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舊時燕飛帝王家最新章節!

總管太監連瞧都未瞧尉遲瑞一眼,直接問道:「哪一位是飛燕小姐?」

賢哥兒早就耐不住火氣,騰地站起身來:「憑什么要我的堂姐過府?難道鮮卑出身的,就不懂得男女大防的禮數嗎?」

尉遲瑞大張著嘴巴,恨不得一口吞了兒子——小祖宗!哪壺水燙提起哪壺啊!

說起這大齊的新帝出身,那是一門說不得的密宗。

新帝霍允本是大梁新野守將,祖上乃是鮮卑部落的一個小族長,本姓拔列,他這一裔遷往漢地時,大都改了「梁」這個漢姓。不過霍允的父親為了顯示對梁帝的忠誠,避了諱忌,改姓「霍」,又娶了漢族女子為妻。到了霍允這代。也效仿父親沒有娶同族女子,而是娶了當地漢族豪強沈家之女為妻,算是又融進了些漢族血脈,誕下三兒二女。

霍姓的原祖乃是周文王一脈,霍家特意選取了這樣的姓氏,便可看出對於漢族文化是推崇備至。新帝受漢化已久,雖然挺鼻深眸卻向來以漢人自居,對於異族出身頗多忌諱,還命令了自己先前的門客編纂了一本所謂霍氏族譜,祖上的淵源直達遠古洪荒,與炎帝並肩犁田,同黃帝疏導黃洪,姜尚釣魚時,幫著提過魚簍……總之歷朝的先賢身旁都有霍氏一脈的身影。這本閃瞎人眼的族譜編擬完畢後,有人敢要妄議霍氏皇族血脈便是要掉頭的死罪。

果然那總管聞言,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直瞪著賢哥兒便要發難。飛燕見狀連忙走到了院子,朝著那總管太監施禮道:「奴家便是尉遲飛燕,既然驍王有令,飛燕定當竭力不負驍王厚望,奴家的堂弟年幼妄言,還請總管不與他一般計較。」說完又深深地福了一禮。

那總管受命,自然是要先把主子的第一交□□得穩妥,見尉遲飛燕點頭答應入府,便狠狠瞪了賢哥兒一眼,又請飛燕帶著婢女鴛鴦上了馬車,一路向驍王府駛去。

在馬車之上,鴛鴦急得要開口詢問,可是只見小姐伸出長指抵住了嘴唇,又指了指車外,示意車外有耳,噤聲不要言語,主仆二人便是一路靜默無語地坐在車中,感受著車輪碾過石板時的上下起伏……

驍王府是昔日定國侯的府宅,尉遲飛燕年幼時,父親曾經帶著她到定國侯府上做客,與定國侯的女兒隆珍小姐玩耍。

如今府門的石獅依然高大威猛,號稱京城里最奢華的府院貴氣未減,路過花園時,她與隆珍兒時種下的櫻桃樹上已經是紅纓點點,可是昔日的閨中密友卻不知已經流落何方……

飛燕來不及唏噓感慨,就被王府魏總管引入了府里的後花園。婢女鴛鴦在入府的時候便擋在了門房那里不得入內。尉遲飛燕半垂眼眸跟在魏總管的身後,亦步亦趨地來到了一處幽靜的書房門口。

推開房門,尉遲飛燕一眼便看到那坐在桌旁手持長卷的身影,與那日長街一身銀甲的戎裝不同,這次驍王身著一件白色長衫,衣袖寬擺,黑色的頭發用白玉紗冠束在頭頂,俊美的相貌被襯托得平添了幾分文氣。不知情由的乍一看,還真是一副溫文爾雅的翩翩書生氣質。

可是飛燕卻心知肚明,眼前這個二十三歲的男子是個怎樣吃肉不吐骨頭的狠厲角色。當初霍允造反,躊躇不定。當時年方十七的霍尊霆卻是把脈時機,看准了大梁正對抗各路起義的義軍後方疲乏之際,屢次勸說父親無果之下,竟然趁著梁帝的大太子視察邊防之際,暗中斬了太子頭顱,又將醉酒的父親移到了鮮血橫流的太子房中,與那沒了頭顱的太子擺在了一處。

可以想見,那霍允醒來,發現自己手握長劍,滿身血泊是何等的駭然,可是殺害太子就算不是他,也是自己的親養兒子,是無論如何也洗脫不了罪名的。

霍允也被狠絕的兒子逼到了絕路,不得不反,在起義的三軍面前先是鞭撻了霍尊霆長鞭一百,責罰他先斬後奏之罪。可是一百鐵鞭之後,脊背血痕未擦,霍尊霆便披掛上了戰甲,率領義軍突圍了前來討伐的梁軍圍剿,指揮手下猛將連奪二座要塞城池,此後又收服了青雲寨的綠林義軍,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

按說,霍允的天下有一半是這霍尊霆打下來的。奈何長幼有序,加上霍允心里也是頗為忌憚這個二兒,加上大兒雖然沙場毫無建樹,但是禮孝有加,深得母後沈氏的喜愛。大齊建朝後,便是順理成章地立了大兒子霍東雷為太子。

大齊東宮必有後亂……

飛燕想到這,又是微微抬眼看了那驍王,卻不知那驍王什么時候抬起了眼,幽深的眼眸正直直地盯著她。

尉遲飛燕不願與他目光接觸,進了書房後,便含頜屈身向驍王施禮。

驍王放下了手中的書卷,揮退書房里伺候的侍女書童,獨獨剩下他們二人,伸手指了指自己手邊的那絨布包,出聲言道:「勞煩尉遲小姐費神,替本王將那花瓶復原。」

飛燕沒有起身,輕聲接道:「驍王事務繁忙,民女不敢打擾,可否將那花瓶帶回家中,修復好了再呈與殿下?」