神徽,以神社、神廟、神壇祭祖,以雄具顯威和驅鬼邪。以玉圭立牌位,築陵造墓。

奧爾梅克的殉生祭祖方法,與中國的商周如出一轍。哈佛大學學者提出,早在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亞洲移民和探險家就到達美洲,使大陸的宗.教、藝術、天文、建築蓬勃發展,形成美洲歷史上的第一個文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