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2)

千金記 石頭與水 3448 字 2022-11-23

吳雙十分痛苦地,「我悄悄請了高僧來算吉日,明年的吉日不在年頭,在年尾啊。這一耽擱,就又是一年了。」

武安侯夫人好笑,「打言姐兒十三上,親事就說定了,兩年都等了,再多等一年又有何妨?」在武安侯夫人看來,十五成親也有些早。

吳雙求不到外援,只得把勁兒使到大舅哥兼表弟的宋嘉讓身上。吳雙倒不是再央求早些成親啥的,他知曉宋嘉讓在准備武舉,常去幫著宋嘉讓看一看文章之類,要知道,武舉同樣要考文章,雖然不若文舉要求那樣高,起碼文盲絕對是不成的。不過,武舉多是關系到軍事一類的考題。

吳雙雖是文狀元出身,他弟弟吳玉可是武狀元,武舉什么的,在兩兄弟眼里,小菜一碟啦。狀元,除了文采見識要好,考試技巧亦不能缺。

宋嘉讓西蠻北涼都去過,還出過海,對於軍事的東西倒是挺有興趣。要命的是,他文采實在差些。臨秋闈前,吳雙給了宋嘉讓二十道題讓他做,之後,又給宋嘉讓修改文章,叫宋嘉讓背下來。

宋嘉讓自考場出來,對吳雙佩服的五體投地,私下對老爹道,「阿雙真給我押准了一題。還有一題是半准。」

宋榮道,「不要出去說。」其實宋嘉讓大驚小怪了,押題這種事兒,自來有之,屢見不鮮。但是,押中什么的,他與吳雙都在朝中做官,是不好多談的,總要避些嫌疑。

宋嘉讓笑,「知道。」自幼受父親教導,宋嘉讓性子開闊,卻不是輕狂的人。

宋榮問他,「覺著如何?」

「武比我是不擔心,就看文試的結果了。」宋嘉讓自幼習武,一身的武藝,雖然比不上吳玉,也絕不太差。他是個心思坦盪的人,如今考完了,也不似別人日夜懸心,就幫著家里一道准備宋嘉言的定親禮,松快一二。

興國侯府已經削爵抄家,何況馮繼遠並不親近興國侯府的旁支,家里又無女性長輩,吳雙便托武安侯夫人出面,還拿出一千兩銀子交予武安侯夫人代為置辦聘禮用的東西。後面還有成親聘禮什么的,另外,弟弟的那一份兒也要預備出來。與宋嘉言的定親禮,預算只有這些,再多的銀子,他也拿不出來。

武安侯夫人哪里肯收吳雙這銀子,笑道,「玉哥兒的定親禮,也是我出面張羅。你跟言姐兒的事,又是我一手撮合的。只要你們以後好生過日子,就行了。」

吳雙笑,「我都恨不能直接把言妹妹娶進門兒才好。」

武安侯夫人對兩人都是極放心的,吳雙年紀大宋嘉言五歲,心里喜歡宋嘉言,肯定會讓著她。宋嘉言並不是跋扈不講理的性子,何況吳家並無女性長輩,宋嘉言進門兒就當家,都是聰明孩子,想過得不好都不容易。

武安侯夫人擔心的倒是姚馨吳玉這一對,武安侯夫人問,「阿玉跟姚縣主如何了?」

吳雙溫聲道,「總是吵吵鬧鬧的,比先時略好些。」

武安侯夫人嘆口氣,「姚縣主是貴女,死活要嫁阿玉,聖旨都下了,不影響尊嚴的情況下,哄著她些。」姚馨並不是什么聰明人,偏偏出身高貴,只要哄好了姚馨,日子不會太難過。

吳雙低聲應了。

宋嘉讓中舉的喜報倒比宋嘉言的訂婚禮還早些,宋嘉讓名次已是百名開外,不過,舉人也不像進士那般,金榜二榜三榜的這樣分。只要是舉人,縱使名次差些,一樣是舉人。

宋嘉讓中了武舉,宋榮自然也有幾分歡喜,宋榮笑,「著人去給親家送個喜信兒。」倒不是他有意炫耀,兒子關鍵時刻沒掉鏈子,自然應該告知親家一聲,非但親家看宋嘉讓有出息,嫁女兒嫁的更歡喜,就是他宋某人臉上也光彩啊。

小紀氏笑道,「讓哥兒秋舉,戚家早關心著呢。我一早打發奴才過去報喜了,誰知,報喜的奴才尚未回來,戚家來賀喜的奴才們倒先到了。」戚家的喜悅滿意,可想而知。

老太太自來重長孫,見孫子這般長臉,高興的同時,張羅著廣發帖子大宴賓客,好叫天下人都知道她有個多么出色的長孫呢。宋榮忙勸道,「不過是中個舉人而已,如今這般折騰,明年還有春闈呢。待明年春闈之後,再慶賀不遲。」看宋嘉讓這舉人的名次,明年的春闈真有些懸了。

兒子不叫宴賓客熱鬧,老太太不大高興,宋榮笑,「自家擺桌水酒熱鬧一日就罷了。眼瞅著就是言姐兒定親的事了,可都准備好了?」這是問小紀氏了。

小紀氏笑,「j□j妥當了。」

其實,杜月娘也有一樁喜事,不同於上次秋闈落榜,此次,杜君榜上有名。

對於杜月娘,沒有比這再歡喜的事了。稟過宋榮後,杜月娘令丫環往廚下送了一兩銀子,要了一桌席面兒,叫弟弟留下吃了一餐飯。

十七歲的杜君,瘦且高。杜月娘百般叮嚀,「莫總是忙功名的事,身子要緊,你正長個子呢,可要注意滋補。」又問,「上次給你的紅參,你可吃了沒?」其實,那是宋嘉言送給杜月娘滋補身子的。杜月娘自己舍不得吃,弟弟來瞧她時,給弟弟拿去吃。

杜君道,「年紀輕輕的,吃那個做甚。飯吃飽就成了,我聽說府上大姑娘從來不用這些滋補之物的。」

杜月娘笑,「大姑娘又不用讀書費神。」

較之少時的犟種模樣,杜君已脫胎換骨,聞言一笑,「姐,你別擔心我,我銀錢夠使,飯也吃的飽。你在這府里好好兒的,別叫我擔心就成了。」

杜月娘心下欣慰,「真是大了,還知道打趣姐姐了。」想到弟弟的年紀,杜月娘問,「你年紀大了,有沒有人給你說親啊?」

杜君臉上微窘,含糊道,「說這個做什么。功未成名未就,哪里有好姑娘願意嫁給我。」要說沒有,這是假話。但,多是地主鄉紳或是暴發商家之流,杜君要走科舉之路,妻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便想再等一等。

「你如今也是舉人,年紀又輕,咱家里雖說窮困些,你也不是那不務正業、不知上進的性子。日子都是慢慢過好的,只要你好生上進,日後不愁掙不來家業。」杜月娘溫聲道,「若是有人跟你說親,也別一口回絕。咱們自家條件有限,也別挑女孩兒家是貧是富,就看人品。只要性子大方,正經能干,就行了。若你有瞧著好的,就應下來。別的事,不必你操心。」她跟了宋榮這幾年,宋榮待她並無並分不好,就是弟弟的科舉文章,也是宋榮指點的。就沖這一點,杜月娘自心底感激宋榮。若是弟弟成親,她厚顏開口,宋榮不會不幫。為了生活,二房都做了,只要弟弟好,她什么事都願意干。

忍住心下酸澀,杜君慢吞吞的說,「日後再說吧。」對姐姐道,「以後,姐姐不必拿銀錢給我了,我置了個百十畝的小庄,這兩年也出產了些東西,足夠使了。」為這個小庄,杜君費了不少力氣。別以為買了田地就能出產東西了,庄子上的庄頭兒佃戶,都不是好相與的。尤其看他小,沒少蒙騙於他。他也是這兩年才把庄子上的事梳理好。

杜月娘微驚,「你哪里來有銀子買田地呢?」

杜君道,「找大姑娘借了一千兩銀子。」以往覺著受宋家相助是羞恥,如今,杜君漸漸長大,方明白,若有人肯在你落魄時出手相助,絕不是羞恥,應該惜福才是。杜君此人脾性也怪,有事不找宋榮開口,反是尋了李睿,還是借宋嘉言的銀子。

杜君寫了借條,宋嘉言就讓李睿從鋪子里取了一千兩給杜君。杜君置個百十畝的小庄,庄上每年也能有上百兩的出息。於他自己,足夠用了。

杜月娘念了聲佛,道,「以後你有了本事,莫要忘了大姑娘的恩情。」

「不會的。」

杜月娘針線好,這些年,沒少給宋嘉言做衣裳鞋襪,雖然宋嘉言總說不要做,杜月娘卻是個很有長性的人,一直做了下來。

好好兒的衣裳,人家做好了,誠心誠意的送過來,宋嘉言總不能扔出去,只得道謝接過。這幾年下來,杜月娘與宋嘉言的關系一直不錯。久而久之,連梁嬤嬤都贊杜月娘人好。梁嬤嬤就說過,「杜姨娘這樣品性的人,日子總不會過的太壞。」

杜月娘給宋嘉言做東西,開始除了感激宋嘉言救了她弟弟杜君的性命,還是為了與宋嘉言搞好關系。她並不是個笨人,相反,杜月娘眼光極佳。她不會傻到去巴結小紀氏,無他,她是二房,宋榮待她不錯,小紀氏心里怎么都痛快不了。倒是宋嘉言是宋榮掌珠,於府里頗說得上話,她一旦惱了,便是小紀氏都討不得便宜去。而且,宋嘉言的兄長宋嘉讓是府中嫡長子。

宋榮在的時候,不會虧待她。一旦宋榮不在了,府里終究是大爺、大奶奶當家。與宋嘉言關系好了,百利無一害。

不要看杜月娘鮮少出她的小院兒,心里卻是個再明白不過的人。

只是,杜月娘也未曾想到宋嘉言會借這么一大筆銀子給他兄弟,而且,此事若不是弟弟提及,她竟是一字不知,更未聽宋嘉言提過只言片語。

如今她知曉了,心中更是對宋嘉言充滿感激。只是可惜,她人微力薄,除了做些衣裳鞋襪,竟無可報答之處。

其實,借給杜君銀子,宋嘉言並不是沒有自己的考量,她私房頗豐,卻也不是冤大頭。實在是,杜月娘杜君皆是人品可敬之人,有余力幫一把的時候,為什么不幫一把呢?

世間之事,你敬我,我則敬你。

如此而矣。

作者有話要說:爭取前年把言姐兒嫁出去啊,不知能不能寫到~~~~~~~~~~今天已經萬更了,晚安吧,我的心肝兒們~~~~

及笄什么的,都是百度來的~~~並不是湊字數啊,看過石頭文兒的人都知道,當全文結束時,會有免費一章贈送,所以不要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