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小餅(2 / 2)

超品公子 想見江南 1528 字 2022-11-22

這日一早,吃罷早飯,薛向便在書桌前,再度翻閱起了文章,不為檢查詞句,純是搜尋錯別字,丁校長發指示了,為鍛煉學員嚴謹學問之精神,錯別字多寡也納入最後的論文評分,錯別字達三個以上,論文判末。

此政一出,整個廳干進修班怨聲載道,薛老三真正無語了,奈何權操人手,一日為學員,一日就得圍著丁校長的指揮棒轉。

又快速翻閱了一遍,找出個「的」,改為了「地」,薛老三無語了,找錯字都快找神經了,找出來心里不舒坦,找不出來心里更不舒坦。

這不,搜尋到一個,他又緊趕著翻第二遍。第二遍沒翻完,薛老三心頭火起,砰的一聲,將書往桌上一拍,不伺候了。

他想透了,丁世群折騰出這么個濫政,無非刷刷存在感,顯示權威,他也聽說了,這位最近張羅著外調呢,正需要央校立威。

左右不過一陣風,不信真到結業的當口,學校真會這么摳字眼兒,央校到底不是誰家一言堂。

想透了,薛老三也就不難心了,抬手看了看表,估摸著送報紙的應該來過了,起身行到門口,打開緊挨著大門的報信箱,果然里面躺著幾份報紙。

《人報》、《新日》是薛老三必讀的幾份報紙,多年來已成習慣,如無意外,每天上班前,都會完成讀報任務。

方打開報紙,薛老三便嚇了一跳,兩份報紙毫無例外地都以巨大版幅報到著同一件事——四中全會的勝利召開。

薛老三狠狠拍了下額頭,他竟忘了關注這次盛會,當然了,之所以忘了關注,實在是關於這場大會,能做的,他都在會前做了,只剩了靜等結果。

現在結果出來了,有預料之中的,也有出乎預料的。

四中全會的主要任務,和歷史上沒什么區別,還是主討論人事布局,重點是新老交替。

全會有大量的老同志退下來,最出彩的是在會上傳達了安老爺子轉交中央的辭職信,反響強烈。

最引人注目的政局變化,沒出乎薛向意料之外,除了四位早早定下的首長當選外,費綸同志,光真同志,安在海,盡數當選。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職務上的變化,費綸同志擔任了國務副,倒還正常,光真同志沒以總工主席的身份兼任明珠一號入局,依舊擔任明珠一號,最令薛向詫異的是,安在海擔任了京城一號,由此入局。

整個歷史簡直面目全非,薛向簡直措手不及。

須知京城,明珠作為共和國城市中的老大老二,兩個城市的一號,卻是要在兩年後,才可能以明珠一號,京城一號這個職務本身入局。

換句話說,眼下的京城一號和明珠一號的份量還不夠政局的格,不是後世四大城市首腦齊齊入局的年月。

歷史面目全非,薛向唯一能肯定是光真同志的總工主席,肯定是受安在海拖累失去的,他兩以相同的身份入局,怕是上層有意形成此番模板。

腦子轉了轉,薛向也就釋然了,他薛老三都混到央校學習了,大伯都成了軍方重臣了,高度地參與到了整個國家的zz生活了,還奢望不打斷原來歷史的進程,這不是小兒囈語么?

想清了緣由,薛向也就不糾結了,此刻,他實在也顧不得糾結這些細枝末節,安大書記的情況有些不妙。

「安大書記這一屁股又坐在火爐上嘍!」薛向掩卷長嘆。

他忽然有些後悔硬推安在海上位了,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罷了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也許歷史轉道也說不定。」

薛老三強自將這股不安壓下去,繼續朝後翻開,最後,全部注意力投射到中委、候補中委名單上了。

雖然不是大換屆,但因著政局變動極大,連鎖反應之下,中委和候補中委,變化也是不小。

大餡餅有限,各大派系的注意力反而更會落在小餡餅上,兩年後就是大博弈了,提前布局,才是國手。

名單很長,薛向一眼便挑中了幾處亮眼的。

仔細數了數,時國忠在中委員的排名竟然進了前五,猶記得上次還在三十名開外,崛起之勢已成。

宋恨日也前進了十多名,看來接安在海的班,出任閩南一號,已不可避免;

郝昭進了候補中委,這位由正廳至副部,才不過兩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