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可愛的小老頭(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神級紫荊花牧場最新章節!

據說,梨園村最早的開拓者和居民是明嘉靖年間世襲鄧川土知州阿氏的後人,其中一個叫阿遷喬的響應朝廷「軍墾屯田」號召,帶著兩個兒子阿筱聰、阿林聰以及一些族人,來到原來叫「大河頭」的茈碧湖頭山谷,在原始森林中開墾荒地,同時大量種植梨樹。

阿氏原為景谷縣(咸遠州)的傣族,來到當地後與當地原住民白族相互融合,漸漸地也就轉變成了白族,說白族話、著白族衣、供奉白族的「本主」。

經過幾代人的苦心經營,大河頭成了人煙聚集的村落,梨樹也長大成林,覆蓋了整個山谷,與農業、漁業一道,成為當地人的主要生活支柱,大河頭也就因此改稱為「梨園村」。

「這也就是梨園村的由來。」向導大叔坐在樹下美美的抽上一口煙,感受著口腔里尼古丁肆虐翻滾的滋味,不由得心中感嘆,這有錢人抽的煙就是不一樣,不僅又粗又大,還特別香,可就是......「咳咳,咳咳。」大叔忍不住大聲咳嗽起來,嗆得眼角都流出淚了。

可就是太嗆人了點!

晉陽臉上肌肉不自然的抽了抽:「大叔,這是雪茄,和普通的香煙是不同的,是不能吸到肺里的,只能在口腔里慢慢感覺、品嘗......」

梨園的生活實在太安逸,要不騎馬踏青、要不就躺在吊床上發呆,冬季的時候沒有果實可摘那就去湖邊釣魚,或者在梨樹下打牌、看別人打牌也行,總之整個梨園都處在一片安靜祥和之中,人在這里不大一會就免不了入鄉隨俗,變得懶洋洋起來。

晉陽自然也不能免俗,眼看著晉妍和煙兒兩女拍照已經進入了正軌,也不需要他在一旁督促安全了(主要是兩女嫌棄他礙眼),他只好拉著向導大叔四處走走,累了就坐在粗大的梨樹下面休息。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他就拉著大叔給他講講梨園這里的各種小故事,小傳說,順便把自己的寶貝雪茄分享一支給大叔也嘗嘗鮮。

咳咳,反正他是不會承認自己是想裝逼的。

這可是三五萬一支的頂級雪茄,向導大叔初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差點沒把頭頂的頭巾給驚掉了去,有心拒絕吧,又實在舍不得,想留著拿回家去收藏吧,眼看著晉陽都把雪茄點上了,打火機都遞過來了,他又實在不好意思。

主要是拉不下那個臉。

沒辦法,他只能抽了,雖然是第一次抽這種頂級的「外國煙」,可是在晉陽的耐心指導下大叔還是哆哆嗦嗦的點著了雪茄,隨後美美的吸了起來。

這可是三五萬一支的頂級好貨,一口煙說不得就是我一年的煙錢了,這種好東西可不能浪費了。

本著浪費可恥的念頭,向導大叔終於狠下心來用力的吸,然後就......

「咳咳,我知道雪茄,和香煙不就是名字不一樣嗎?咋還不能吸引去?水煙、旱煙我可是都抽過的,還能怕這種洋煙?」大叔眼睛都嗆紅了,嘴上兀自不肯認輸。

想當年我火腿杜也是十里八村響當當的人物,輸人不輸陣,這種緊要關頭他怎么能認輸?

認輸是不可能認輸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認輸的。

「那...大叔,你隨意,開心就好。」晉陽嘴角抽了抽,終於不再糾結這個話題了,「那我們接著再說吧,對了,大叔,我們剛剛說到哪里來著?」

「梨園村的由來。」

「哦,對對,由來,那我就不明白了,當初那什么何阿氏為什么就偏偏選擇種植梨樹了呢?難道是她特別喜歡吃梨子?不然的話也許今天也可以有桃園、李園、杏園......」晉陽問道。

這次大叔終於不再是一副『我什么都知道』的表情了,而是聳了聳肩搖了搖頭,「不知道,至今沒有人能說清為何阿氏偏偏選擇的是種植梨樹,用梨林來裝點自己心愛的家園,也許是因為他們「離」開了故土,出於對故鄉的思念。」

「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喜歡梨花的繁盛熱烈,或是喜歡梨子的味道,總之他們在有意無意間為後人留下了一份頗為豐厚的衣食飯碗,為我們留下了一片可以暫避酷日和風浪的港灣,留下了一個敬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樣板......沒有了這許許多多的梨樹,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梨園了。」大叔笑著說道。

現在的梨園是什么樣子的?

至少在晉陽的眼中,梨園是這個樣子的:梨園棧道通幽處、遠處山村有人家,高大的古梨樹蒼老遒勁,樹下幾個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正在打牌,幾個冒著鼻涕泡的小屁孩光著屁股嬉笑著追逐打鬧,絲毫不介意世俗的眼光,更不怕冬季的嚴寒(好吧,貌似大理這地方就沒有什么嚴寒可言,也許他們都習慣了也說不定),幾個游客正在本地村民的指引下順著梨樹間的棧道向著遠方走去,或是拍照、或是閑逛,隱隱約約間還有絲絲香氣隨著風兒飄飄盪盪,不經意的就鑽進你的鼻孔里面去,這是你就會徒然驚醒——哎媽呀,這不是烤羊肉的香味兒嗎?

好香哦!

可是以前的梨園遠不是如今這個樣子,按照向導大叔所說的,在沒有開發旅游之前,梨園村的村民遠沒有如今的安逸、享樂。

世世代代以來,小小的梨園村都訂立有鄉規民約,不准損害或砍伐樹木,又采取了將林木分給私人承包,土地開發和使用由村里統一規劃,不許在梨樹林周圍開墾土地,這些措施,較好地保護了梨林這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人口的繁衍,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潛伏著危機。

雖然古老的梨林保存了下來,但它畢竟不能永遠蔭庇村民們。村里每人都有六分水田,糧食足夠自給,包谷等粗糧種了做飼料養豬,再養上幾頭騾馬馱運肥料和地里的收成,再在湖上打打魚、外出打打工,家里又多了些收入,日子過下去沒多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