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黑頭公(上)(2 / 2)

上品寒士 賊道三痴 1321 字 2022-11-23

桓溫展信一看,目視陳操之,說道:「沈勁欲渡江去淮南依附桓野王——」

陳操之道:「懇請大司馬挽留之。」

桓溫略一凝思,道:「陳掾代我去追沈勁回來,就說我答應為他表奏朝廷解除其不得為仕的禁錮。」命值日兵曹陪同陳操之前去。

陳操之道:「屬下想請謝幼度與我一起去追沈勁回來。」

桓溫道:「好,回來即向我復命。」

陳操之回到鳳凰山寓所,謝玄還在等著他,聽罷陳操之所言,當即帶了幾名隨身武弁,與值日兵曹及其軍士六人,還有陳操之和冉盛,騎馬出姑孰城南門,沿姑孰溪往西追去,沈勁一行是准備渡江去淮南的。

下弦月如鉤,星光淡淡,姑孰溪畔夜氣里彌漫著草木的清香,馬蹄雜沓驚懾群蛙,待眾人馳過後才敢稀稀落落呱鳴。

軍士引路,陳操之、謝玄往西北方向追出十余里,在江心島畔追上了正扎營歇息的沈勁及其千余部眾,這千余部眾都是沈氏故舊部曲,願意追隨沈勁為國效力,無奈沈勁得不到官職,這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眾部曲都覺得前途渺茫,北行之路難免悲愴,這時得知桓大司馬答應解除沈勁不得出仕的禁錮,皆是大喜,歡聲雷動,沈勁又知這是因為陳操之、謝玄力薦,對陳、謝二人大為感激,當即率眾回姑孰。

沈勁四十多歲,身量中等,體格健壯,神情沉毅果敢,目光略顯陰郁,策馬與陳操之、謝玄並行,說些行伍兵法之事,言語不多,很有見地。

沈勁對近兩年江左年輕一輩聲名最盛的陳操之甚感驚訝,聽謝掾與傅兵曹言下之意,是陳操之一力懇求桓大司馬才有這樣的結果,沈勁與陳操之素昧平生,陳操之肯如此仗義相助,實為可貴,而且桓大司馬肯納陳操之之言,這也是奇事,畢竟陳操之是初到軍府,而且錢唐陳氏亦無根基。

然而從江畔回到姑孰城外,短短半個多時辰,沈勁就明白桓溫為什么會如此器重陳操之了,陳操之不但容止絕佳,見識亦非凡,對北地局勢了若指掌,有著高瞻遠矚的洞見,沈勁自愧不如。

這時天已薄明,陳操之、謝玄、沈勁徑去大將軍府候見桓大司馬,桓溫命侍者傳話,讓陳操之等人俱去歇息,午後來見。

謝玄、沈勁便一同到陳操之寓所,新雇的廚娘很賣力,趕緊端上熱氣騰騰的豆粥,謝玄笑問:「子重宴客,豆粥亦是咄嗟即辦,何也?」

陳操之笑道:「適逢其時也。」

沈勁不明白謝玄與陳操之所言何意,謝玄便把昨日陳操之與郝隆的辯難細細說與沈勁聽,沈勁大笑,又聽謝玄轉述陳操之在桓大司馬面前稱贊他沈勁少有節操、有勇有謀、有大將之才,因刑家之後而飽受冷遇的沈勁頓時熱淚盈眶,卻也沒說什么感激的言語,心里回盪著千年前管仲說過的兩句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陳操之也。」

午後,陳操之與謝玄、沈勁去將軍府拜見桓大司馬,王坦之亦在座,桓溫對沈勁好言撫慰了幾句,便命謝玄執筆,代他向朝廷上書,表沈勁才干和忠心,請求解除沈勁不能仕進的禁錮,並以沈勁補七品冠軍長史,助冠軍將軍陳祐守洛陽。

桓溫所上表章,朝廷很少駁回,桓溫既說要奏請朝廷以沈勁補冠軍長史之職,那就等於已經實授,沈勁大喜,長跪謝恩。

桓溫又對王坦之言明請辭錄尚書事一職,並將遣使入建康向輔政大司徒司馬昱說明此事。

次日上午,桓溫率文武僚屬恭送帝使王坦之歸建康,在白紵山下拱手道別,王坦之六月間也將入西府任長史,屆時「盛德絕倫郗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都將歸於桓溫帳下,又有袁宏、周楚、謝玄、陳操之諸人,西府可謂人才濟濟。

西府無戰事,幕僚亦清閑,姑孰城絕非外人所想象的軍紀整肅、每日操練的景象,軍府幕僚並不直接領兵,他們只是向桓溫負責,參謀軍務、備顧問應對,至於練兵自有各級將佐執行,有些得過且過的幕僚在軍府更是等於是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