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決戰幽雲(七)(2 / 2)

耶律德光沒有料到中原百姓如此難制,不斷損兵折將,被迫退出了中原,他在回軍路上,總結出兩條經驗,一是對於漢地,不能縱兵擄掠,否則眾多漢人造反,遼軍實在難以支撐;二是必須要由漢官來統治漢民。

這兩條經驗催生了以後遼國的南、北面官制,「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幽州以南地三關三鎮,全部是用漢兵漢將。

大軍圍城之後,趙匡胤並不急於進攻,他命人把勸降書射進了寧州城。

寧州城內絕大多數是漢民,此時距離石敬塘割讓幽雲十六州不過二十多年,眾多漢民仍然是一顆紅心兩種准備,契丹人的統治並不穩定。

寧州寧將王洪雖是漢人,身穿契丹人的傳統服飾,長袍左衽,圓領窄袖,腰間束帶。下穿長褲,褲在靴筒之內,契丹人和漢人接觸時間很長,不少契丹人以穿漢服為榮,王洪這一身行頭穿起來,比契丹人還要契丹人。

由於是守城,並不需要沖鋒陷陣,他就只穿了一件皮甲。接到勸降信,他不斷地掂量,一時難以決斷,在王洪心目中,大遼和大周沒有區別,關鍵是看那邊更強。

第二天,王洪正在城牆下的軍營里呼呼大睡,忽聽城牆上鼓聲、叫聲大作。他提起長槍,幾步就竄上了城牆,只見漕運河上帆牆如林,沿河西岸兵馬如蟻,王洪沒有想到大周軍隊如此眾多。看了一會,對著親衛喊道:「快給我拿漢服出來。」

親衛飛一般地朝城牆下跑去,不一會,就取過一套衣服。王洪脫下契丹軍服,對親衛道:「把衣服拿下去放好,別弄臟了。」換上漢服,王洪悄悄地對身邊的副將道:「周軍勢大,不如投降吧。」副將是王洪地心腹,跟隨王洪時間已很久了,他看著王洪換上漢裝,已猜到了他的心思。就道:「我們本是中國人,現在是重歸故國,正是順應了民心。」

寧州全城有九里長,全城守軍不過三千人,站在城牆上稀稀拉拉,而且大周軍隊來得突然,城牆上地防務也極不完善,檑木、石塊等戰具在匆忙間也沒有備齊。

王洪已有很久沒有穿中原衣服了。契丹人的衣服要比漢服相對窄一些。中原衣服初初上身,王洪只覺得渾身不自在。他左扭右扯了一會,感覺才稍好一點,他觀察了一會周軍地陣勢,對副將道:「讓全城青壯年全部上城,拿上木棍或其他稱手的武器,不要讓周軍瞧輕了。」

副將跟隨王洪多年,素知王洪多智,聽到如此安排,腦筋轉了幾轉,就料到這是為了以後投降增加些份量,就樂呵呵地下了城牆。

柴榮身穿銀色鎧甲,在侯大勇、李繼勛等眾將的簇擁之下,來到了寧州城下。柴榮觀察了一會城牆的防務,對緊跟在身邊的侯大勇道:「城牆上不過三四千人,安能擋得住大軍一擊。」正在說話間,只聽得城頭鼓點一陣緊似一陣,城牆人頭攢動,竟有上萬人之多。

侯大勇視力極好,他抑望城牆,在人頭不斷增加的時候,發現城頭越來越多地是沒有衣甲的老百姓。在侯大勇地模糊的記憶中,柴榮北伐可以說是兵不血刃就奪取了幽州北面諸鎮,沒有遇到特別激烈的抵抗,但是,眼前的寧州城,守軍似乎准備進行堅決的抵抗。

「難道,歷史又發生了改變?」正在胡思,趙匡胤「潑喇喇」提馬過來。

「守將王洪是員漢將,這廝膽小如鼠,鐵騎軍到達寧州之後,就一直高掛免戰牌,任憑軍士們百般辱罵,就是不出來交戰。」

趙匡胤身材壯實,頭盔下是一張神采奕奕的國字臉,並未下馬,在馬上向柴榮行了一個干脆地軍禮。在朝堂上,趙匡胤總是恭敬謙和,而此時一身戎裝,威風凜凜,八面威風。正顯英雄本色。

柴榮一臉輕松,他用馬鞭指著城牆道:「趙將軍,此戰是北伐第一仗,只許勝不許敗,你有何良策?」

趙匡胤胸有成竹地一笑,道:「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攻城之法,為不得已,這寧州城不過數千守軍,面對十萬大周禁軍,想要守住九里長的城牆,根本是痴人說夢,臣在德州之時,聽聞這寧州守將王洪為人極為狡滑,並不是一員敢打硬仗地猛將,他如此之舉,就如商人一樣,為自己多撈一些本錢,有待價而沽之意。」

趙匡胤之言,深合侯大勇地心意,他暗道:「難怪禁軍征伐,每戰皆用趙匡胤,這亂世英豪果然是了得,並非徒有虛名之人。」

趙匡胤笑道:「如不出臣所料,今日中午,就能在寧州城內溫酒烹羊。」趙匡胤一提馬韁,帶著四名親衛,奔向寧州城牆,趙匡胤五人全是清一色的黑馬,而馬蹄均有白色印跡,二十個白色馬蹄翻飛,轉眼間來到了寧州城牆之下。

趙匡胤深吸一口氣。對著城牆吼道:「我是大周鐵騎軍統領趙匡胤,寧州守將王洪聽著,你本漢家兒郎,豈能做契丹走狗,現在大軍已至,正是回歸大周地好機會。」

王洪對副將道:「原來此將就是大名鼎鼎的趙匡胤,不知侯大勇是否也在大軍之中。」侯大勇率領黑雕軍在河套破了契丹名將耶律大光的數萬大軍,只是此戰之光輝。被柴榮南征的勝利所掩蓋,但是在契丹軍中,侯大勇之名卻是如雷貫耳,遠在趙匡胤之上。

王洪探出城垛,道:「向來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要想取城,只管攻來。」副將看著周軍黑壓壓一片。而且運河中還不斷有戰船開來,擔心地道:「大帥,周軍勢大,若他們一怒攻城,應該如何是好?」王洪拈須搖頭道:「趙匡胤也算是大周名將。凡是名將定是讀過些兵書地,所以一般在攻城前都會盡力勸降,不會輕易損兵攻城。」

果然,趙匡胤又道:「王將軍要為全城百姓作想。若要抵抗,破城之日,定然片甲不留。」

侯大勇在一旁看著,就如在看戲,這北伐第一仗,居然是嘴仗。

王洪沒有回話,他慢慢地走到角樓上,對著軍士們道:「軍士們。周軍勢大,寧州城肯定守不住了,你們說,是戰還是降?」

城樓上只有極少數地契丹人,他們面色蒼白地看著城外的周軍,城破之時,漢人或許能夠免於一死,而他們則必將九死一生。一名契丹軍士猛地抽出腰刀。狂吼道:「你們這些膽小鬼。還是不是男人。」話沒有說完,一名漢軍猛地一刀從其背部刺入。這一刀直入內臟,契丹軍士「啊」地一聲,重重地摔落在城牆上。

這一下如捅了馬蜂窩,百多名契丹人紛紛抽刀抵抗,此時城牆上除了三千多漢軍,還有上萬的普勇老百姓,他們明知必死,可還是拼死反撲。

在契丹軍士身邊有不少老百姓,他們在城里已和契丹人生活了二三十年,在心里其實已模糊了契丹人和漢人的界限,因此,完全沒有提防到身邊還有契丹軍士,在契丹軍士瘋狂砍殺下,一時手足無措,轉眼間城牆上就倒了血肉橫飛。契丹軍士畢竟人少,等到漢軍清醒過來之後,一陣砍殺,契丹軍士全部倒在血泊之中。

王洪身邊有十幾名武藝高強的親衛,因此,他抱著雙手看著城牆上的格斗,戰斗結束之後,他狠狠地罵道:「老子待他們不薄,卻在這里反水,真應了那句古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奶奶的。」

城頭眾將都靜靜地看著城頭上地騷動。

過了一會,王洪站在角樓上,大喊道:「我是寧州刺史王洪,趙將軍,我想問一句話,若我獻城以後,能否保證將士和百姓地安全,如果不能保證,大家就來個魚死網破。」

趙匡胤已知事情成了,他「哈、哈」笑道:「天朝軍隊,軍紀嚴明,豈能枉殺百姓。」柴榮見城牆上王洪還在猶豫,提馬上前,道:「王洪聽著,只要你肯投降,朕保證全城百姓無事,你還可官居原職。」

王洪聽了「朕」字,知道陛下柴榮也來了,心中大喜,對副將道:「陛下金口玉牙,而且當著三軍的面所許下的諾言,料來不會有變。」他從角樓上下來,道:「開城門,出城迎接陛下。」此時副將心中直懊惱,「怎么自己就沒有換上漢服。」

只聽幾聲炮響,寧州城門慢慢打開了,吊橋也「嘎、嘎」地放了下來,不一會,一員漢將帶著三千兵將,從城門處「嘩拉拉」涌了出來,他們在柴榮馬頭數百步,一齊跪下來。

「吾皇萬歲萬萬歲」,如滿天的蝙蝠,轟然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