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世界格局在改變,一切盡在計劃中(2 / 2)

地區的和平穩定、地區的防務協同和共同打擊非正義帝國主義者暫時被唐朝主導著確定為北約的最高宗旨。

在北約組織的選舉時,癌症病情得到了控制的馮玉祥,成為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國際秘書處處長,也由唐朝力主的段祺瑞出任。顧維鈞則在第一次北約國家外長會議上,被公推為北大西洋理事會理事長。

防務計劃委員會的『主席』,則被德國的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海軍元帥,以其出『色』的戰略規劃能力和戰術指揮能力,在得到唐朝支持後出任。

如此一來,安西與德國,成為北約組織真正的主導雙雄。德國在許多方面,業已依賴於安西,所以實際上沒有分走唐朝在北約上的控制權、反而加上了一道雙保險......

采用了白崇禧、何應欽和陳濟棠三人聯合提出的「虎口奪食」計劃的蔣介石,在這三個月中徹底明白了,原來整個大西南唐朝真是如胡漢民等人猜測的那樣、是故意扔給他的。

上百萬里的西南兩省和陝西,蔣介石的三路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除馬占山的四個旅在陝西一路阻擊,讓蔣介石在三個月內付出了十八萬人的損失才全部占領了陝西全境。在雲南和四川,完全見不到任何一支共和軍的正規部隊與他的**作戰。[]西北之王398

所有抵制**進入雲南和四川的,都是不願意跟隨唐朝西遷的少數民族武裝和大地主、大家族『性』質的游擊隊。唐朝雖然暫時放棄強制遷這些人西去,卻在臨走時將大批淘汰下來、遠比**先進的輕型武器全部半價賣給了這些游擊隊。

這一結果,直接導致在安西國內建設經過建國到一九二七年年底的五個月時間內走入正軌、開始高速運轉時。

蔣介石卻一面要面對中原久戰難決的大戰,一面還要不停的調遣兵力、平定雲南、四川,後來竟然發展到貴州也出現大規模的游擊隊抵抗**。同時,他還一路調派大小新軍閥,圍著江西與湖南邊境地區和江西、福建、湖南三省交界地區展開對赤黨武裝的大圍剿。

戰爭,打的不只只是人。尤其是當蔣介石陸續地英式制式化、美式制式化改造其部隊裝備後,更加需要強大的財富才可能支撐。

於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按照唐朝的預料出現了。安西,唐朝的手上在一九二七年後三個月時間里,每個月成倍的增長著可隨時調用的國庫資金。南京,蔣介石是開始四處舉債。今天找日本人、明天找美國,後天居然想到了找自顧不暇中的英國人舉債打內戰。

沒有令唐朝因這個「舍孩子套狼」計劃揪心的是,蔣介石曾經想過將原本已經收回的海關控制權、國內鐵路經營權、內河航道管理權拿去與美國、日本換取資金上的支持。然而每次都被顧維鈞奉了唐朝的命令,將其那樣的想法按死在萌芽狀態之中。

三個月來,中原大戰依舊在持續。唐朝放棄三省,讓交戰的四方都在楊永泰的一次出席國會時講話後明白了。唐朝志不在中原、而在大天下。共和軍不會真回到中原來逐鹿,因為他們的目標已經確定為「稱霸歐洲、爭霸世界……看明白唐朝的決策是這樣的以後,張作霖瘋狂地進行戰爭時期大掠奪『性』征兵,三個月中卻只陸續的征到了三十萬新兵投入到內戰之中。他這樣一橫征暴斂,直接導致先是從吉林、遼寧兩省出現大批的「逃役『潮』」,幾百萬人越境逃進了安西。

緊接著,山東、河北乃至北京和天津的許多百姓,也紛紛跑進了張作霖被迫允許唐朝保留的天津安西租界中。爾後,轉乘安西客輪、商船,甚至許多人花了大價錢鑽進安西商人的貨船逃入安西......

由上海轉任駐天津總領事的曾世成,三個月時間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一面安排從奉系軍閥控制下國土上跑來投奔的同胞們前往安西。另外一面,也在接近年底前,開始安排從孫傳芳、閻錫山地牌上逃避兵役跑出來的同胞們前往安西定居。

好好的一個副外長,在一次於唐朝通話中玩笑似的一句抱怨後,竟然真的被楊永泰提名成為第五名民政部副部長。而且,蔣方震為了讓他更好地協助同胞「逃離中原」,在國防委員會十三次常務會議上,力主讓駐天津高級武官變成了陸軍中將......

四大軍閥,面對大批百姓「逃出中原」的情況,完全沒有任何有效的促使。結果就是,當時間到了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時,蔣介石的軍隊從最高峰一百七十四萬人銳減到了一百二十萬人。

與他相同,張作霖的一百零二萬、閻錫山的九十八萬、孫傳芳的六十四萬,也幾乎都是越拉壯丁兵越少。原因只有一個,他們控制的地區內,幾乎戶戶無男丁。直接導致的結果,自然是生產嚴重滯後、財政進一步吃緊......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