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南下之路(二十七)(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黃沙百戰穿金甲最新章節!

第三百一十二章南下之路(二十七)

大周使節劉成通到了成都以後,西蜀國主孟昶不知使臣所來何意,索性把這些使臣晾在一邊,先銼其銳氣,然後再見面不遲。

於是,除了禮部侍郎孟升偶爾露面,大周使節就在客房內無所事事,劉成通倒很沉得住氣,既來之,則安之,每日到西蜀禮部衙門去催問一次以後,就帶著手下周游在成都府,成都府少經戰火,繁華之處猶過大梁城,使團眾人似乎皆沉醉於成都府的風光與美酒之中。

成都是我國西南開發最早的地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義,因名成都,相沿至今。

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陽建制修築城垣。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剌史部,四川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

西漢之時,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其他手工業如巢絲、織綢、煮鹽、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之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那里商品堆積如山,商店、貨攤櫛比。此外,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楊雄、王褒是當時最有名的學家。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綉」為全國三大名綉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

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河池、百花潭等旅游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

蜀主孟昶自小喜歡芙蓉,他即位以後,在城牆上遍栽芙蓉。使成都四十里綿綉,故而,成都也被稱為蓉城。

如此名城,如此勝景,讓見慣了大漠風沙的劉成通一時如入仙景。若不是有任務在身,或許他會樂不思周。

西蜀禮部侍郎孟升本是皇族,祖上雖是北人,柔軟地蜀音早已滲入了他的血液和靈魂。大梁強,西蜀弱,與強敵使者接觸,對孟升來說是一件極不自在的事情,他第一天態度倨傲,隨後不知被誰奏了一本,觸了霉頭的孟升有些失了分寸,在劉成通又有些低三下四。

進入了春季。成都飄起了蒙蒙細雨,幾輛馬車停在了成都南城武侯祠門前。

孟升看著地上的積水,皺著眉頭罵道:「混帳東西,怎么不把水掃掉。」等到下人們把積水清除干凈,劉成通早已站在祠堂門口,祠堂外表極為普通,甚至有些沉舊,這與劉成通想象中的武侯祠不太一樣。他的目光越過了紅色的圍牆。就見到了郁郁蒼蒼地柏樹,劉成通頭腦中不由得想起了杜甫詩句:「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孟升下了地,緊走幾步才跟了上來,道:「這就是武侯祠了,劉侍郎請進吧。」

兩人並排著就走進了武侯祠,祠內古柏蔥郁,殿宇宏偉,青瓦紅牆,環境幽雅,樹林廟宇間散布著無數的軍士,沒有一個閑雜人等,想必是為了迎接大周禮部侍郎而特意為之。

上完了香,又隨意地祠中轉了轉,孟升因宿醉而異常蒼白的臉頰這才有些血色,他看著劉成通行走間,身體挺得筆直,顧盼之間頗有些威勢,若不是知道劉成通是廣順年的進士,光從外表看,此人就如帶兵打仗的軍漢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